:::
:::
資源分類
數學-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866
android
classdojuo-資源代表圖
app classdojuo
史希怡/宜蘭縣縣立羅東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ClassDoJo APP是一個跨平臺且免費班級經營管理APP軟體,它可以協助老師做學生學習行為管理。 史希怡 classdojuo 本學期參加了資訊社群,從中學習到了一個新的app-classdojo,這和在班級上為學生的個人加分制度十分的相似,因為本班的學生自己都有一個專屬的平板,因此加分時,使用了classdojo,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本身自己瞭解加了幾分,二方面儲存在網路上較不會發生在黑板上被擦拭或移動的可能,三方面這是可以帶著走的加分板,所以在任何場地只要有網路即可進行,對我而言是方便許多,學生們也感到十分的新鮮,是目前我學習並覺得挺好用的app。
點閱數732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4-07-17
android
數獨遊戲-資源代表圖
app 數獨遊戲
谷宗芸/新北市新北市樹林區文林國民小學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數獨是一個基於邏輯的填數字遊戲。遊戲的目標是在9x9的方格里填入數字,使每一行,每一列,以及9個3x3的小格子的每一個里都包含1到9間的所有數字。訓練腦力,邏輯的填數字遊戲推理.製作的這個創新的數獨遊戲包含3種模式:- 街機模式,在這裡你可以從5種難度的關卡中選擇並一直挑戰你自己直到過關。- 挑戰模式,在這裡你需要一關關的解鎖。挑戰模式裡有1000關。- 計時模式,在這裡你需要在限定的時間裡做完盡量多的數獨。 谷宗芸 數獨遊戲 對於班上程度較佳的學生.可利用數獨遊戲當作加深加廣的進階腦力訓練.並自我挑戰.得到更多動腦後的樂趣。
點閱數1187
下載數22
修改日期:2024-07-17
好大一個洞-資源代表圖
web 好大一個洞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一張A4大小的紙,能否剪一個洞,讓人可以穿越過去?」一個不經意聽到的問題,讓我興致勃勃的埋頭思考,腦中最初浮現的”不可能”,在我翻出書包中的廢紙實際操作之後逐漸瓦解,而成功的那一刻,當然是令人興奮不已的。然而有趣的是,為什麼大家的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都是”不可能”?我們到底是被什麼樣的框架限制著?為什麼竟跳脫不出A4大小的框框呢?筆者想到了7-11的藍色不織布小提籃,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跳脫框架的小巧思,也許就能是一項偉大的發明,而我想讓學生學到的,就是別輕易地說”不可能”,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可能。
點閱數1426
下載數89
修改日期:2024-07-16
大家來當億萬富翁-資源代表圖
web 大家來當億萬富翁
許慈芳/大橋國中國中9年級
透過大家想當億萬富翁的心理,了解全部包牌的組數和金額。
點閱數543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24-07-16
相似三角型的運用-資源代表圖
web 相似三角型的運用
姜東昌/安定國中國中7-9年級
利用相似三角型及横倒法測量學校建築物高度
點閱數344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4-07-16
實作評量作業-資源代表圖
web 實作評量作業
陳美璇/北門國中國中9年級
五堂課18小時實作評量作業
點閱數688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24-07-16
深化國中五堂課數學領域有效教學示例甄選佳作--用拼圖法證明畢氏定理-資源代表圖
畢氏定理是國中數學中相當重要的一節,學生對於畢氏定理的證明總是一知半解,只懂得如何背公式,希望能透過實際操作拼圖法,讓學生對於畢氏定理能有更進一步的理解的。
點閱數721
下載數55
修改日期:2024-07-16
深化國中五堂課數學領域有效教學示例甄選佳作--百倍奉還的科學記號-資源代表圖
利用最近耳熟能詳的日劇台詞,引起孩子學習的動機,利用短片作為切入本單元的教學活動,進而達成教學目標,而學生也可以利用分組學習,修正其學習錯誤並增強其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
點閱數384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24-07-16
食在不安心-資源代表圖
web 食在不安心
陳嘉偉/北門國中國中7年級
有效教學暨多元評量數學科教學設計 搭配比與比率單元參考資料:康軒資源網 www.945enet.com.tw/‎ 東森新聞網 http://news.ebc.net.tw/apps/index.aspx
點閱數556
下載數28
修改日期:2024-07-16
因式分解––提出公因式-資源代表圖
web 因式分解––提出公因式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中8年級
因式分解幾乎仰賴多項式的展開與了解,是一種逆向的運算操作過程,它的學習困難常發生在多項式的理解不足或概念錯誤。在教育現場,我們常發現學生在這類代數式解題表現上出現無意義的作答或空白。其實,因式分解屬於結構上的探索與操弄,最重要的是分配律的反向運用,也包含括號去留問題、運算符號及等號的認知等,這些都會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難。而大班教學對於學習速度較慢、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而言,是很吃力的,若加上老師多以講述法上課,較少實際操作,無法將數學表徵串聯起來,那學生的學習狀況就會更糟,根本不了解提出公因式的意義為何,往往就交白卷。如果使用具體教具,讓學生參與自己的學習,成為學習的主角,這樣就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建立、增強和連結不同的數學表徵,透過實際具體物的操作,來強化學生對於利用分配率反向思考提出公因式做因式分解的理解。
點閱數1156
下載數76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