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科技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923 筆
web小發現大科學-海洋垃圾變藝術
海洋裡有不少漂流的廢棄物,有些藝術家們發揮他們的創意巧思,將這些廢棄物賦予新生命,彰化王功也利用廢棄的蚵殼製作藝術品,經由這些海洋廢棄物創作的藝術品,也讓大小朋友更加重視海洋垃圾的問題。海洋廢棄物到底可以做那些用途?人們如何將垃圾變成黃金?「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闖關挑戰,回答跟海洋廢棄物有關的三道問題。「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戴佑安老師分享,他如何帶著小朋友利用廢棄物製作成藝術品,同時,經由這樣的過程,看到小朋友有那些收穫成長。利用廢棄物做成藝術品,也提醒大家要多愛護及重視海洋,其實,廢棄物除了能夠變成藝術品外,它還能變成貨幣喔。在小琉球就有發行海灘貨幣,「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海灘貨幣的故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02
下載:0
webSOS科技救難隊-聲紋比對準不準?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聲紋比對」,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進雄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什麼是聲紋比對,準確度高嗎?聲音可以透過適當的儀器收錄之後轉成一個圖形,這個圖有一個專業的名稱叫做「聲譜圖」。聲譜圖一旦被記錄下來之後,可以讓同樣一個人或者是同樣一個物品所發出的聲音來進行比較,經過長期的統計之後科學家發現,聲譜圖是有唯一性的,可以抓出特徵,就類似我們用指紋來做辨識的效果。 問題二:聲紋比對比起「人臉」、「指紋」、「虹膜」辨識更容易嗎?聲紋比對更不容易,因為受影響的因素太多,例如感冒,或是兄弟姊妹相近聲譜圖都會出現變化。而人臉、指紋、虹膜相對於聲音更不容易改變。而在應用上,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中,福爾摩斯曾被壞人蒙眼綁架,而他透過聲音來定位自己,而聲聞比對就能應用在辨認環境,特別現在軍事用途會去記錄這樣的某個重要地區的一些地標地區的一些聲紋來進行一些機密任務或高階運用。 問題三:當聲音隨著年紀和生理狀況而產生變化時,聲紋比對的辨識還能成功嗎?不一定,要看看說話的人他的聲音變化的程度的大小。不過呢我們在聲學的部分有一個叫「聲學跡證」這樣的一個專業名詞,是專門辨識一個聲音有沒有經過剪接、修改、竄改,甚至可以去掉某一些雜音。當我們的聲音變化可能就可以經過這樣的一個推算,即使聲音經過年紀增長、變得比較高、比較低但是基本上那個波動是不太變的。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01
下載:0
webSOS科技救難隊-3D列印蓋房子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3D列印」,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進雄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請問什麼是3D列印呢?提到3D列印,首先要了解3D的概念,3D就是三度空間的座標單位。例如:我們面對正北方操作一台無人機,我想讓無人機先原地升高5公尺,接著向東方移動3公尺,再向北方移動4公尺,我們要如何讓他人知道無人機的位置?我們可以用座標表示,(X,Y,Z)等於(3,4,5)。瞭解3D的概念後,接著把無人機想像成3D列印機的列印噴頭,由列印噴頭將塑膠材料按照原先設定的3D座標,由上而下慢慢的堆砌出想要的3D物件。問題(二):3D列印的好處是什麼呢?3D列印的好處非常多,第一「提升產品開發速度」,舉例來說:傳統的塑膠湯匙製法需要先做一個湯匙形狀的模子、再把融化後的塑膠灌進模組並等待塑膠慢慢凝固、最後打開模子才能得到一支塑膠湯匙,而若是透過3D列印製作,很快地就能堆砌一隻塑膠湯匙。第二個好處是「容易修改與調整」,若想要修改產品,只要打開電腦軟體,微調3D的圖形後輸出,便可以得到修改後的產品,所以時間、材料、成本都會降低很多。第三個好處是「產品大眾化」,因為3D列印的普及,也發展出「創客」這項職業,這群創客(maker)設計許多產品的零組件,藉由零組件在製造出他們心目中喜愛的產品,例如:機器人、無人機、房屋等等。問題(三):任何東西都能夠透過3D列印機製造出來嗎?不是的!基本上3D列印機能處理只有兩個情況:首先要能夠把材料變成液體化,比如:金屬、塑膠,而木頭無法;接著第二個條件是能夠快速凝固,如果凝固不夠快速,就可能無法完成產品。哇!原來「3D列印」的好處這麼多,希望下次小朋友們也可以動手玩玩看3D列印這項新科技喔!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10
下載:0
web青春創學院-精準醫療的金鑰匙
有志白袍醫師或醫學研究的同學,是否曾接觸了解「精準醫療」?結合最新科技團隊的精準醫療,將是人類面對癌症、如何早期發現病症的超前重要診斷指標!什麼是精準醫療?為何需要考量患者的遺傳、環境和生活方式?奇美醫院林秀娟教授說: 「精準醫療的目標是避免不必要的診斷測試和療法,提供患者創建最有效的治療計劃。」根據相關報導指出,台灣近年在建置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與國家衛生研究院人體生物資料庫不遺餘力,加上各家基因檢測公司及研究機構的投入,如何整合跨單位數據資料庫,更是決定精準醫療的發展前程。(吳佳翰,2021)本集邀請奇美醫院主治醫師/講座教授林秀娟,親自傳授精準醫療的關鍵密碼!精準醫學非夢事,許多國家打開大門啟動相關計畫,台灣亦於2015開始大量推動,目前的進展如何? 精準醫療與臨床醫師的密切關聯又是如何?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86
下載:0
web青春創學院-互動設計師如何運用科技玩出美的創意
互動設計師是一個怎麼樣的工作? 是工程師? 還是設計師? 互動又是指怎麼樣的境界呢? 帶領團隊以「Signal光廊」獲得2021 MUSE Design Award 金獎的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負責人胡縉祥總監說:「透過互動創意、科技藝術讓世界變得更有趣,互動科技使人相信充滿美感的事物就該在生活四周!」他強調,互動設計必須將想像力與技術融合為一,創造詩意、具有教育意義,並且是令人感動的數位體驗。其擅長藝術創作,以程式美學、互動科技、電子機械、網路、燈光為媒介,作品榮獲國內外科技藝術大獎肯定。那麼, 電玩遊戲世界裡,或者你曾經參與的體驗,有哪些正是互動設計?! 精采炫目的效果之外,必須思考什麼?本集正是認識互動設計師的最佳入門導航!!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20
下載:0
web幸福科技島-綠生活即刻行動環保不落人後
1.大單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全民綠生活運動,鼓勵民眾一起來響應環保。李奇樺科長表示,綠生活的面向是很廣的,包含衣、食、住、行、育、樂等,所以民眾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即刻行動,環保不落人後。此外,民眾也可以透過平台,用手機下載app進行集環保集點,減少資源浪費,朝向永續綠能的家園邁進。2.小單元:台北市都市更新處有辦理Open Green2.0綠生活節,目的是希望社區居民可以提案改造社區閒置空間,讓社區變得更綠化。楊銘澤股長除了說明活動辦理的目的、里長和居民們何時提出申請企畫書以及作業方式之外,他也會在節目中分享社區改造的案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21
下載:0
web新科技大未來-治療糖尿病的創新藥物PS1
今年六月科技部率領國內14團隊頂尖生醫新創公司前往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辦的北美生物科技展(US BIO),並與當地主辦交流活動促進國際創投、加速器、企業與台灣新創交流媒合。其中的藥祇生醫從全球百隊新創中脫穎而出,打入BIO大會主辦的指標性新創競賽決賽。這同時也是US BIO至2017年舉辦以來,台灣首次有新創團隊進入決賽,顯示台灣生技新創逐漸受到國際肯定。藥祇生醫是中研院透過科技部價創計劃於2021年1月成立衍生新創公司,技術源於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草藥科技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楊文欽教授,其專注於研發有望治療糖尿病的創新藥物PS1。節目邀請中央研究院草藥科技研究專題中心楊文欽執行長分享這份喜悅與榮耀,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79
下載:0
web幸福科技島-台灣離岸風力發電知多少
1.主題單元:台灣四面環海,當中因台灣海峽的峽長特殊性,促使海上風力強而穩定,具備發現離岸風力發電的條件。風力是再生能源之一,我們應該善於利用與發展。在再生能源島,我們邀請WIND TAIWAN離岸風電雜誌主編吳心恩,與大家分享台灣離岸風力發電發展。2.小單元:兒時製作小風車,看著風車轉啊轉啊,相當有趣!那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會看到大大的風車,並且還能發電?我們在能源DIY島,邀請風車達人陳永隆分享,他投入開發風力發電長達三十多年,靠著自學看書,並動手製作風車,掌握其操作原理,讓風車成為家裡發電廠。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77
下載:0
web新科技大未來-智能頭皮膚質檢測系統
現代人因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飲食不均衡或氣候影響等因素,造成頭皮膚質受損,嚴重時甚至會異常掉髮。頭皮問題帶來的困擾,在在都顯示頭皮健康的重要性,為解決關於頭皮理療服務之瓶頸,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暨研究所張萬榮教授研究團隊,運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研發智能頭皮膚質檢測系統。智能頭皮膚質檢測系統由行動式無線頭皮檢測儀器、APP及深度學習伺服器所組成,收集美髮業者提供的超過十萬張的頭皮影像,並建置成資料庫,能夠將頭皮影像放大200倍,判讀所拍攝頭皮的健康狀態。這項成果榮獲科技部2020年未來科技獎,並被評選為亮點技術。「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特地邀請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張萬榮教授,為大家介紹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46
下載:0
webSOS科技救難隊-GPS導航,再也不迷路!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GPS」,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進雄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什麼是GPS系統?GPS的G代表的是全球Global,P是定位Positioning,S是系統System,他是透過24顆人造衛星,分別發射安置在距離地球2萬公里的高度上,並且要達到在全球各個角落都能看到4至7顆衛星。GPS基本上是使用三角定位,例如:我們拿一張紙並在紙上畫下一個人,在人的上方任意畫出三個代表衛星的位置,將這三顆衛星連成三角形,再從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連回人的頭頂後便會看到一個三角錐。因為三顆衛星的位置是客觀可查的,透過數學演算的方法便可以算出頭頂(想查詢)的位置,這就是GPS全球定位系統。問題(二):為什麼GPS系統可以引導方向?我們必須要先回到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思考,舉例:我們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通常會先尋找地圖、接著是找到自己的定位(現在位置),當你確定了所在位置之後,便可以根據這張導覽圖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同理將此概念套到GPS系統也是相通的,當我們使用GPS系統時,GPS會先定位使用者的位置(經緯度)之後,再套用所在地的地圖,便會看見使用者的所在地點,當知道地點後,便知道目的地的方向。問題(三):GPS系統的準確度高嗎?會不會出錯?GPS系統的準確度約在3公尺以內,準確度是滿高的。不過在大樓林立的市區會影響到GPS的導航效率,因為系統收不到衛星訊號,所以無法定位自己的位置。衛星發出來的訊號有包含兩個部分,一是衛星本身所在的經緯度,二是發送的時間點,地面接收器需要演算訊號發送的時間長短後才能算出距離,而大樓、天橋等建築物都會遮蔽訊號,導致無法順利演算距離,因此在市區的準確度會比較低。哇!太好了!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統」的幫忙之後,以後就不用怕會迷路了呢!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88
下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