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類
科技領域
搜尋相關的資源 930 筆
web幸福科技島-再生能源與燃料
1.主題單元: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遷、化石燃料遞減、彰顯了能源多元化與節能減排的重要性,所以如何有效將生質物與廢棄物能源化,成為了全球能源產業的關鍵課題。生質燃料是永續性的能源,能夠轉換成能源燃料,並且達到溫室氣體減排效果。在能源再生島中,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組長伍芳嫺博士分享再生能源與燃料,如何將生質廢棄物能源化,同時協助相關產業解決各式燃料所面臨的燃燒問題,開發並落實多元燃料節能減排技術,以提升環境永續性。2.小單元:台糖在推動生質能發展上不遺餘力,積極發展沼氣發電,提升豬隻排泄物的資源利用,同時,也改善豬場環境,並取得不俗成效。在綠能示範島中,台糖的梁耀光經理,會跟大家分享生質能綠電-投入養豬場沼氣發電系統。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59
下載:1
web小發現大科學-人類向大海爭地?
荷蘭人填海造陸的故事,相信大、小朋友都不陌生,不過,除了荷蘭外,世界上有不少的國家為了擴大使用的土地面積,也積極填海造陸。填海造陸而生的陸地,有可能被大海收回去嗎?填海造陸讓人類的陸地使用面積擴大,對海洋會不會有壞處呢?「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進行闖關挑戰,回答跟填海造陸有關的三道問題。填海造陸是怎麼做的?可以用廢棄物填海嗎?填海造陸會對海洋造成那些影響?台灣也有填海造陸的地方嗎?「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戴佑安,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人類填海造陸的工程。填海造陸是項大工程,需要動員不少的人力及物力,其實,很早以前人們就有這樣的想法了,甚至還把它寫入故事中,「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精衛填海的傳說故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82
下載:4
web幸福科技島-永續綠能-什麼是碳足跡?
1.大單元:氣候變遷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議題,在永續綠能方面,我們會聽到碳足跡,但是你知道什麼是碳足跡嗎?這集節目將邀請工業技術研究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人謙博士跟我們說明什麼是炭足跡,如何減少碳足跡來改善氣候變遷,以及教導消費者如何看懂產品碳足跡。同時,為了朝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邁進,我們還可以做哪些減少碳排放的活動,為打造永續綠能的家園而共同努力。2.小單元:政府鼓勵企業揭露產品碳排放量,也就是碳標籤。根據產品碳足跡資訊網指出,碳標籤是指一種用以顯示公司、生產製程、產品(含服務)及個人碳排放量之標示方式,其涵義是指一個產品從原料取得,經過工廠製造、配送銷售、消費者使用到最後廢棄回收等生命週期各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經過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的總和。位於台南的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共有五項菱殼碳產品獲得碳標籤的認證,擔任理事的李政憲先生在專訪裡,會分享他們的產品是如何通過認證,以及對碳標籤的看法。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00
下載:1
web青春創學院-金融科技—「幤圈」世界的必K知識與行家有哪些?
「比特幣」這個名詞早已不是陌生名詞,比特幣的工程密碼是區塊鏈技術,具有數位帳本不可竄改、貨幣加密的特性。但是許多人對區塊鏈的知識只知其夯卻不知其然,又或者充滿好奇卻不知道從哪裡下手研究。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 仰賴網路互動的生活型態更是增加金融科技職業更為寬廣的可塑性, ,同時也催生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的發展, 提供用戶具效率跨境支付的方式,先前臉書Facebook更是宣布發展臉書幣。本集節目除了加入「幤圈」的先備概念,同時邀請區塊鏈產業專家Peko,將分享其金融科技工作的契機與能力,以及其領域中還需要有哪些相關職別。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79
下載:0
web幸福科技島-循環:以租代買的減碳新模式
1.大單元:循環經濟強調零浪費再利用的理念。這樣的理念怎樣轉換成商業經營模式?那就是循環思維-以租代買。CirucPlus 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黃暐程將會在這集節目說明循環思維的最佳準則,四個觀念的轉換,以及如何執行以租代買的商業模式,讓資源可以發揮到最佳使用。2.小單元:為了讓消費者能方便使用環保杯購買手搖飲料,就讀台大的丁啟詔同學,也是uCup循環租借杯平台創辦人,就發想了租借杯子的概念,跟店家合作,並開發平台,讓消費者用手機app進行登記租借杯子,可以減少一次性使用的塑膠杯。讓消費者在享受喝飲料的同時,也能響應環保。我們來聽聽他的循環創業理念吧!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19
下載:0
web穿越時空玩科學-病毒就在你身邊
現在全世界都在對抗新冠肺炎病毒,對於病毒聞之色變,究竟病毒是什麼樣子?不同病毒會產生什麼樣的疾病呢? 爸爸說面對病毒就是要打預防針,預防我們生病,但是我好討厭打針喔,到底是誰發明了打針的醫療行為呢? 爸爸媽媽看到新聞說,又發現一種傳染力強的新冠變種病毒,他們都好擔心喔。我很好奇病毒是怎麼變種的?我們可以阻止他變種嗎?今天穿越時空玩科學要和大家解密的三顆寶石是:病毒到底是什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73
下載:1
web新科技大未來-超高速綠光微型LED
未來元宇宙的世界中,穿戴式裝置是其中重要一環,影像呈現講求高解析度,不只顯示亮度要夠,也要可以大量傳輸資料。目前RGB智慧顯示器的元件多為藍光和紅光,而超高速綠光微型LED將元件變小,使傳輸速度越快,也就是在未來,我們的手機、智慧穿戴裝置將能以「光」來進行資料傳輸,這項技術將可運用在VR、AR、智慧醫療和智慧倉儲。未來把光當作傳輸資料方式,就算在人群密集時,光通訊也不會發生塞車狀況。節目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系郭浩中教授分享「超高速綠光微型LED」的研發,邀請您一起想像未來生活的多元改變。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36
下載:0
webAI擂台大競賽-聲紋辨識
歡迎來到AI擂台大競賽,各位小小挑戰者們準備好了嗎?你們今天的對手—「聲紋辨識」要來出招考考你們啦! 1.什麼是「聲紋比對」?準確度高嗎?2.「聲紋比對」比起人臉、指紋或虹膜辨識更容易嗎?3.當聲音隨著年紀或生理狀況而有變時,「聲紋比對」的辨識能成功嗎? 你也知道答案嗎?那就準時鎖定AI擂台大競賽!一起掌握趨勢大未來!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06
下載:4
web新科技大未來-精準血液乳癌檢測技術
乳癌是台灣婦女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約為每十萬名婦女188-194人。也就是每年有超過一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臺北醫學大學藥學院 林若凱副教授花費近五年時間研發「精準血液乳癌檢測技術」,有助於乳癌早期篩檢、乳癌治療成效監測,以提供乳癌臨床治療參考。當女性利用超音波跟胸部X光檢查發現有異常時,常常必須做侵入性的穿刺切片,才能確認是否罹癌。透過超音波或是X光發現異常,並接受穿刺切片者中,有高達70%是良性,根本不需做穿刺切片也不需要治療,只要持續追蹤即可。因此,林若凱教授便投入血液檢查研究,希望此技術能夠精準提出報告,讓醫生可以確定要病人繼續追蹤,還是需要做穿刺切片。「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臺北醫學大學藥學院林若凱副教授介紹【精準血液乳癌檢測技術】在乳癌早期偵測上的應用,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100
下載:0
web青春創學院-資工人的科技玩藝世界
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與設備的普及,AR/ VR近年來也應用在學習的輔助與訓練。而警校警察的訓練中,鑑識科學是一門具高度跨領域的科學,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心理學、法律、工程等學門之科學原理與工具的運用。以上兩類-- 虛擬實境與警察訓練看似不同專業領域,身為資訊工程博士,目前任職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的張榮吉主任,以其資工專長運用於教學設計,例如: 虛擬實境犯罪現場採證學習遊戲開發,結合數位遊戲的情境模擬教學模式與應用。本集將邀請張主任分享資工人如何與不同專業領域團隊合作、創造與應用,並將AR/ VR 製作技術融合於教學現場等。歡迎收聽1-6月,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本節目為2021疫情期間錄音 ,故全面採線上連線錄音製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點閱:218
下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