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329
PKb-Va-2-3_地球表面的重力場_ WSQ 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PKb-Va-2-3_地球表面的重力場_ WSQ 學習單
高中物理-李榕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PKb-Va-2-3_地球表面的重力場_ WSQ 學習單
點閱數15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4-24
菜園中常見的菜-資源代表圖
web 菜園中常見的菜
鄭喬嶺/縣立樟湖國小國小1-3年級
介紹菜園中常見的菜
點閱數392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11-11-13
Paracaesio sordida (梭地擬烏尾鮗)-資源代表圖
web Paracaesio sordida (梭地擬烏尾鮗)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Paracaesio sordida(梭地擬烏尾鮗)俗名:沖繩若梅鯛、雞仔魚、青尾鮗(臺東)、烏尾冬(澎湖)棲息深度:5 - 200公尺形態特徵:體呈長橢圓形,稍側偏;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2.3-2.5倍。兩眼間隔顯著突出。眼前方無溝槽。下頜略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前緣的下方;上頜骨無鱗。上下頜骨具帶狀齒,外列齒擴大,前方數齒呈犬齒狀;鋤骨具齒。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且呈弧形,側線鱗數68-73。背鰭硬軟鰭條間無深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不延長而較前方鰭條短;背鰭硬棘X,軟條9-10;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尾鰭深叉形。體一致呈暗紫褐色,腹部較淡色。背鰭、臀鰭、胸鰭及尾鰭紫褐色;尾鰭後緣淡紅色;腹鰭淡褐色。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擬烏尾冬亞科(Apsilinae)。棲所生態:畫間常成群於礁區上水層中巡游,夜間即分散獨自棲息於礁洞中。以浮游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印度-西太平洋之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琉球群島。臺灣主要分布於南部海域。漁業利用:一般以一支釣、底層延繩釣等漁法捕獲。煎食或紅燒均宜。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9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電路DIY-資源代表圖
web 電路DIY
蘇瓊如/市立貢寮國小國小4年級
共15題問答題,內容為國小四年級電路DIY的課程內容
點閱數123
下載數17
修改日期:2011-09-30
紙黏土1-資源代表圖
web 紙黏土1
黃美玲/桐林國小國小2年級
紙黏土
點閱數246
下載數98
修改日期:2011-11-15
草裙舞3-資源代表圖
web 草裙舞3
黃美玲/桐林國小國小2年級
草裙舞
點閱數333
下載數116
修改日期:2011-11-15
Epinephelus poecilonotus (琉璃石斑魚)-資源代表圖
web Epinephelus poecilonotus (琉璃石斑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Epinephelus poecilonotus(琉璃石斑魚)俗名:琉璃石斑魚、石斑、過魚、鱠仔(澎湖)棲息深度:45 - 150公尺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6-3.1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凹。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列。鰓耙數8-10+15-18,隨著成長而逐漸退化。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4-63;縱列鱗數110-121。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4-15;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弧形。幼魚體淡灰黃色,具弧形寬縱帶,隨著成長,體呈淺褐色,頭部有3條暗色微斜縱帶,體側有4條暗色縱黑列;背、臀鰭軟條部及尾鰭均有白緣。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較深之岩礁區,棲息深度在45-375公尺間。雌魚在標準體長約35公分時成熟。以魚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越南、日本、韓國、南中國海及斐濟。臺灣東北部海域有產。漁業利用:棲所較深,產量不多,為非主要經濟性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延繩釣、流刺網及一支釣等捕獲。紅燒食用佳。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守城滿山紅-資源代表圖
web 守城滿山紅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又稱之為馬禮士杜鵑。分布於台灣北部、中部海拔1,000-2,00公尺山區。主要生長在埔里、南投縣守城大山、南東眼山、關刀溪、日月潭、坪林等地均有生長。喜陽光,於土壤及空氣溼潤的環境中生長較良好。葉表面光滑,卵狀菱形,長約2.5~6㎝,寬2.5~3.5㎝,先端略鈍,基部楔形。花冠漏斗形,長約2.5㎝,徑約3㎝,桃紅色面佈紫色小點。花較葉先開花。花冠桃紅色而密佈紫紅色小斑點,花期為四至六月。因花開時桃紅花海遍山,故有滿山紅之稱。可用於觀賞及藥用,有治療慢性氣支管炎,有鎮咳、袪痰之效。
點閱數20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生物∕校園生物大觀園∕昆蟲-資源代表圖
web 生物∕校園生物大觀園∕昆蟲
楊景盛/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中7年級
本教學模組可提供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之學生進行自我學習,亦可提供國中教師進行校園動植物教學時,所需之教學媒體。
點閱數173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3-09-27
蘇鐵3-資源代表圖
web 蘇鐵3
黃美玲/桐林國小國小2年級
蘇鐵
點閱數10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