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Omobranchus germaini(吉氏肩鰓鳚)俗名:吉氏肩鰓鳚、狗鰷棲息深度:1 - 10公尺形態特徵:體長橢圓,稍側扁;間鰓蓋骨之腹後側有突起,向後超過上舌骨之後緣。頭頂無冠膜,頭無鬚;鼻管細小;上下唇平滑,具下唇膜;上下頜各側後方具一大犬齒,上下頜齒皆少於30; 鰓裂向腹面延伸達胸鰭第4軟條基部。D. XIII, 18-20; A. II, 22-23; P. 13; V. I, 2。背鰭無缺刻,背鰭最後軟條與尾柄以鰭膜相連,臀鰭不與尾柄相連。 雄魚眼後方有一暗斑,頭部下方有4-7條不規則灰黑帶,頭頂與頸部有黑斑,體側具成對黑褐色橫帶;背鰭灰黑色,有不規則的黑紋,第7-13軟條間具一黑斑;臀鰭黑色,鰭緣白色; 腹鰭與胸鰭灰白色; 尾鰭灰黑色。雌魚與雄魚略同, 但體色較淡,體側橫帶較窄, 頭頂黑斑較淡或消失。棲所生態:分佈於淺海或低潮帶的珊瑚礁區。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臺灣及香港至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及澎湖等海域。漁業利用: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修改日期: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