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331
微型點子對撞機-風力發電-資源代表圖
web 微型點子對撞機-風力發電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風力發電是人類最古老使用自然資源的方式,在還沒有電力和火力時,人類就開始利用風力,像是帆船、風車,作為運用自然資源的方式。今天在台灣竹南到彰濱沿海一代,你也可以看到有數百架風力發電機聳立著,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腳色。本集教育電台「微型點子對撞機」,邀請到參與眾多我國離岸風力發展計畫,知洋科技公司總經理湛翔智博士,來深入剖析風力發電的原理與技術,以及風力發電在台灣的歷史與展望。風力發電的原理相當簡單直觀,就像是把家裡電風扇的運轉方式倒過來,電風扇是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就會吹出涼涼的風,風力發電是靠著風去推動葉片,然後轉換為電能。在組成上要組成元件包括葉片、轉動軸、發電機及電纜。依其設計與用途,還有垂直軸式跟水平軸式,上風式與下風式等不同設計方式。對於風力發電機的興建來說,除了機組本身的機械工藝,更重要的是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各種風力發電機的設計都有最低跟最高風速的運轉限制,因此若要能提升風力發電機的效率,興建前的環境調查與風場觀測資料,是其必不可缺的關鍵工夫。對於台灣來說,我們有將近98%的能源倚賴進口,像是石油、煤炭跟天然氣,這些原料的價格高低波動,常在短時間內就影響到我們的經濟與生活。如果風力發電在台灣能穩健發展,並在能源中佔有足夠的比例,這就有機會能降低我們對能源進口的倚賴程度,同時風力發電機的發電過程不排碳,更沒有汙染,廣泛興建下不僅有助於降低碳排放,更能帶來更為潔淨健康的環境。然而,風力發電在台灣的發展仍遭受相當阻力,大型風力發電機均仰賴進口,國內自產的技術與量能都有待提升。此外,陸域風力受地形影響,風速穩定度不比離岸風力。且風力發電架設地點多屬非人口密集區的沿岸,往往缺乏電網設備與合適併網設施。此外,陸地上風力發電機的可裝設地點有限,噪音與陰影對鄰近居民也有一定影響而導致抗爭。湛博士呼籲,以客觀的數據為出發點,訂定嚴格且合理的標準。才能在開發與在地居民權益之間,找到雙贏的機會。古老的風力資源,在今天才正要開始發揮它的威力。風力發電的運用,在今日也有多種模式發展中,唯有持續推動政策或經濟的目標,讓發電的方式多元且分散。同時調整我們的用電習慣與提升節能技術。並從科學研究與教育方式,讓更多人瞭解台灣能源的現況與發展風力發電的必要。能源並非源源不絕,地球的資源也不容濫用浪費,唯有集眾人之智,征服技術、法規與資源分配不合理的阻礙,相信風力發電的發展,將能為我們帶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點閱數27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海鮮指南-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海鮮指南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台灣人超愛吃海鮮,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每人每年平均吃34公斤海鮮,排名全球第四名,台灣週遭漁類資源豐富,但國人吃的海鮮卻有七成是進口的,如何正確吃魚,避免對海洋資源造成影響,「海鮮指南」教會大家如何好好吃魚。。 什麼是海鮮指南?目前全球的漁業資源已經面臨匱乏的危機嗎?大、小朋友喜歡吃海鮮,但對於「海鮮指南」認識了解嗎?「科學來調查」單元,林暐家及吳佳恩兩位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海鮮料理有關的三道問題。 到底該怎麼吃海鮮才正確?多吃養殖漁業是好的選擇嗎?海鮮為什麼分為紅燈、黃燈及綠燈?「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盧主峰,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海鮮指南」。 因為洋流的關係,台灣曾經能捕獲大量的烏魚,但因人們大量濫捕而日漸減少,面對這些的情況,烏魚該怎麼反擊,台灣民間有個發人深省的傳說故事,「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烏魚拜媽祖故事。 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小發現大科學」節目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14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地球探險號-地球好科學-夏威夷的火山女神-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球探險號-地球好科學-夏威夷的火山女神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陸地上有許多不同火山,那海底也會有火山嗎?海底火山如果爆發了,不就會被海水完全澆熄,那海底火山噴發會有什麼影響呢?這次要探索的旅程就是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島嶼。火山島是由海底火山噴發物堆積而成的。在世界海洋底部,有廣闊的平原,巨大的高山,深邃的海溝,還有那幾乎貫穿全球大洋底的中洋脊和大裂谷,以及密集的火山錐與海山。火山噴發的熔岩一邊堆積增高,一邊四溢滾燙,形成中央呈圓錐形的地形,被稱為火山錐。它的頂部為大小、深淺、形狀不同的火山口。由許多火山噴發的地方都形成崎嶇不平的丘陵。世界上的火山島主要是玄武岩或和他相關的岩石噴發形成的。也因為成島的時間、面積大小、物質組成和自然條件的差別,火山島的自然條件也不盡相同。而究竟火山島是如何形成的?這些島嶼有什麼特色呢?為什麼夏威夷群島會乖乖的排成一列呢?不妨讓我們一起探索認識火山噴發的島嶼
點閱數16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讓我的暗棋機器人陪你玩!-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讓我的暗棋機器人陪你玩!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來自內湖高工的林昕銳同學,因為看到學校學長過去製作的作品黑白棋機器人,「覺得用機器手臂跟別人下棋非常酷,就想說要不要做一個我有興趣的棋類遊戲機器人,」於是心中燃起熊熊火苗,就這樣開始做起機器人專題。為了這個研究,從無到有,包括平台、軟硬體的整合,指導老師陳昭安說,不僅將學校過去課程中的學習養成派上用場,同時笑言昕銳同學堅持不放棄的個性特質是吃足苦頭,也是突破與成功的最大關鍵,尤其是機器手臂更成為許多評審讚賞的亮點。關於預判棋步與棋局,關於演算法與影像辨識,以及如何解決機器手臂流利的翻棋動作?!歡迎收聽今晚22:00-22:3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MIT生態道館-巧克力危機-資源代表圖
web MIT生態道館-巧克力危機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今天『MIT生態道館』的生態保育訓練家,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可可豆道館】,你喜歡巧克力嗎?不管是再會克制自己攝取零食的人,一定都有吃過巧克力的相關製品,不論是熱可可、巧克力餅乾、甚至是巧克力蛋糕,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充滿了大量的巧克力製品,但你或許沒想到由於人類對可可豆的大量依賴,我們正面臨著巧克力短缺的危機。  脆弱的可可樹正面臨危機。可可樹一向很容易遭到害蟲侵襲與真菌感染。1998年,在巴西繁盛的可可種植區巴伊亞成立可可科學中心六年後,真菌病「蔟葉病」入侵了巴西。我們眼睜睜看著可可產量減少80%,短短數年間,幾世紀下來所建立的可可種植知識庫便被破壞殆盡。現在又有另一種真菌病「黑斑病」傳遍了拉丁美洲,可能很快就要侵襲巴西,造成比蔟葉病更嚴重的破壞。   趕快加入我們MIT生態道館的行列,一起瞭解可可豆的生存危機吧!
點閱數2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戶外防曬要做好-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戶外防曬要做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世界不同族群的朋友,各有不同的膚色,像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國家的人民,膚色比較黝黑;而住在緯度比較高的寒帶國家的人民,膚色比較白,除了種族的差異外,日曬程度的不同也有很大的關係喔!光會刺激皮膚產生更多的黑色素,而黑色素的多寡會影響膚色的深淺,因此常在太陽光底下活動,是會成為黑公主或黑王子的喔!長時間日曬不只會曬黑,還有可能會造成皮膚曬傷,導致產生疼痛等不舒服的感覺,適度地在陽光下活動,能增加維生素D的吸收,所以,千萬不能因為怕曬黑或曬傷,就不敢親近太陽,只要掌握一些原則,就能在太陽下開心且安全的活動,本集節目邀請家醫科陳偉莉醫師帶領大朋友、小朋友認識皮膚的構造及如何避免皮膚曬傷。
點閱數1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seesaw-資源代表圖
web seesaw
洪家翔/市立佳林國中國中7-9年級
seesaw結合實驗課程
點閱數2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聲音-資源代表圖
web 聲音
余雅惠/縣立南鎮國小國小5-6年級
以小吹鼓做媒介了解聲音的傳播與聲音三要素。並讓學生試著創新小吹鼓的玩法
點閱數408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災害數據化,防災小金剛妙用多-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災害數據化,防災小金剛妙用多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地震速報] 11:17左右東北地區發生中型地震,預估震度4級以上地區:宜蘭,臺北、氣象局。手機裡突然跳出這樣的資訊,我們並不陌生,但你知道這背後運用了多少科技嗎?天災的資料觀測高達399類,如此龐大數據,如何有效預測並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透過電腦以及網路的發展,把歷年臺灣災害數據化,提供災害觀測資料,開放平台供各政府機關、學校單位、甚至民間使用。研發智慧機器人,不用再死板板對著螢幕敲著鍵盤搜尋,你想知道的,防災小金剛都可以回答你。本集節目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蘇文瑞博士來跟我們分享如何把科技運用在災前預防、災中觀測、災後復原的整個過程,歡迎大家收聽!
點閱數19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MIT生態道館-中華穿山甲的危機及保育-資源代表圖
web MIT生態道館-中華穿山甲的危機及保育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今天『MIT生態道館』的生態保育訓練家,要來挑戰的道館是【穿山甲道館】,穿山甲是世界上唯一真正帶有鱗片的哺乳動物,世界上有8種穿山甲(馬來穿山甲、大穿山甲、南非穿山甲、樹穿山甲、長尾穿山甲、印度穿山甲、中華穿山甲、菲律賓穿山甲),臺灣很幸運是"中華穿山甲"台灣特有種的棲地。但是,全部的穿山甲都因為走私而面臨瀕臨絕種的危機,甚至是被吃光的危機。在國際間,穿山甲的命運淒慘,至今仍被大批捕捉、走私、販賣!也有不少高官及富商,會以食用穿山甲來展現自己的財富與地位。其實穿山甲的鱗片跟我們的指甲成分差不多,而野生動物體內還有未知的寄生蟲或疾病,聰明的話就不該讓病從口入!穿山甲是食蟲類動物,主要吃螞蟻和白蟻。每年穿山甲可能要吃掉7,000萬隻蟲類,相當於是自然界害蟲的天敵,其棲息地國由此可以減省數百萬美元的滅蟲費用。除了能夠減少那些可能禍害作物的害蟲數量之外,穿山甲在尋找獵物的過程中給土壤鬆土,這對莊稼和人類都是有益的。趕快加入我們MIT生態道館的行列,認識這急需大家保護的中華穿山甲吧~
點閱數11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