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059
萬年青-資源代表圖
web 萬年青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釐米,無地上莖,根莖黃白色,莖短粗,直立生長,根莖為強心利尿劑。葉自根狀叢生,葉片倒披針形,質厚,深綠色。自葉叢中生出花莖,花排列呈穗狀,緊密簇生,花淡綠白色;漿果球形呈橘紅色,內藏種子一粒。花期5-6月。果實紅色喜人,深為人們喜愛,為優良觀賞植物。易於栽培,有較強的適應性。
點閱數17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校園植物大挑戰-植物30-資源代表圖
web 校園植物大挑戰-植物30
林大正/東光國小國小3年級
東光校園植物照片
點閱數12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2-02-14
Cantherhines multilineatus (多線刺鼻單棘魨)-資源代表圖
web Cantherhines multilineatus (多線刺鼻單棘魨)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antherhines multilineatus(多線刺鼻單棘魨)俗名:多線前孔魨、剝皮魚、剝皮竹(臺東)棲息深度:120 - 150公尺形態特徵:體橢圓形,側扁而高;尾柄短。吻長,頭高。口端位; 唇厚。鰓孔位眼後半部或眼後緣下方,約在體中線上方;長度較眼徑長。胸鰭基在體中線下方。鱗片細小,鱗片的基板上有粗短且不規則的小棘。恥骨末端露出體表,覆蓋住極小且不可動之特化鱗片。尾柄無倒棘,但雄魚尾柄具細剛毛。背鰭兩個,基底分離甚遠,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背鰭棘位眼前半部上方,棘側有細粒狀突起;腹鰭膜中等;尾鰭略長,呈雙截形。體灰褐色至黃褐色,體背側於眼後具二條暗色寬縱帶,其下方體側例具許多條暗色細縱帶;眼下側具多條暗色細斜帶,與體側細縱帶相連。尾鰭具二條暗色寬橫帶;餘鰭色淡。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外圍礁區的斜坡處,一般被發現於水深120-150公尺內的水域。生性害羞,不易接近。以底棲生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至臺灣東部附近海域。臺灣分布於東部海域。漁業利用:中小型魚類,且不常見,無經濟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9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3月-春暖花開-落花生-資源代表圖
web 3月-春暖花開-落花生
葉永興/縣立溪州國中國中7年級
藉由閱讀有關落花生的農業報導一篇 (台南農改場技術專刊88-12,No.98),進而了解落花生的生長週期、植物型態以及台灣地區種植面積限況。本學習單之設計,與國一自然課程"植物的有性生殖"課程教學目標配合實施。
點閱數355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10-12-15
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光線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首頁-資源代表圖
web 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光線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首頁
謝秉珮/彰化縣新興國小國小4年級~國中7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四年級至國中一年級自我學習及教師教學媒體之使用。
點閱數12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3-09-27
Crossorhombus azureus (青纓鮃)-資源代表圖
web Crossorhombus azureus (青纓鮃)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rossorhombus azureus(青纓鮃)俗名:青纓鮃、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肉瞇仔(澎湖)棲息深度:13 - 200公尺形態特徵:體卵圓形,兩眼均在左側,背緣突起,前部幾近垂直。頭小。吻短鈍;眼間隔極寬具凹陷。口小;上頜骨短,上頜延伸至下眼前緣前下方;無副上頜骨;上頜二行齒尖銳錐狀齒,外列齒間寬於內列齒,下頜齒具一行;腭骨無齒。眼側被強櫛鱗,盲側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均被鱗;眼側具側線,盲側無側線。第一鰓弓鰓耙數0-4+6-9。背鰭鰭條正常,軟條數84-92;臀鰭鰭條正常,軟條數63-74;胸鰭短於頭長;左右腹鰭不對稱;尾鰭尖圓形。體灰褐色至綠褐色,散佈許多暗色小斑點。背及臀鰭散布暗色小斑點,尾鰭具二條暗色帶;盲側灰白色,雄魚體側中部常具有一前後呈弧狀的水梨型或錐型藍黑色斑塊。以前常被誤鑑為雙帶纓鮃(Crossorhombus kanekonis)。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平時不太愛活動,大半時間潛藏在砂泥底中,和棲息的背景環境幾乎完美融合一體,藉以欺敵捕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孟加拉灣,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西北部。臺灣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可見。漁業利用:通常是用底拖網或底流刺網捕捉,體型較小,一般皆加工作扁魚酥或以下雜魚般利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Gymnothorax undulatus (疏斑裸胸鯙)-資源代表圖
web Gymnothorax undulatus (疏斑裸胸鯙)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Gymnothorax undulatus(疏斑裸胸鯙)俗名:波紋裸胸鱔、波紋裸胸鯙、錢鰻、薯鰻、虎鰻、糬鰻(澎湖)、青痣(澎湖)、青頭仔(澎湖)棲息深度:0 - 3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背鰭起點約在口裂和鰓孔間。脊椎骨數131-133。體色黑褐,頭部黃色,身體滿布白色波浪狀的交錯紋線;花紋延伸到背、臀及尾鰭部分。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潟湖或淺海珊瑚、岩礁的洞穴及隙縫中。以魚類為主食,亦捕食甲殼類,如蟹類、蝦蛄及蝦類等。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泛太平洋區,西起紅海、東非,東至法屬玻里尼西亞、哥斯大黎加及馬拿馬,北至日本、夏威夷,南至澳洲大堡礁等海域。臺灣分布於南部、北部、東部、東北部、小琉球、綠島及蘭嶼海域等地。漁業利用:常見之鯙類,一般可利用延繩釣或籠具誘捕等漁法。具有食用經濟性,亦可供飼養展示。。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Diancistrus fuscus (暗色獵神深海鼬魚)-資源代表圖
web Diancistrus fuscus (暗色獵神深海鼬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Diancistrus fuscus(暗色獵神深海鼬魚)俗名:暗色獵神深鳚、深海鼬魚棲息深度:1 - 10公尺形態特徵:體圓而延長,從腹部以後則逐漸側扁。前鼻孔和上唇距離非常接近。鰓蓋後方有一硬棘。眼睛很小,非常的接近吻端。體被圓鱗;頭部則只有頰部有鱗,無側線。背鰭一枚,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一直延伸至尾柄的地方,但並沒有和尾鰭相癒合。背鰭鰭條數 74-75;臀鰭鰭條數56-58;尾鰭鰭條數 14;縱列鱗數115。體呈淡褐色。棲所生態:胎生魚種,雄魚具外生殖器。主要於棲息在珊瑚礁區的淺水海域中,以礁區的小型浮游動物或是無脊椎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南方及臺灣南部及小琉球海域等。漁業利用:成魚的體型很小,又非常罕見,除學術研究外,沒有任何利用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7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校園植物大挑戰-植物21-資源代表圖
web 校園植物大挑戰-植物21
林大正/東光國小國小3年級
東光校園植物照片
點閱數1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2-02-14
地球科學∕礦物-晶亮礦物資源∕多元評量選擇題型-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球科學∕礦物-晶亮礦物資源∕多元評量選擇題型
陳彥傑/台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國中9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中三年級學生自我學習,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7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