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053
「宇宙的神秘機械AI?!」太陽系列EP4:太陽軌跡(上)│LIS情境科學教材-資源代表圖
主角們阿守和小唯意外穿越到一個似宇宙的異空間,遇到了一位神秘的AI。這個AI不僅困住了他們的朋友,還提出了一個挑戰:若能描繪出一年四季的太陽軌跡,就能獲得勝利。兩人利用#智慧和科學知識,開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冒險。透過觀察#太陽和利用科學工具,他們逐漸解開了太陽軌跡的奧秘。
觀看次數39
修改日期:2023-11-29
華八仙-資源代表圖
web 華八仙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名為長葉溲疏、常山、常山樹(台灣)、土常山、常山尼、野八仙、粉團繡球、蜀七葉、紅骨兮輕柴仔、羅比八仙花。原產地中國南部及琉球,分布台灣全境、蘭嶼,2400公尺以下低海拔闊葉林下或林緣。華八仙有披針形、長橢圓形葉形;正面深綠、濃綠, 背面綠色帶粉白。台灣原產的華八仙種類類當中,華八仙是低海拔地區最普遍的一種,自一、二月以後,走在低海拔闊葉林下或走道旁,常常可以看見朵朵白花迎風飛舞,宛若蝴蝶展翅般迷人,這多半就是小巧可愛的華八仙。可用於庭園美化、食用、藥用(治頭疼)。
點閱數21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Isognomon ephippium (馬鞍障泥蛤)-資源代表圖
web Isognomon ephippium (馬鞍障泥蛤)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Isognomon ephippium(馬鞍障泥蛤)俗名:扁平鉗蛤形態特徵:殼形狀多變,殼外表為紫褐底,間雜有白色、紫色、黑色,且具片狀的成長紋。殼頂背側前端突出如鳥嘴狀,末端附有足絲。殼內面真珠光澤,韌帶面寬,上面有數個韌帶窩,其間隔等距。棲所生態:潮間帶岩礁、潮間帶低潮線、以足絲附著於岩石、珊瑚礁或貝殼上世界地理分佈:廣東鹽田、海南沿海、南韓、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地理分佈:台北縣白沙灣海岸,台北縣貢寮鄉鹽寮,台北縣淡水,澎湖大倉島,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屏東縣恆春半島,台灣東北角,東沙島,台南市安平,高雄縣,蘭嶼,綠島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29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黃絨蘭-資源代表圖
web 黃絨蘭
劉勁松^陳易立/大鞍國小國小5年級
名稱:黃絨蘭科名:蘭科學名:Eria.corneri簡介:地生或附生蘭;全島海拔1000公尺以下均有,溪谷、山溝是它最喜歡生長的地方,為一普遍的蘭花。花為穗状,白花紅心,沒有香味。台灣原生種:是
點閱數692
下載數179
修改日期:2011-11-15
Natica stellata (星斑玉螺)-資源代表圖
web Natica stellata (星斑玉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Natica stellata(星斑玉螺)形態特徵:殼高約3.2公分,體層有不規則的黃橙色縱斑紋和橫帶,其間夾雜白斑,臍孔部白色棲所生態:淺海沙底世界地理分佈:產於台灣海峽的淺海沙底台灣地理分佈:台灣海峽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3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化學宅急便6.有機官能基3_快速通關篇-資源代表圖
video 化學宅急便6.有機官能基3_快速通關篇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台達文教基金會高中10-12年級
利用酚酞、玻尿酸等常見有機物的球棍模型題目來進行官能基相關觀念的解說,
觀看次數282
修改日期:2020-07-30
Callogobius maculipinnis (斑鰭硬皮鰕虎)-資源代表圖
web Callogobius maculipinnis (斑鰭硬皮鰕虎)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allogobius maculipinnis(斑鰭硬皮鰕虎)俗名:斑鰭美鰕虎魚、甘仔魚、狗甘仔棲息深度:1 - 7公尺形態特徵: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9;臀鰭:Ⅰ, 7~8;胸鰭:17~19。縱列鱗 22~25;背鰭前鱗 6~7。身體延長,前部圓筒型、後部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 4倍,呈現鈍圓狀。頭平扁,頭寬大於頭高。上頜、頰部具有肉質皮瓣構造數個。第一背鰭稍高於第二背鰭,第一背鰭第二根鰭棘稍延長呈絲;尾鰭圓形,長度僅等於或稍大於頭長;胸鰭末端延伸超過臀鰭基部;腹鰭短,相連癒合成吸盤狀。體上部呈淡棕色,下部淺色;身體上具有很多白色、棕色斑點;頭上的肉鬚暗棕色。第一及第二背鰭有著波浪狀棕色斜紋,棕色斜紋比亮處寬;胸鰭暗褐色,具多條白色點狀橫紋;尾鰭具波浪狀橫紋。(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棲所生態:生活在熱帶沿岸岩礁或珊瑚礁區礁沙底質的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生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西起紅海 ,東至美屬薩摩亞,北至臺灣、關島等。臺灣分布於南部海域。漁業利用: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生物賓果樂-資源代表圖
web 生物賓果樂
王楹/市立漳和國中國中7年級
以本校植物種類及各項節能減碳設備為基礎,設計之教學簡案(含成果照片及省思)
點閱數852
下載數24
修改日期:2011-10-03
Scorpaenodes parvipinnis (短翅小鮋)-資源代表圖
web Scorpaenodes parvipinnis (短翅小鮋)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Scorpaenodes parvipinnis(短翅小鮋)俗名:短翅小鮋、石狗公、石頭魚棲息深度:1 - 46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側扁。頭中大,棘稜具明顯的鋸齒狀。眼大,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口大,端位,斜裂,下上頜等長,下頷骨後端圓寬,延伸至瞳孔後緣下緣。上下頜及鋤骨具細齒,腭骨無齒。鼻棘1個,尖銳。淚骨下緣各葉圓鈍,外側具1棘。第一眶下骨具1棘,第二眶下骨具2縱列棘。淚骨中部具5輻射狀感覺孔管。前鰓蓋骨3-4棘;鰓蓋骨具2棘。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發達,尖端向後上方。眼前棘1個。眶上稜高凸,具眼上棘與眼後棘各1個。鼓棘1棘。額稜1對,具額棘,後方有時具後額棘。頂骨具頂棘及頸棘各1個。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翼耳棘、後顳顬棘及肩胛棘;胸鰭基部上方具1脈棘。眼間隔凹入,後方無頂枕窩。前鼻孔具1皮瓣,頭部各棘及體側具有細小皮鬚。鱗中大,強櫛鱗。側線上側位,斜直,末端延伸至尾鰭基部。背鰭起始於鰓蓋骨上棘前上方,硬棘與鰭條有鰭膜相連,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第三至第八硬棘最長,第一硬棘最短,具硬棘 XIII,軟條 8-9;臀鰭起始於倒數第二硬棘下方,鰭長度較背鰭軟條短,鰭條延伸稍超過尾鰭基部,具硬棘 III,軟條5;胸鰭圓寬且大,無鰭條分離,未延長至肛門,軟條17-19,具2不分枝,5分枝,10不分枝鰭條;腹鰭胸位,具硬棘 I,軟條5;尾鰭圓形。體色褐色或褐紅色,有時體側前半部會呈白色及尾柄具粉紅色橫紋,吻部及鰓蓋部分具輻射狀條紋;背鰭軟條部、胸鰭、臀鰭及尾鰭淡色,鰭條散布紅色條紋。(李承運、林沛立2012/11編寫)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淺海珊瑚、碎石或岩石底質的礁石平臺,水深1-46m;也被發現於岸邊到外礁區中有掩蔽的潟湖與洞穴區等。具偽裝能力,時常隱藏身體而不容易被發現,藉以守株待兔般快速捕捉過往之小魚與甲殼動物為食。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南非及馬達加斯加,東至夏威夷、社會群島及馬貴斯群島(Marquesas Is.),北至臺灣,南至澳洲、新克里多尼亞島、羅德豪島(Lord Howe Is.)及東加群島。臺灣分布於西南部、南部、東北部、澎湖、綠島及蘭嶼。漁業利用: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地球與太空_敵動我也動,和月球的捉迷藏-資源代表圖
月球自轉與繞地公轉週期均為29.53天,且都是逆時針旋轉,使得月球均以同一面向著地球。
觀看次數123
修改日期: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