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055
古代生物 VR 探索館-資源代表圖
web 古代生物 VR 探索館
郭大維/文藻外語大學 數位內容應用與管理系國中7-9年級
作業系統:Window、Android 作業系統。搭配載具:Oculus Quest 2 頭盔、HTC VIVE Focus 3 頭盔或 PC。 本教材以目前 108 課綱國中課程中有關認識古代生物的課程內容為基準,分析目前國一教科書中關於認識古代的生物章節的三個版本(翰林版、康軒版、南一版),開發出 Oculus Quest 2 版、HTC VIVE Focus 3 版以及 Window 作業系統之 PC 數位教材,分 7 個單元:單元 1:化石。單元 2:動手挖化石。單元 3:化石和演化-鯨魚和馬的化石。單元 4:生命起源於海洋‐走訪古生代。單元 5:動植物演化出耐乾旱構造‐走訪中生代。單元 6:適應環境變化的生物得以存活繁衍‐走訪新生代。單元 7:時空年輪遊戲。 本教材讓國中學生在學習古代生物相關章節時,可不受時空及現實條件的限制,透過情境式、遊戲式、探索式等學習的方式,引發學習動機並提升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古代生物及生命演變過程所形成的多樣性改變,進一步反思要如何尊重與保護現今地球上的生命與環境,以達成生命的的永續生存,並期望未來能為國家培育更多研究古代生物學的人才。
點閱數4579
下載數593
修改日期:2023-07-18
鱟愛新岑問題本位學習(PBL)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鱟愛新岑問題本位學習(PBL)教案
郭育彰/縣立新岑國小國小6年級
認識「鱟」、鱟與家鄉文化、鱟的生存問題、鱟的生態教室
點閱數558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9-02-21
埤塘小達人-資源代表圖
web 埤塘小達人
蔡妮君/桃園市莊敬國小國小5年級
認識埤塘環境、用途、生態環境,並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珍惜環境及生態資源。
點閱數259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1-02-19
單一活動優化示例編號:國小自然2024-003-資源代表圖
web 單一活動優化示例編號:國小自然2024-003
翁秀玉/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國小5-6年級
運用Canva實施探究教學法,利用其功能進行酸鹼指示劑實驗設計。
點閱數20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0-14
海蝕洞地貌──八仙洞-資源代表圖
web 海蝕洞地貌──八仙洞
金忠勇/臺東縣廣原國小國小5-6年級
(一)以實地觀察的方式(實地觀察有困難者,請以本單元所附照片進行教學),讓學生瞭解: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斷變遷的,並由變遷中取得平衡,包括地球在內。(二)瞭解板塊運動的基本原理。(三)瞭解「地貌」形成之各種因素。(四)培養學生「觀察現象」與「推測原因」的能力。(五)啟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興趣,而能自動自發地探索與研究。
點閱數462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12-11-26
Google地圖任我行-資源代表圖
web Google地圖任我行
陳宏祐/市立合作國小國小5-6年級
讓小朋友以行動載具來體驗操作Google地圖,並且在街景模式下進行探索,突破時空的限制,遨遊於世界各地。
點閱數409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0-12-17
興昌五年級有機課程-資源代表圖
web 興昌五年級有機課程
劉信宏/縣立興昌國小國小5年級
學校特色五年級有機課程教學設計
點閱數517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11-09-29
生命的特性15.細胞的生理3_細胞膜運輸物質進出的方式-透過運輸蛋白(1)-資源代表圖
video 生命的特性15.細胞的生理3_細胞膜運輸物質進出的方式-透過運輸蛋白(1)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台達文教基金會高中10-12年級
說明經由膜運輸蛋白進出細胞膜的小分子物質:促進性擴散
觀看次數352
修改日期:2020-07-29
Gymnocranius grandoculis (藍線白鱲)-資源代表圖
web Gymnocranius grandoculis (藍線白鱲)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Gymnocranius grandoculis(藍線白鱲)俗名:藍線裸頂鯛、龍尖、白嘉鱲(澎湖)棲息深度:20 - 17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呈長橢圓形,標準體長大於體高的2.3倍。吻尖。眼大,下緣不及吻端至尾叉中央部位的平行線。口端位;兩頜具犬齒及絨毛狀齒,下頜犬齒向外;上頜骨上緣平滑。頰部具鱗4列;胸鰭基部內側不具鱗;側線鱗數46-48;側線上鱗列數5.5。背鰭單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軟條10;臀鰭硬棘III,軟條10;胸鰭軟條14;尾鰭分叉,兩葉先端尖。體一致為銀白色至灰色,體鱗具窄褐色緣;頭部前部通常為褐色,且吻部及頰部具許多窄藍色波狀縱紋;幼魚之體側另散在5-6條橫向黑色帶。各鰭淡黃色或橘色,尾鰭通常呈暗褐色;胸鰭基部具一褐色斑帶。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沿岸及近海礁岩外緣之砂地上或碎石區的水域,棲息深度可達170公尺深。主要覓食底棲的甲殼類、頭足類或其他小魚等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東非,東至南大南洲各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分布於澎湖海域。漁業利用:一般以延繩釣、一支釣或底拖網等方式捕獲,為肉質鮮美的食用魚,適合各種的烹調方法。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2271-加油小站一(3-1)-小一數學(南一)-資源代表圖
配合南一版數學課本國小一年級下學期加油小站一
觀看次數263
修改日期: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