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340
ios
Chemist-資源代表圖
app Chemist
謝明儒/新北市新北市私立聖心國民小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THIX Chemist, 是一款可以放入你書包的化學實驗室。沒有了教學場所的限制, 您可以更自由地體驗儀器的操作, 更直觀地觀察反應的過程, 更自主地探索一個“生動”的化學。(該App目前只有英文版本), 謝明儒 Chemist 1.在虛擬實驗室中,我們可以觀察到變色、煙光效果, Chemist讓整個反應過程在螢幕上真實再現。裝置的擺放或是傾倒溶液、滴管取液,操作過程盡可能模擬真實場景。2.在虛擬實驗室中, 學生將有機會實現那些在現實中難以進行的實驗, 比如將一小塊銫投入水中, 從而觀察你難以想像的反應現象。再也不用恐懼實驗中的爆炸、有毒氣體和高濃度的酸鹼溶液, 也不用擔心儀器的破損和碎玻璃的傷害。(通常有些學生會喜歡製作爆炸效果)
點閱數1070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24-09-21
ios
EarthViewer-資源代表圖
app EarthViewer
簡志祥/新竹市市立光華國中國中7年級,國中9年級
此APP類似Google Earth的操作方式,但是可以調整年代,看數百萬年前或數千萬年前的地球狀況,可以看各個板塊的大陸漂移。同時也有地球各時期的二氧化碳、氧氣、生物多樣性的圖表,可以讓使用者相互對照映證對比。 簡志祥 EarthViewer Earth View教學前須讓學生先認識操作介面,然後教導學生如何閱讀APP的年代資訊,雖然是英文介面,但是學生應該都能上手。認識之後,利用學習單交付任務例如:1.科學家發現南極大陸有恐龍的化石存在,請問南極為什麼會有恐龍?2.存在於中生代晚期的犬頜獸(Cynognathus),它們無法游泳或飛越大海,但它們的化石卻在一海之隔的非洲南部和南美洲南部被發現,請解釋為什麼?3.找出地球上共出現幾次大滅絕事件(Mass Extinctions)?哪一次的滅絕事件發生時,使生物減少最多(海洋裡的動物屬)?(提示:用EarthViewer的Charts,點選Biodiversity,以其VIEW的Mass Extinctions)4.臺灣會不會找到恐龍化石,為什麼?
點閱數2072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4-04-14
生物與棲息環境-資源代表圖
web 生物與棲息環境
吳佩娟/歸仁國小國小6年級
1.台灣地處亞熱帶,因此學生對寒帶的生物與棲地較陌生,可透過視聽媒體與網際網路的教學,讓學生對各地環境更加認識。 2.歸仁鄉屬於都市邊緣的鄉村地區,學生對海洋、高山、溼地…等環境較不熟悉,同樣需透過各種資訊科技輔助資料的呈現,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知識與概念。 3.大多數學生對台灣的國家公園已有初步的認識,但無法一一進行實地觀察,因此藉由影片,網際網路等資訊媒體以提高其學習興趣。 4.學生能利用電腦上網查詢資料,並分析、整理。 5.學生經由圖書館、報章雜誌、電視新聞及網際網路等管道,蒐集資料,用新的角度看世界。
點閱數894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22-02-14
Halimochirurgus centriscoides (長管吻魨)-資源代表圖
web Halimochirurgus centriscoides (長管吻魨)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Halimochirurgus centriscoides(長管吻魨)俗名:長管吻魨、三刺魨、三腳釘、三角狄棲息深度:300 - 47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稍側扁;尾柄細扁;上枕骨區扁平。吻管狀,極長,向背側上翹,吻寬為眼眶隔長之半;口上位,唇薄,口寬略大於口後吻寬;上下頜齒皆為一列,極小,皆為犬狀齒。鰓孔長,下緣達胸鰭基部下方,眼徑約其1.5倍。體被細鱗,每一鱗片的表面有5-6直立的棘突排列成行,棘多細尖,無分叉的棘突,有時具1-2輔助小棘。背鰭兩個,硬棘VI,但僅第I、II棘發育良好,第III棘極小,其餘後三棘皆在皮膚之下,未露出;腹鰭通常只有1軟條,腹鰭骨扁平而窄;胸鰭尖長,位低;尾鰭圓形。體呈玫瑰橘色,延著背側具1-3條暗色縱帶。各鰭與體同色。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緣附近水域之底層魚類。生態習性不甚清楚。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阿達曼海、印度-澳洲群島、南中國海及臺灣等海域。臺灣東沙島海域有產。漁業利用:通常以底拖網捕獲,魚體小,不具食用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Gymnothorax neglectus (細花斑裸胸鯙)-資源代表圖
web Gymnothorax neglectus (細花斑裸胸鯙)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Gymnothorax neglectus(細花斑裸胸鯙)俗名:細花斑裸胸鱔、花斑裸胸鯙、錢鰻、薯鰻、虎鰻棲息深度:100 - 30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呈圓柱狀,頭、胸部肥大,尾部細長。上、下頜短而鈍;上、下頜齒單列,無頜間大尖牙;鋤骨齒單列,僅2-5顆。脊椎骨數142。魚體底色紅褐;體表散布許多小黃白斑點,在背鰭上亦可發現相同特徵,斑點以頭部為最小最密,愈近尾端則斑點愈疏;口內的皮膚具有類似體表的斑點形式。背、臀鰭稍微具有白色邊緣;鰓孔顏色較深;眼虹彩呈暗藍色。鮮活時體表包覆有一層黃色的黏膜。棲所生態:主要棲息的水層較深,約為100-300公尺深的海底或大陸斜坡。主要以底棲性魚類為食。多為底延繩釣漁法所捕獲。在人為水族環境中不易存活,可能是水壓相差太大的緣故。地理分佈:全世界僅分布於日本和歌山縣以南至臺灣一帶海域。在臺灣見於基隆、南方澳和成功等地。本種的模式標本採自臺灣的基隆。漁業利用:一般可利用底延繩釣漁法捕獲。曾見於魚市中販售,供食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Remora albescens (白短印魚)-資源代表圖
web Remora albescens (白短印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Remora albescens(白短印魚)俗名:白短鮣、白印仔魚棲息深度:0 - 5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頭部扁平,向後漸成圓柱狀,頂端有由第一背鰭變形而成的吸盤,其鰭條由盤中央向兩側裂生成為鰭瓣(laminae)約有13-14個;尾柄細,前端圓柱狀,後端漸側扁。吻平扁,前端略鈍。口大,口裂寬,不可伸縮,下頜前突;上下頜、鋤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齒。鰓耙數約10。耙體被小圓鱗,除頭部及吸盤無鱗外,全身均被鱗。背鰭兩個,第一背鰭變形而成吸盤,吸盤不及胸鰭後端;第二背鰭起點與臀鰭相對;腹鰭胸位,小形;胸鰭短圓;尾鰭截形尾。體淺紅色,腹部及各鰭緣白色。棲所生態:大洋性魚種,近海或表層可見,或隨宿主任意游動。最常寄生於蝠魟之鰓腔或口附近,偶爾也會依附在其他鯊魚或鮪魚身上,但比例極少。偶獨立自主的活動,一般都是隨著宿主被捕獲。Remorina albescens為同種異名。地理分佈:分布於全世界溫暖之各海域。臺灣南部海域可見。漁業利用:罕見之魚種。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android
GOOGLE SKY MAP(天空地圖)-資源代表圖
app GOOGLE SKY MAP(天空地圖)
楊鵬耀/新北市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國小5-6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年級~高中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適合小學、中學的學生使用,利用google sky map,可以搜尋天空中的星體,也可以認識各星座的位置,星等、星雲及行星天體的位置,相當適合在教學上模擬夜空的特性,以利介紹星空。 楊鵬耀 GOOGLE SKY MAP(天空地圖) 以九年級為例,可以利用在天文相關的單元,利用投影機放映後,可以將天空中的星體,也可以認識各星座的位置,星等、星雲及行星天體的位置,相當適合在教學上模擬夜空的特性,隨著手機或平板的移動,來觀察星體的相對位置。其中亦納入了黃道等相關的移動軌跡,有助於學生瞭解星象圖。
點閱數13333
下載數314
修改日期:2024-09-08
android
Pinterest-資源代表圖
app Pinterest
袁惠俐/新北市新北市立永和國民中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發現、收集、分享靈感的好用app!有沒有常常在網頁上看到有個紅色的P字的這個標誌?就是pinterest!它可以把你正在瀏覽的這個網頁訂住起來變成自己的資訊,並以圖像化方式整理你所感興趣的網頁(pin+interest),類似加入我的最愛,但是卻是儲存於雲端,隨時可用的好程式。也可以訂閱追隨你感興趣的其他人的pinterest網頁,也能收集到更多及更新的網站。 袁惠俐 Pinterest 教師可以把自己的教學資源全部都整理於pinterest。可以共享、擴大搜尋的面。演講者也可以開啟自己的pinterest,馬上連結說明主題。學生可以追隨教師、專家或同學的pinterest,讓自己的視野越來越遼闊。
點閱數12754
下載數112
修改日期:2024-07-05
Eumegistus illustris (真烏魴)-資源代表圖
web Eumegistus illustris (真烏魴)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Eumegistus illustris(真烏魴)俗名:真烏魴、深海三角仔、黑飛刀、黑皮刀、三角仔(臺東)、黑三角仔(臺東)、深海黑嘉臘棲息深度:0 - 520公尺形態特徵:體呈卵圓形,側扁而高;頭背部圓凸。口大形,傾斜。吻鈍;下頜突出。上下頜及腭骨均有齒,鋤骨亦有些許細齒。體被細鱗,鱗片中央有棘突,大成魚則消失;體側縱列鱗數48-50。無側線;背鰭及臀鰭上被有細鱗,但基底無鱗鞘;尾鰭基部上的鱗與尾柄上的鱗比較,急速的變小。背鰭單一,起點在鰓蓋之後,鰭條不特別延長;臀鰭起點明顯在胸鰭基部後的下方;左右腹鰭明顯分離,起點為在胸鰭起點後方;尾鰭中央尾岔部位突起。體色為銀白色至銀灰色而有古銅色澤,死亡後魚體迅速轉變為灰褐色至黑褐色。背、臀及尾鰭深褐色,尾鰭另具白緣;胸鰭淡色。(2015/12/16 李茂熒、林沛立編寫)棲所生態:大洋性底棲魚類,白天棲息於1-520公尺深的底層,夜晚則到水表層活動覓食。肉食性,以其他的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等為主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至南非海域,東至夏威夷群島、社會群島週邊海域。漁業利用:一般以延繩釣、大型流刺網等漁法捕獲,通常本種魚都是偶獲,數量並不多,故並非臺灣主要經濟魚種。一般市場亦不常見,魚肉尚佳,紅燒或煮味噌湯皆可。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Genicanthus lamarck (頰刺魚)-資源代表圖
web Genicanthus lamarck (頰刺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Genicanthus lamarck(頰刺魚)俗名:月蝶魚、拉馬克神仙棲息深度:1 - 30公尺形態特徵:體卵圓形。吻圓鈍。眼間隔稍凹。口小;兩頜齒呈尖形。前眼眶骨具2強鋸齒,後緣游離,且具深刻;前鰓蓋後緣具鋸齒;前鼻孔圓形,小於卵形之後鼻孔。體被中大圓鱗,頭部與奇鰭較小;側線完全,但止於尾柄。背鰭硬棘XV,軟條15-16;臀鰭硬棘III,軟條17-18;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尖形;腹鰭尖形,第一軟條延長;尾鰭深凹形,上下緣延長如絲狀。體乳白色,體背褐色,體側具3-5條黑縱帶。背鰭除軟條部後下方外全為黑色;除腹鰭外,餘鰭乳白色且具黑色小點;雄魚腹鰭黑色,尾鰭上下葉無黑色帶;雌魚及幼魚腹鰭灰色,尾鰭上下葉具黑色帶。棲所生態:棲息於臨近徒坡的礁區。通常成群由底層迴游至中層水域以覓食浮游生物。行雌性先成熟的性轉變行為。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東非洲至所羅門群島,北至日本琉球群島,南至澳洲。臺灣產於綠島海域。漁業利用:偶以潛水方式捕捉。為觀賞魚類,無食用經濟價值。罕見之種。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