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5,988
生物∕校園生物大觀園∕鳥類-資源代表圖
web 生物∕校園生物大觀園∕鳥類
楊景盛/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中7年級
本教學模組可提供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之學生進行自我學習,亦可提供國中教師進行校園動植物教學時,所需之教學媒體。
點閱數106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3-09-27
光的反射-想一想-資源代表圖
web 光的反射-想一想
李璧如/五福國中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藉由反射定律的模擬、撞球、平面鏡模擬、反光器、手電筒、湯匙等實驗,讓學生了解反射定律。並設計潛望鏡、光的黑洞、幻影等光的反射的應用的有趣實驗。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學生自我學習,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109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13-09-27
漂流木上的鵝頸藤壺-資源代表圖
web 漂流木上的鵝頸藤壺
陳昇祿/市立八斗國小國小3-6年級
喜歡固著在漂流上的鵝頸藤壺,是一種甲殼類生物,隨著漂流木遷移,當海水衝上來時,牠們會把握時間吐出觸手抓取水中浮游生物,影片中上百隻鵝頸藤壺聚集在一起。
點閱數305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1-10-20
Xanthichthys lineopunctatus (線斑黃鱗魨)-資源代表圖
web Xanthichthys lineopunctatus (線斑黃鱗魨)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Xanthichthys lineopunctatus(線斑黃鱗魨)俗名:線斑黃鱗魨、線紋砲彈、線斑板機魨、剝皮竹(臺東)、包仔(澎湖)、狄(澎湖)棲息深度:10 - 50公尺形態特徵: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稍上位,下頜稍突出;齒上緣皆具缺刻。眼前鼻孔下具一楔形深溝;頰部具三條棕色的淺縱溝,從口角後下方延伸幾近鰓裂。鰓裂後不具大型骨質鱗片;胸鰭後每一鱗片,中央皆具一水平隆脊。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小,不伸出棘溝;尾鰭雙彎形。體灰褐色,腹部較淺,體上半部具許多深褐色的縱線,縱線偶而不連續,腹部前方各鱗片皆具一深棕點。第一背鰭深褐色;第二背鰭與臀鰭褐色,基部深褐色;胸鰭色淡;尾鰭褐色,上下緣橘紅色,末緣具彎月形的橘紅色斑。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外海礁區的底層魚類,一般被發現於水深50公尺內的水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西北部。臺灣南部有分布。漁業利用:罕見之魚種。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7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金岳國小特色課程-資源代表圖
web 金岳國小特色課程
陳芃軒/縣立金岳國小國小1-6年級
金岳國小特色課程
點閱數234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19-02-20
生物∕循環系統∕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生物∕循環系統∕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
陳怡潔/新竹縣新湖國中國中7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中一年級自我學習及教師教學媒體之使用。
點閱數564
下載數25
修改日期:2013-09-27
Cirripectes quagga (斑頸鬚鳚)-資源代表圖
web Cirripectes quagga (斑頸鬚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irripectes quagga(斑頸鬚鳚)俗名:斑穗肩鳚、狗鰷棲息深度:0 - 19公尺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稍側扁;頭鈍短。鼻鬚及眼上鬚羽狀分支,一連串頸鬚橫貫在頸上,頭背中央的頸鬚連續而無縫。上唇具鋸齒緣,下唇稍呈鋸齒狀,齒骨後方具一犬齒。D. XII, 15; A. II, 17; V. I, 4。背鰭第一及第二棘延長,背鰭棘部與軟條間具缺刻,背鰭最後軟條與尾柄以鰭膜相連,臀鰭不與尾柄相連。頭與身體為淺褐色;眼下方有暗帶斜伸至上唇,眼下緣另具一暗帶;吻部具不規則黑紋;頭側具些斷紋或圓圈;身體佈滿小白點,活魚時為銀藍色;背鰭、臀鰭黑褐色。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約19公尺的礁石區。以藻類、碎屑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非洲南部至夏威夷群島等,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大堡礁。臺灣分布於南部及北部等海域。漁業利用: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7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生活科技∕動畫小學堂∕多元評量-電影院測驗題-資源代表圖
web 生活科技∕動畫小學堂∕多元評量-電影院測驗題
林政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中8-9年級
本學習物件主要是從視覺暫留的現象,解釋動畫與電影的原理。並利用模擬實驗的方式,利用龍中鳥的活動觀察視覺暫留的效果。學習結束後,也可利用有趣的評量來測驗自己學習的成果。
點閱數9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3-09-27
Rabboni與綠藝生活-資源代表圖
web Rabboni與綠藝生活
李依玲/市立頂埔國小國小5-6年級
新竹市頂埔國小校本課程「綠藝生活」,希望孩子能從小愛護我們的地球環境,從生活周遭做起,辨別哪些行為有益生活環境,哪些屬於不友善的建設、能源或商品,透過遊戲的方式,喚醒環境保護的意識,也珍惜台灣這塊土地,進而營造無毒友善的生活環境。
點閱數10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0-12-23
Pomacanthus xanthometopon (黃顱蓋刺魚)-資源代表圖
web Pomacanthus xanthometopon (黃顱蓋刺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Pomacanthus xanthometopon(黃顱蓋刺魚)俗名:黃顱刺蓋魚、神仙、藍面神仙棲息深度:5 - 25公尺形態特徵:體略高而呈卵圓形;背部輪廓略突出,頭背於眼上方平直。吻鈍而小。眶前骨寬突,不游離;前鰓蓋骨後緣及下緣具弱鋸齒,具一長棘;鰓蓋骨後緣平滑。體被較大型鱗,頭部與奇鰭具小鱗,頰部鱗大小不一。背鰭硬棘XIV,軟條16-17;臀鰭硬棘III,軟條16-18;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圓形;腹鰭尖,第一軟條延長,達臀鰭起點;尾鰭鈍圓形。幼魚體一致為暗褐色,體側具18-20藍白相間弧狀紋,隨著成長弧紋逐漸減少;成魚體側鱗片藍色而具黃緣;體背及大部分的背鰭白色;胸部、胸鰭、尾鰭和背及臀鰭的部分皆為黃色;背鰭末緣具一大黑眼斑;黃色鞍狀斑橫越兩眼;頭部藍色而有黃色斑點散在。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潟湖、峽道與外礁斜坡裡珊瑚豐富的區域。成魚時常在洞穴的附近活動,稚魚則停駐於很淺且有藻類生長的近海洞穴附近成長。通常是居性的。以海綿、具硬殼生物與被囊類為食。地理分佈:分布印度-太平洋區,由馬爾地夫至萬那杜,北至日本八重山群島。臺灣北部及南部海域可見蹤跡。漁業利用:一般以潛水方式捕捉。為觀賞魚類,無食用經濟價值。可存活於水族箱內。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8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