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Zebrasoma scopas(小高鰭刺尾鯛)俗名:小高鰭刺尾魚、三角倒吊棲息深度:1 - 60公尺形態特徵:體呈卵圓形而側扁。口小,端位,上下頜齒較大,齒固定不可動,扁平,邊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為V棘及III棘,而前方軟條較後方延長,呈傘形;腹鰭I,5;尾鰭弧形。尾棘在尾柄前部,稍可活動。幼魚除體末端、背鰭及臀鰭的末端以及整個尾鰭黃褐色外,其餘部份一致呈鮮黃色,隨著成長,從後部往前部逐漸轉為黑褐色;頭部及體側前部散佈小藍點,體側後部則有許多藍色細縱紋;尾柄棘附近體側,隨成長而具一黑色橢圓斑;尾柄棘白色。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珊瑚繁生的潟湖及面海的礁區,棲息深度由1至60公尺左右。通常成群優游於藻叢間。以大型藻類及絲狀藻為食。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至羅得豪及拉帕群島。臺灣南部、東北部及東部離島均曾發現。漁業利用:一般以流剌網、陷阱法或潛水鏢魚法均可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但一般以做為觀賞用魚為主。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修改日期: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