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287
筏子溪淨灘-資源代表圖
web 筏子溪淨灘
傅椲淇/市立六寶國小國小5-6年級
相關課程:因應高年級社會領域認識家鄉與家鄉的自然資源單元,並培養實作綜合領域的團體合作,做統整與延伸學習。淨灘緣由:生態的筏子溪為台中市區重要溪流,即使台中市民日常生活排放用水匯入,因溪流自淨能力優異,使溪流仍舊擁有豐富的生態,然與日俱增的大量垃圾傾倒與堆積,使得與之成一脈的海洋因此而成為垃圾集中庫,將生態導覽與淨溪課程結合,透過現場環境介紹、撿拾垃圾、生態導覽,希冀市民從小培養愛護河川的心志,持續推動水與綠守護河川行動,讓溪流更乾淨、更親民。淨灘範圍:筏子溪朝馬路(虹揚橋)溪段。筏子溪介紹(轉自維基百科)筏子溪位於台中盆地的西側,屬於烏溪水系,主流長度21.25公里,流域面積132.6平方公里。筏子溪地理筏子溪是一條平地河川,河床十分寬淺。目前主要功能為提供沿岸農田的灌溉用水和排水。筏子溪的流向主要呈北北東向南南西,流經行政區有台中市神岡區、大雅區、烏日區、西屯區以及南屯區。筏子溪流域由於腹地廣大,加上開發較少,故許多穿越台中市的台灣南北交流動脈,例如中山高速公路、台灣高速鐵路、台74線中彰快速道路,皆係沿著筏子溪的兩側興築。筏子溪水文其源流出至葫蘆墩圳系統的五汴分流(位於臺中市神岡區岸裡里西北角的「五汴」),後先向西南西沿岸裡里、社口里、社南里西北邊界流,匯集雷公埤圳溝後轉向南流入大雅區境內,沿上楓里與員林、大雅兩里交界,流至與三和里交界處匯入東門支線圳道。東門支線續沿三和里、大雅里交界轉向西流入大雅區街區南側匯集土地公汴的紅圳壩仔埤,後改稱大雅排水,轉西南流至橫山里下橫山聚落,與橫山支線圳道,又稱橫山圳排水的十三寮排水在橫山里振興路埤仔腳福德祠會合後,始稱筏子溪。筏子溪本流轉向南流入西屯區,至中山高速公路台中交流道西北側,與港尾仔溪匯合後一路南流又東接麻園頭溪,沿途匯集了大肚台地山麓各野溪與農田的排水後,經台中市西屯區、南屯區兩區,於烏日區注入烏溪。橫山支線圳道的水源來自於由大甲溪及其支流食水嵙溪取水的葫蘆墩圳本圳,經由軟埤溪及下埤幹線兩次分流後,於五汴再度分流成浮圳、中央支線、南貝支線及橫山支線四條圳道。筏子溪歷史筏子溪溪名的由來,是因為以前筏子溪風光明媚,經常有人在溪岸邊垂釣,並以竹筏為水上往來的交通工具,所以習慣稱它為「筏子溪」。筏子溪流域的開發,與台中盆地的開發歷史有關。在漢人開墾台灣中部之前,筏子溪流域是平埔族的活動範圍。在清廷領台之前,漢人足跡罕至,屬內山地區,長久為巴布薩族貓霧捒社的活動範圍。從清領時期康熙年間開始,至乾隆末年時,係大量開發時期。為了因應墾殖所需,鑄造犁頭與打製農具的打鐵店舖林立,因而現今的台中市南屯區南屯里,舊名為「犁頭店」。雍正十年(西元1732年),清廷為便於統理,在犁頭店街側邊設立貓霧捒巡檢署,促使犁頭店成為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機能城鎮,帶動台中盆地的繁榮興盛。墾殖型態主要有兩種,一是「割地換水」,其中以張達京為首的六館業戶於1723年開鑿水圳,利用與原住民換取土地來開墾的方式最為有名。其中,神岡、大雅都是以上述方式開墾而成。另一則是以官方的力量展開有計畫的拓墾,例如清朝台灣總兵張國和藍廷珍先後開墾了南屯、西屯一帶,因而出現「張鎮莊」、「藍興莊」等地名。而筏子溪注入大肚溪的烏日一帶,也於雍正年間,由藍天秀、張嗣徵合資開發,稱「藍張興莊」。
點閱數569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Chung Hsing Paper Corporation — A Century of Glory》(英文版)-資源代表圖
透過「中興紙廠.宜蘭自造─紀錄片拍攝委託案」,以地方調查、口述歷史採訪方式,探查紙廠員工、鄰近居民及產業發展個事件相關人物所得的相關資料,進行紀實紀錄片拍攝,將宜蘭中興紙廠的紙廠歷史、造紙產業、人物口述內容等一一記錄,並以影像方式呈現予大眾,提供大眾了解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的風華過往。
點閱數2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登山街60巷歷史場域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登山街60巷歷史場域影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登山街60巷歷史場域位於中山大學校地,地形為高低起伏之坡地,分布著清代軍事古道、打水灣湧泉水道、日治時期高雄築港出張所咾咕石駁坎、防空洞及戰後山城聚落遺構等歷史遺跡。因此登山街60巷為具有歷史場域意義的古道,沿途並可登高遠望哈瑪星社區及高雄港。過往遺留許多過去違佔戶拆除後之遺跡,部分階梯步道並有破損情形,其銜接中山大學部分也因圍牆阻隔,無法連通,登山街60巷歷史空間再現計畫以創意設計提升觀景空間,並與中山大學人行步道系統串連,讓歷史場域重現。同時為增加民眾體驗歷史場域的趣味性,乃設計透過滑行時空廊道溜滑梯,俯看這曾是史溫侯、劉銘傳、裕仁皇太子交會的歷史展場,品味探尋過往的城市記憶。
點閱數29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社會四上第五單元:家鄉的節慶與節日-資源代表圖
web 社會四上第五單元:家鄉的節慶與節日
李淑芬/市立同德國小國小4年級
康軒版社會四上第五單元:家鄉的節慶與節日
點閱數777
下載數25
修改日期:2025-07-28
地圖上的大發現-資源代表圖
web 地圖上的大發現
郭輝彬/仁德區仁德國民中學國中7年級
地圖上的大發現
點閱數21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面向太平洋 — 宜蘭的二戰時代(4K)-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面向太平洋 — 宜蘭的二戰時代(4K)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面向太平洋》是蘭陽平原的地理形勢,亦寓意太平洋戰爭臺灣軍對美國的佈署態勢。紀錄片藉由經歷二戰的耆老口述、保存迄今的軍事遺構及調查研究,引領觀眾見證「戰爭至和平」的歷史變遷,亦是終戰75年後,臺灣、宜蘭正視過往歷史的視野與勇氣。透過二戰歷史與文化資產保存的影像化紀錄,整合歷史圖像、文獻、耆老口述及現地拍攝的多元層次,以此連結土地與人民之記憶,省思戰爭的殘酷與和平之可貴。紀錄片於民國110年(2021)獲得第54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長篇紀錄片金獎。
點閱數24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跨領域數位課程-「味」你而來—跨越味蕾的文化之旅-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味」你而來—跨越味蕾的文化之旅
徐郁婷/新北市新莊區民安國民小學國小5-6年級
社會領域綜合活動領域
點閱數19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18
石滬股份有限公司-資源代表圖
ebook 石滬股份有限公司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授權製作/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石滬是非常環保的捕魚方法,也是漁村共存共生的傳統漁業技藝。許多人不知道,澎湖的吉貝,是目前全世界石滬量最多、密度最高的地方。晃晃老師從赤崁搭上交通船,向菊島北海出發。他要去的小島,像一顆晶瑩的螺貝,靜靜安駐在碧海藍天之間。島上有美麗的貝殼沙灘,是海龜媽媽上岸產卵的棲地,成群的燕鷗也在這裡孵育雛鳥,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樂場,白天,他們在這兒踏浪玩水,夜晚,他們在這兒仰望星空。「大海的那一邊,發生了很多好玩的事嗎?」三劍客好奇的問著晃晃老師。「海盜在這座島上,有沒有留下秘密的寶藏呢?」晃晃老師曾聽過這個傳說。他們都帶著無限的嚮往,眺望著遠方。在潮間帶上用石塊疊砌堤岸,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退路,把魚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這種捕獲食物的方法,可上溯至人類的史前時代。至於澎湖石滬最早的記載,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高拱乾編纂的《台灣府志》。澎湖因擁有廣闊的潮間帶,又具有成滬的三項條件:石材多、潮差大、風浪強,在農地和動力漁船缺乏的年代,石滬的漁獲是重要的經濟來源。這項澎湖最古老的漁業技藝,數百年來已發展出綿密細緻的工法和文化,堪稱漁業文明「活化石」。澎湖擁有世界上密度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石滬群,兼具文化景觀和自然保育的價值,已列名台灣十八個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是需要我們傾力守護的珍貴資產。
點閱數1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12
初心-資源代表圖
ebook 初心
陳昱君、楊曼昕/天主教振聲高級中學國小3-4年級
小花在替重病的奶奶收拾東西時,意外地回到了過去。回到過去的小花,看見了奶奶曾經生活的時代的面貌。同時,隨著旋轉的陀螺,和奶奶溫柔的聲音中明白了,那你我不忘的初心。
點閱數239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12
停電了,別害怕!-資源代表圖
ebook 停電了,別害怕!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小維和小瑜兄弟倆搭著電梯,突然「啊!停電了!」在烏漆抹黑的電梯裡,大家擔心又害怕,小維這時站出來安慰大家,你能想到小維是怎麼做的嗎?
點閱數21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