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279
地理-富麗磺港 蹦火再生 管永仲-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富麗磺港 蹦火再生 管永仲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金山地區位於北海岸,背山面海,自古以來景緻優美,清代《淡水廳志》便記錄「燭台雙峙」為淡北外八景之一。隨後更有「八煙望海」、「磺港漁火」等景點共同構成「金山八景」,其中「磺港漁火」尤具代表性,見證了地方的漁業文化與生活風貌。過去,磺港地區盛行「蹦火仔」捕魚技術,利用磺火吸引魚群,是一種極具特色的古老漁法。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此技藝從鼎盛的百艘漁船式微至僅存數艘,面臨失傳的危機。如今在政府與地方社群合作推動下,磺港漁港重獲新生,「蹦火仔」的文化價值也再度受到關注。藉由實地紀錄與推廣,這項傳統捕魚技術有望繼續在海天之間綻放光芒,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與地方驕傲。
點閱數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颱風】之二_颱風對臺灣的影響-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颱風】之二_颱風對臺灣的影響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3-4年級
臺灣每年平均會有三至四個颱風登陸,是全球受颱風影響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每當颱風來襲,常伴隨強風與豪雨,可能引發土石流、淹水、農作損失、交通中斷等災情,對民眾生活與產業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是臺灣最主要的天氣災害之一。然而,颱風帶來的大量降雨,也是補充水庫與灌溉用水的重要來源,對臺灣水資源的穩定與農業發展具有關鍵角色。這種帶有正反兩面影響的自然現象,提醒我們不能只看到其破壞力,也要學會評估其潛在效益。透過氣象專家的分析與預測,我們可以更準確掌握颱風動態、提前進行防災準備,減少災害衝擊。認識颱風的成因與影響,是我們學習與自然共處、提高防災能力的重要一步。
點閱數5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飛閱臺灣國家公園-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飛閱臺灣國家公園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國小5-6年級
從空中俯瞰臺灣13座國家公園,是一場壯麗的視覺饗宴。無論是雄偉的雪山高峰、生機盎然的濕地與河口,還是蔚藍的珊瑚海岸與神秘的火山島嶼,各地國家公園展現出臺灣多變的自然景觀與豐富的生態樣貌。影片以空拍鏡頭串聯玉山、太魯閣、墾丁、金門等地,帶領觀眾認識各地獨特的地質環境與保育價值。這些國家公園不僅是野生動植物的棲地,更是人類與自然互動的見證,具有重要的生態、教育與文化意義。它們不只是旅遊景點,更是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基地。透過3分鐘的高空旅程,我們重新感受這片土地的壯麗與細膩,也提醒著人們珍惜自然資源,守護我們的生態家園。
點閱數4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梅雨】之三:梅雨季節的劇烈天氣-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梅雨】之三:梅雨季節的劇烈天氣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5-6年級
梅雨季是臺灣重要的降雨時期,為水庫補水與農業灌溉帶來助益,但同時也可能引發劇烈天氣,是臺灣最具災害風險的氣候系統之一。當連日降雨導致山區土石鬆動、溪水暴漲,道路中斷甚至平地淹水時,災害風險急遽升高。為減少損失,中央氣象署已建立完整的監測與預警系統,幫助民眾提早掌握天氣資訊,做好應變準備。氣象專家指出,瞭解梅雨季的氣象特性與災害潛勢,有助於提高警覺與行動力。從認識鋒面型降雨、查詢天氣預報,到落實避災應變,每一項行動都是保護自身與家人的關鍵。透過正確的防災知識與觀察能力,我們可以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更有信心與準備,學習與氣候共處,守護生活的安全與穩定。
點閱數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城市淨脈 Veins of a City-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城市淨脈 Veins of a City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國小3-4年級
隨著都市快速發展與人口不斷增加,臺灣的環境衛生與水資源管理也持續進化。「污水下水道系統」雖然深藏於地底,卻是支撐現代城市生活的重要基礎建設。從早期人們傍水而居、依賴自然排水的生活方式,到今日導入分流設計與污水處理設施,展現了城市治理與科技進步的成果。這些不易察覺的設施默默地守護著城市的健康,減少污染與疾病發生,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並推動城市邁向永續發展。儘管多數人未曾親眼見過它們的樣貌,但這些基礎工程已深刻改變了人與水的關係,也反映出台灣社會對環境保護與公共衛生的重視。未來面對氣候變遷與都市擴張,這些系統將發揮更關鍵的角色。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梅雨 - 臺灣雨季的開始-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梅雨 - 臺灣雨季的開始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3-4年級
每年進入五月與六月,滯留鋒面常駐臺灣上空,象徵著梅雨季節的來臨。與人們想像中的綿綿細雨不同,梅雨期間的降雨經常來得又快又猛烈,這是因為「對流雲」發展旺盛所致。當對流雲經過時,會帶來短時間的豪雨,接著馬上放晴,變化快速,被戲稱為「翻臉比翻書還快」!這樣劇烈又不穩定的天氣正是梅雨的典型特色。認識這類天氣現象的成因,不僅有助於我們掌握臺灣氣候的變化趨勢,也提醒我們在梅雨季節中要提高防災警覺。面對局部性的大雨與可能造成的土石流、淹水等風險,及早準備與警覺,才能保障生活的安全與穩定。學會觀察天氣變化,理解自然運作,正是邁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一步。
點閱數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梅雨】之二_什麼是梅雨-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梅雨】之二_什麼是梅雨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5-6年級
每年5、6月,臺灣迎來梅雨季節,天空經常陰沉、細雨綿綿。全年約有三成的雨量會集中在這段期間。與午後雷陣雨不同,梅雨屬於長時間穩定降雨,連續數日不斷下雨,令人印象深刻。專家指出,梅雨屬於鋒面型降雨,主因是冷暖氣團在臺灣上空交會,形成鋒面系統,導致持續性降水。這類降雨多見於中北部與山區,容易造成都市積水與山區土石鬆動,引發災害風險。因此,認識梅雨的氣候特性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準備,減少可能的災害損失。透過觀察、分析與學習,我們可以更了解自然氣候的運作機制,也能提升自身的防災應變能力,學會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是邁向永續生活的重要一步。
點閱數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可是北極我回不去了-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可是北極我回不去了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5-6年級
北極熊無助地站在融化的冰原上,望著曾經熟悉的家園逐漸消失。隨著全球暖化持續加劇,極地冰層快速融解,北極熊賴以生存的棲地正一天天縮小,牠們不僅面臨食物短缺,更陷入無處可去的困境。這不再是遙遠的新聞,而是正在地球上真實發生的危機。氣候變遷帶來的不只是溫度升高,更影響生態平衡與物種生存。為了讓北極熊有機會回家,也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環境,每個人都能從生活中出發:節能減碳、減少塑膠、珍惜資源與愛護自然。小小的行動累積起來,就能為地球注入希望與改變。當我們學會尊重自然、改變習慣,不僅幫助北極熊,也守護了人類的未來。讓我們一起用行動說出承諾,讓牠們能再次踏上回家的路。
點閱數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降溫告急》名家學者報你知!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資源代表圖
在《降溫告急》影片中,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觀眾認識氣象與氣候的基本概念。他清楚區分「天氣」與「氣候」的差異,並解釋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之間的科學關聯。鄭明典指出,全球暖化使得氣候系統變得更加不穩定,導致極端天氣事件與強烈降雨頻率顯著增加。他也詳細分析極端氣候產生的原因,強調這些氣象變化背後的自然與人為因素,並提醒我們理解其科學基礎,才能有效因應未來可能帶來的風險與挑戰。這段深入淺出的解說,不僅幫助大眾掌握氣候變遷的真實影響,也提升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警覺。鄭明典的說明讓人認識到:氣候變遷不只是環境問題,更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生活課題。
點閱數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飛向蔚藍─台江國家公園鳥類生態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飛向蔚藍─台江國家公園鳥類生態影片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國小5-6年級
《飛向蔚藍》是一部描繪台江國家公園鳥類生態的紀錄影片。位於東亞-澳洲候鳥遷徙路線樞紐的台江濕地,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候鳥在此過境、度冬或繁殖,形成壯觀的生態景象。這片濕地素有「鳥的天堂」之稱,記錄的鳥種高達近400種,展現了驚人的生物多樣性。鳥類被視為環境健康的重要指標,牠們的棲息、覓食與遷徙行為反映出濕地生態系統的變化與人為干擾的影響。透過空拍與紀實影像,影片帶領觀眾觀察鳥類的生命律動,也喚起人們對濕地保育的重視。保護鳥類不只是為了牠們的生存,更是維護人類與自然共存環境的關鍵行動。透過這段自然旅程,我們更能體會人與自然的緊密連結,並思考如何為未來守護這片美麗的棲地。
點閱數4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