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每年平均會有三至四個颱風登陸,是全球受颱風影響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每當颱風來襲,常伴隨強風與豪雨,可能引發土石流、淹水、農作損失、交通中斷等災情,對民眾生活與產業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是臺灣最主要的天氣災害之一。然而,颱風帶來的大量降雨,也是補充水庫與灌溉用水的重要來源,對臺灣水資源的穩定與農業發展具有關鍵角色。這種帶有正反兩面影響的自然現象,提醒我們不能只看到其破壞力,也要學會評估其潛在效益。透過氣象專家的分析與預測,我們可以更準確掌握颱風動態、提前進行防災準備,減少災害衝擊。認識颱風的成因與影響,是我們學習與自然共處、提高防災能力的重要一步。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引用請標示資料來源: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學習內容:Ab-Ⅱ-1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利用,和其居住地方的自然、人文環境相互影響。
Ab-Ⅱ-2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會改變自然環境。
學習表現:2a-Ⅱ-1 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與變遷等問題。
3d-Ⅱ-1 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與影響,並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能做法。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