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882
再造歷史現場-《匠新匠心》紀錄片宣傳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匠新匠心》紀錄片宣傳影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以紀錄片方式,將技藝於北港之發展、製程及訓練過程、相關工具介紹、藝師生命史作影像紀錄。每位傳統藝師搭配一位新銳藝術家,以新生代藝術家的視野帶出傳統工藝/保存技術之美,以及傳統工藝師生命的不凡,每位藝師1集,每集約22—23分鐘。 《匠新匠心》記錄的對象包含:傳統表演藝術開路鼓樂保存者李春生、哨角製作技術保存者魏幼謙、燈籠工藝技術保存者林聰賢、小木作技術保存者蘇純亮,以及鑿花工藝技術保存者張旭輝。除了呈現5位北港傑出藝師工藝特殊獨到之處,也邀請新銳藝術家參與拍攝,包含在地深耕的藝術家:太日樂集張呈遠、蔦松藝術中學音樂科系主任范詠喨、享譽國際的服裝設計師江奕勳、建築師廖偉立、以及知名演員暨攝影師林予晞。希望藉由新舊藝術的相會,發揚北港作為百年藝鎮的文化底蘊與精神。
點閱數20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08
環境倫理-20 土地倫理-資源代表圖
video 環境倫理-20 土地倫理
因材網國小3-4年級
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土地」意指土壤、水、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等生命與非生命體,強調將人類對於親人、族群及同胞間的倫理觀念,延伸到土地之上。
觀看次數173
修改日期:2023-12-27
文化節走秀(馬來西亞語版)-資源代表圖
ebook 文化節走秀(馬來西亞語版)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本套教材適合0-8歲兒童的新住民家庭或對東南亞語言有興趣的民眾使用,教材的編輯依據幼兒語言發展理論與特質設計,研編生活化且常使用的對話內容,由淺入深,讓新住民家庭透過有趣的繪本和遊戲,培養聽與說母語的日常生活對話能力。
點閱數9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12
戊戌政變的影響-資源代表圖
web 戊戌政變的影響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一、戊戌政變後守舊派推翻所有的新政,僅留下徒具空殼的京師大學堂。維新派勢力受挫,政治氣氛轉趨保守,加深了清廷與民間知識份子的鴻溝。二、戊戌政變時,康有為、梁啟超在外人幫助下脫逃海外,外人甚至進一步關切光緒遭到軟禁的問題,使慈禧太后等守舊派遷怒洋人,在庚子拳亂中處理失當造成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簽訂辛丑合約被迫賠款。三、經過維新派的宣傳鼓吹,各地學會、報紙、學校紛紛成立、民智為之大開,中央的新政雖然失敗,但是講求新學、期待改革的熱潮,並沒有消失,這些知識份子,仍舊在改革或革命的救國道路上,繼續奮鬥前進。
點閱數586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0-06-03
東瀛來的統治者-資源代表圖
web 東瀛來的統治者
謝孟宏/玉井區玉井國小國小5-6年級
東瀛來的統治者
點閱數280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5-07-28
淡水德裕魚丸-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德裕魚丸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位於淡水中正路上的德裕魚丸經營有五十年的歷史了,生意非常好,所出產的魚丸相當有名,老闆堅持純手工製作不用機器,使得魚丸吃起來格外香Q美味,除了魚丸之外,也有魚酥等相關的魚類製品,在老街對面另有一間分店,賣的是現煮的魚丸湯,等不及的遊客可以先去大快朵頤一番,淡水頂頂有名的紅樓目前也由此店的老闆經營。
點閱數651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1-10-26
跨領域數位課程-康軒版第四冊四下-3-1家鄉的風貌-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康軒版第四冊四下-3-1家鄉的風貌
林思瑜/新北市三重區永福國民小學國小3-4年級
社會/國語
點閱數1097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23-12-04
再造歷史現場-家屋修復工程開工典禮-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家屋修復工程開工典禮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佳心Istasipal家屋位在玉山國家公園境內,自卓溪鄉瓦拉米步道登山口入山,徒步走約5公里路程即可抵達,「佳心舊社Istasipal家屋修復工作」委由臺東大學執行,邀請參與過地景修復試作計畫培訓的族人一同參與,在家屋原址依布農族傳統家屋形制與構法進行修復,這棟傳統石板屋建築面積為43.19平方公尺,修復前的家屋遺跡,僅餘3面傾圮的石牆、屋內2個三石灶、室內葬及幾塊鋪在地上的大石板等遺構。 布農族石板屋由一組完整木結構、屋頂鋪設石板及四面疊石牆所構成,屋內備有小米倉、三石灶和隔間的臥房等,屋外前庭則會鋪設石板,屋後和兩側建置排水系統等,每個工項都有精細的建築技法和相應的複雜知識系統,此次計畫不只修復石板屋,也整理家屋周邊的2塊耕地及採用生態工法和布農族人的方式手作步道,逐步再現佳心舊部落的文化、社會與歷史地景,並同步紀錄相應的儀式和祭儀,佳心舊部落Istasipal家屋除是復振布農族石板屋文化與建築工法的新起點,更是具時代意義的里程碑。
點閱數15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一組八片木製屏風中的一件,主題為「六國合縱」。雖然合縱結果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但畫中六國人物並非敗亡之樣,而是表情和樂穿著喜慶,此幅作品或有團結一心、和平長存之意。整體來看,此組屏風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吉祥圖案,中段以三到五塊彩繪玻璃飾之。這些彩繪玻璃主題配置井然有序,中央六片彩繪將戰國時期楚、趙、魏、韓、燕、齊六國人物分配其中,較小的作品則有八仙人物、花卉、龍鳳等吉祥圖案,下端並繪有山水景色。畫作筆法純熟細膩,賦色鮮豔亮麗,為傳統民間工藝極佳之作。此單件作品除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外,中段為三片彩繪玻璃的組合。其中上下兩端面積較小,內容分別為八仙中的李鐵柺(攜有八寶中的葫蘆)及山水風景畫。而中間最大面積的玻璃畫為戰國時期六國合縱中的齊、趙兩國官將及隨從。
點閱數2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社會科數位課程-苗栗出磺坑-資源代表圖
video 社會科數位課程-苗栗出磺坑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
出磺坑為亞洲第一口油井,至今仍由臺灣中油公司維持部份生產運作,且該處尚有生產中的天然氣探採設施、員工宿舍、辦公廳舍、舊纜車道設施及周邊老油人聚落等,為一處世界級活的產業文化資產。出磺坑多年來透過文化部、苗栗縣政府與經濟部國營事業臺灣中油公司,以及社區組織的合作,已進行深度調查研究,並逐步整修完成歷史建築、舊食堂等文化資產的風貌。其中「苗栗出磺坑礦業歷史現場活化發展計畫」將成為連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學花園」的亮點計畫,再現出磺坑歷史文化風貌。此外,本計畫呈現出磺坑特有之地質並與周圍產業(如蠶絲、陶瓷等)緊扣,將針對相關文化資源等資料進行詮釋,藉此整合苗栗出磺坑地區觀光資源。
觀看次數14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