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815
淡水文化基金會-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文化基金會
曾清碩/市立新興國小國小1-6年級
【日期時間】2002/12/28【活動地點】淡水文化基金會【活動內容】訪問淡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許慧明老師和社區大學張主任等人 【活動參與人】周錫敏、白東融、蔡妮蓁、蔡宜如、基金會許慧明執行長、曾清碩、宜宏、宜如、友蘋、明倩老師、情定滬尾四位隊員、淡江建築研究所賴俊宇同學,基金會五位員工等,共二十一人。
點閱數170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1-10-26
v5593國小社會 個人與家庭-資源代表圖
video v5593國小社會 個人與家庭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國小社會 個人與家庭
觀看次數380
修改日期:2019-12-07
【VR360數位走讀】新北市-九份黃金瀑布-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新北市-九份黃金瀑布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黃金瀑布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金水公路旁,慢慢走到黃金瀑布,映入眼簾的是湍波流水經金黃岩石向下流竄的景象。黃金瀑布跟陰陽海一樣,都是大自然細膩的傑作。九份地區因為多雨,雨水滲入礦坑表層裂隙成為地下水後,與黃鐵礦及硫砷銅礦接觸,產生化學反應,使水流呈現金黃偏橘的顏色。當地下水再流到地表與空氣接觸,造成流經的地方氧化,形成了岩石表面厚厚的一層鐵鏽沉澱,而富含礦物的水流入海中,則形成「陰陽海」的夢幻美景。
觀看次數56
修改日期:2024-11-19
八煙聚落-資源代表圖
web 八煙聚落
鄒淑齡/市立大同國小國小1-6年級
金山 八煙聚落介紹
點閱數213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11-07-11
傳統技藝-小籃-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小籃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竹籃,寬竹片框成圓形的器口,器身以竹篾斜紋編成,籃底略呈方形,兩個側面各穿出兩個竹片,在藍口上方形成交叉提把,整體不做裝飾,造型簡單實用。籃子是傳統常用的承裝容器,一般而言較籠為小,形制簡單,造型有圓口、方口等,材質多樣,有竹、藤、藺草、棕櫚等材質。因其用途又可分為魚具、農具、飲食具等,承裝物品之後可以透過提、挑、背等方式搬運移動。
點閱數23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解放金蓮-天足解放運動-資源代表圖
web 解放金蓮-天足解放運動
顏汝庭/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在纏足風氣盛行的年代,有許多男性對「蓮足」的喜愛,達到痴狂的程度,甚至有些文人手中若不握一隻弓蓮或小腳,則無法讀書寫作。但實際上,並非所有人皆對纏足表示贊同,宋人車若水是最早對此提出質疑的人。他在著作《腳氣集》中表明,將四、五歲無辜小女孩的腳纏得那麼小,是件很殘忍的事,不明白纏足與限制婦女活動有什麼好處?另外,宋代理學家程頤也對纏足不表贊同,因此力行不准族中女子纏足。但對大多數人而言,纏足不僅認為是種美的代表,甚至成為女子是否能嫁到好婆家的重要憑藉,故纏足成為主流風尚。日後,對纏足提出更強烈質疑、反對的意見者,則一直要到了清朝。纏足在清時可謂到了極盛時期,雖然在滿清入關時,禁止女子纏足,但主要的對象是針對滿族婦女(滿人並無纏足習慣)。至於漢人婦人,當時一方面在服飾上有「男從女不從」的規定;另一方面,因漢人纏足對滿人的統治無不太大危害,故纏足並沒有受到清官方太大的反對和禁止。至於在民間,則有人對於纏足提出強烈的反對呼聲。例如李汝珍(約1763~1830)在其名著《鏡花緣》中,以林之洋在女兒國被選為妃,而被強迫纏足的情形,反映女子承受的痛苦,從中也表達他反纏足的觀感與強烈的抨擊。除了李汝珍外,尚有袁枚(1716~1798)、俞正燮(1775~1840)等人,他們可謂是清末天足運動的先驅。清末天足運動的發起,主要是受到當時西方勢力的強大影響所致。簡言之,當中國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打敗後,顯露出清廷的實力已遠遠落後經過工業革命洗禮的西方諸國,而西方各國也逐漸摸清楚中國的實力,從此中國開始陷入悲慘的境地,民族自信心隨之一落千丈,原本自恃的一切,成為落後、野蠻、殘忍的象徵,而「小腳」也由原本美的象徵,而被視為是殘忍的代表。但對三寸金蓮負面的看法,並不是突然出現並立刻成為普遍共識,而是經過一段長時期的推動與發展,且過程是曲折不斷。近代反對纏足的呼聲高漲,與來華的洋人有很大的關係。傳教士為早期主要推動者,雖然早期他們對於是否要革除為中國陋習之一的纏足,看法有所分歧。後來認為必須透過有組織、系統的推行,成效才易彰顯,因此成立戒纏足會,推行教會學校禁止纏足女性入學等。也有些西方婦女參與其中,著名者有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和立德夫人(Mrs. Little)。他們也舉辦演講與編刊物來宣傳反纏足言論,並希望此能影響中國上層階級,藉上層力量而影響下層民眾;梁啟超等人即受到影響,而反對纏足。至於在國內,清末由於國家處於風雨飄搖的階段,許多有識之士不斷思考如何救國,而以康有維、梁啟超為主的維新派人士也不例外。他們一方面受到西方思想影響,同時也思索如何革除中國缺點而使國家強大,推行天足運動,成為他們解決中國弊病的方法之一。在推行天足運動中,最重要的途徑,是要求男性不要娶小腳妻子,一旦纏足不再與婦女婚姻有利害關係,是更容易讓他人接受且實際不纏足。在來華西人與梁啟超等人的努力下,使得更多人加入廢除纏足的運動中,甚至慈禧太后也曾下懿旨禁纏足,同時也有地方官員參與。但這些努力主要是點的發展,故成效仍屬有限。到了民國時期,不纏足運動才在政府推行罰錢等政策,有計劃、有組織的推動下,才收到較大的成效,最後使得纏足風氣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廢除纏足不是一致性的,而是有區域的差別。基本上,天足運動是沿海地區接受度高於內陸、城市高於鄉村、上層階層高於下層民眾。另外,在推行的過程中,曾出現因太過急躁而造成民眾反彈,也傷害了纏足婦女的尊嚴。例如,當眾強迫脫下小腳婦女的弓鞋;也有官員趁機敲詐。另外,一旦緊纏的小腳,若要放足,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並不能立刻放足,否則疼痛難耐,造成更大傷害。但當時的官員並沒有注意到,而強迫婦女立刻放足,對纏足婦女的生理,又造成另一層傷害。再加上當「以天足為美」成為社會主流時,纏足被視為落伍,又造成纏足婦女的心理壓力。這些無法放纏的婦女,成為時代下的犧牲品。無論如何,放足由原本全然受到排斥、到逐漸接受,甚至成為一股運動,到了民國30年代左右,除了原本早已纏足至無法放足的女性之外,基本上中國已不再有人纏足。到了現今,據說在中國雲南仍可找到年歲已高的纏足婦女,成為中國金蓮風尚的見證。
點閱數94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7
古的科學道館-狩獵陷阱設計-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狩獵陷阱設計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山林狩獵道館』,古時候,布農族非常重視射箭的訓練。布農人狩獵,各種飛禽走獸皆是捕獵的對象,所以布農族人也很會製造各式各樣的「陷阱」來捕捉野獸。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布農族的狩獵技巧吧!
點閱數1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讀報寫作-資源代表圖
web 讀報寫作
徐志宇/縣立溪海國小國小3-4年級
短文寫作練習
點閱數384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10-12-24
春節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春節學習單
曾室蓉/縣立東勢國小國小3年級
小朋友喜歡過年的氣氛,請小朋友寫一下春節的學習單
點閱數3051
下載數528
修改日期:2013-06-07
文開書院-資源代表圖
web 文開書院
蔡婉緩/新竹市政府教育處國小1-6年級
被譽為有開台文化之父的文開書院
點閱數16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