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975
康軒六上社會八田與一-資源代表圖
web 康軒六上社會八田與一
尤麗秋/東區裕文國小國小5-6年級
康軒六上社會八田與一
點閱數365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20-12-29
文化保存-北管戲曲(漢陽北管劇團)-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北管戲曲(漢陽北管劇團)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北管戲曲是台灣民間極為活絡且普遍的戲曲,傳入台灣的時間因為缺乏記載,難以判定,根據邱坤良教授在《野台高歌》(1980年)書中推斷,約在乾隆、嘉慶年間隨移民陸續登陸。其內容繁雜,並非單指一項劇種,幾乎在1912年以前引進台灣本島而被保存,除閩南語系及客家語系以外的戲曲,全被涵括在北管範疇內,又依傳台先後,而有古路的福祿與新路的西皮。「北管」是台灣特有的稱呼,和「南管」是相對稱的名稱,二者除在表演型式、樂器曲調等方面均異外,最直接區別莫過於出在語言上,絲竹婉約的南管使用「閩南土腔」;鑼鼓喧天的北管則使用「變質京音」(或喚官話)。北管究係何時傳入宜蘭?根據文獻記載,約莫於清道光年間自彰化引進,一時間豐沛的戲曲音樂促使年輕子弟趨之若騖,於是學習者日眾,子弟館亦紛紛成立。至咸豐年間,傳有蘇普、簡文登分以西皮、福祿不同曲風設立曲館;另一說法稱簡文登分兩組授徒,一傳西皮,一習福祿,其徒遂分兩派傳藝下去。姑且不論真相如何,日後北管史上著名的械鬥事件,確實是因分了派別而埋下衝突的因子。但究竟這兩大系統在蘭陽地區有何不同?實際上使用的樂器、奉祀的神明及曲牌、劇目上均有所差異。基本辨識法,福祿社團稱「社」,專用殼仔絃擔任頭手絃,與台灣其他地區的「雙教」子弟班及亂彈戲班一樣供奉西秦王爺;西皮社團則稱「堂」、「軒」,以吊規仔為頭手絃,並與歌仔戲、四平戲班同樣奉祀田都元帥。清同治年間,宜蘭之西皮與福祿分派拼陣,夾雜地方政治角力,終致械鬥流血場面。當時,西皮派以溪北舉人黃禶緒為首;福祿派以溪南墾首陳輝煌為首。對峙局面除延燒至光緒年間,並還擴展至基隆、台北、花蓮等地。光緒21年因清日甲午戰爭失敗,台灣自此進入日治時期。這時的北管音樂在異族統治下,武力對抗稍減,取而代之是排場的炫耀較勁,如行頭的增添與力求裝飾華麗、成立西樂部奏演西洋音樂、禮聘戲先生教授粉墨登台的北管子弟戲等。如此風光的場面,在日治末隨著「禁鼓樂令」的實施與中日戰況的日益激烈,亦不得不暫時劃下了休止符。1945年二戰後,北管社團又如雨後春筍般復甦。1970年間,社會轉型,娛樂型態轉變,北管因老成凋謝又缺乏新血輪參與,而走入灰暗期。1980年間,女子紛紛投入與本土意識抬頭,對北管界之振興燃起希望。但好景不常,依據1997年「宜蘭縣傳統藝術資源調查報告」資料顯示,蘭陽地區雖有八十餘團子弟軒社活動,但均瀕臨傳承延續窘境,今日,更因時代變遷使傳統戲曲失去原有的空間,包括職業戲班,能搬演亂彈戲人才已寥寥可數,藝人凋零、後繼無人,北管戲曲的存在與發展產生了嚴重危機。是故以積極作為輔助優良北管劇團傳承推廣,確實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點閱數29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平板在教學上的應用-資源代表圖
web 平板在教學上的應用
林詩雯/市立永吉國小國小5-6年級
透過平板及EXCEL軟體設計的麵包店模擬經營遊戲,讓學生能從實作模擬中發現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點閱數316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1-01-04
認識節慶-資訊融入教學(社會領域)-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節慶-資訊融入教學(社會領域)
翁仲毅/縣立北源國小國小4-5年級
認識節慶-資訊融入教學(社會領域)
點閱數1183
下載數92
修改日期:2012-11-06
遇見他里霧-資源代表圖
ebook 遇見他里霧
王佳葳/他里霧文化園區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斗南鎮「他里霧」是平埔族在雲林最大一個社,接受了各種信仰與生活習俗,同時也培育出許許多多的人才和工藝師,藉由這本生於土地的在地繪本,讓民眾更加了解「他里霧」開拓發展的歷史軌跡。
點閱數1146
下載數81
修改日期:2024-05-21
毒步志學-資源代表圖
web 毒步志學
朱柏寰/縣立文蘭國小國小3-6年級
1. 本課程主要讓學生認識常見的有毒植物,並且能熟悉校內的有毒植物,著重於辨識及建立基本的安全概念,因此,課程設計上不特別強調植物本身的性狀研究。2. 經由不同活動方式,讓學生一再重覆接觸有毒植物,主在提高學生對該類植物的熟悉度,提高辨識的能力與學習效果。
點閱數15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學障介紹與體驗-資源代表圖
web 學障介紹與體驗
劉嘉惠/縣立寶桑國小國小3-6年級
學障介紹與體驗
點閱數1679
下載數118
修改日期:2012-12-07
再造歷史現場-《我們一起回家學習》(Muskun ta mulumaq mapasnava)-資源代表圖
「花蓮縣卓溪鄉布農族民族教育教案編撰計畫」,民國109年(2020)11月2日於玉山國家公園東段的瓦拉米步道及佳心舊社舉行「佳心舊社石板家屋人文歷史與生態知識試驗教學」活動。 此試驗教學是原住民族地區首次以跨校聯合方式,以花蓮縣卓溪鄉七所國小的布農族教師為教學團隊,共同編撰原住民族教育教案並執行教學,完成以布農人的「家」為主軸的系列課程,並以「Muskun ta mulumaq mapasnava我們一起回家學習」為試驗教學的主題及課程內容。本次活動由計畫顧問太平國小校長率領教師團隊、卓溪、卓樂、卓楓、太平、崙山共五所學校15位的六年級學生及家長,安排教案編撰團隊內的布農族籍教師擔任教學老師,進行布農族民族教育教案的試驗教學。
點閱數220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7-28
前瞻基礎建設-強化數位教學暨學習資訊應用環境計畫–臺灣的地形-資源代表圖
1.教案使用google earth的圖層和3D地形,顯示真實的板塊狀態及介紹地形特色2.自製臺灣地圖
點閱數469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21-01-07
校園安全問題--校園危險角落及安全行動-資源代表圖
本教學影片的主題是「校園危險角落及安全維護」,屬於國小社會領域核心概念「校園安全」之下的概念。對應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社會領域】:rn6-2-2 舉例說明兒童權(包含學習權、隱私權及身體自主 等)與自己的關係,並知道維護自己的權利。rn6-2-4 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族群、階層等)文化與其他生命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rn本影片的學習目標包括:認知方面~能分辨校園環境中的危險角落、能描述校園危險角落可能會發生的安全問題;技能方面~能說明校園危險角落可行的安全行動;情意方面~能主動觀察校園危險角落並採取安全的行動。rn影片以教師提問:「小朋友,校園裡面有沒有比較危險的角落?」引起動機,接著介紹校園環境中的危險角落、校園危險角落可能會發生的安全問題、可以採取哪些安全行動以避免發生問題,最後歸納學習重點。為了協助小朋友了解學習效果並維持學習動機,每個概念介紹完即銜接選擇題作為形成性評量,課程全部講解完還有總結性評量。最後,還有提醒與祝福,期待小朋友能融入校園生活、學以致用,以創造最大的學習效益。
觀看次數476
修改日期:201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