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41
DOC在地課程-布農族的藤編文化電子書-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布農族的藤編文化電子書
東東澎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海端數位機會中心位於臺東海端鄉崁頂社區,此社區的民眾,約有99%是布農族,看見部落技藝逐漸佚失,海端DOC與社區合作,從藤編的數位記錄開始,開辦數位影像、影音記錄與後製剪輯、圖文編排等課程,帶領部落民眾一起將之數位化,透過數位電子書的形式,使布農族手作藤編工藝能傳承、延續,也藉此網路行銷提升工藝的兢爭力。從余青山講師的聘用開始,針對背簍、圓框背簍、扁型背簍及篩藍、小型置物籃等基本資料蒐集、彙整到精簡介紹,與藤編製作步驟與過程,由影像紀錄、拍攝及後製修圖...等完成影像成果。 最後,數位典藏排版的工作,則邀約學員回到數位機會中心教室,將蒐集彙整過的藤編介紹文案,籐編製作步驟照片及影片,透過簡報軟體進行圖片、文字及影片的編排。
點閱數309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崙背DOC~鐵漢柔情-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崙背DOC~鐵漢柔情
崙背數位機會中心/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崙背數位機會中心為保存在地即將失傳的技藝,因此向教育部申請大專資訊志工協助幫忙拍攝崙背特有的技藝,這些技藝也許你我小時候曾經見過,也許你也曾未見過,崙背DOC有感此技藝獲許多年後,妳我也許只能從記憶中去回憶,因此特地在虎科大資工系資訊志工的幫助下,拍攝打鐵此即將失傳的技藝紀錄片~~
點閱數16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長治鄉繪本教材電子書-歡樂的達人-周文寬小丑王國展特輯-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長治鄉繪本教材電子書-歡樂的達人-周文寬小丑王國展特輯
東東澎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長治DOC開設「社區大小事-我的故事我來說」電子書製作,從主題風格的設定、版面尺寸選用,內容使用的文字、圖像、背景顏色和互動元件(例如影片或動畫)等,都是設計電子書的重要元素一環,這些都關於瀏覽者閱讀的舒適度。完成電子書內容後,使用線上Flip PDF軟體,選用不同的閱讀媒介,及調整細項如YouTube 影片、音樂、購物車及有趣的動態元素,讓電子書更為豐富趣味。最後,將完成作品匯上傳自己的伺器,提供給更多朋友瀏覽。長治是一個充滿故事性的鄉鎮,故事緣由來自於地方民眾生活型態繁衍而出,經時間經驗累積轉換成為在地特文化。長治鄉民眾客家族群居多約65%,客家人對於伯公(一般俗稱土地公)有特殊的情感,也是民眾心靈寄託之一。
點閱數25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布農族音樂(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布農族音樂(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布農族音樂pasibutbut注重團體間的合群內聚,個體之音色及音高,經與同群環環相扣終至交感共鳴,圓融成一體,是一套完全屬於布農族的音樂觀及音樂系統,為舉世特出之音樂表現。在昔日傳統布農族社會中,歌謠音樂配合著歲時祭儀、生命禮俗與農獵作息進行,是超自然界、自然界與人之間的溝通媒介,也是傳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因外來強勢文化的影響與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布農族傳統的生活型態及以小米為中心的歲時祭儀與生命禮俗皆深受動搖,連帶使歌謠音樂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而有生疏失傳之虞。文化部為保存並傳承這項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皆感驚訝的繁複多音性音樂,於99年指定布農族音樂pasibutbut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為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
點閱數314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施鎮洋)-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施鎮洋)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點閱數2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大樹DOC】在地文化導覽-古銅鳳纖紙創意製作-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大樹DOC】在地文化導覽-古銅鳳纖紙創意製作
大樹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大樹區九曲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在高雄市大樹區,最聞名的農作物就是鳳梨了,但大部分只是食用果肉而已,其他廢棄的鳳梨葉、鳳梨果皮卻是直接丟棄,十分可惜。一群熱愛大樹文化的大樹人,組成大樹在地文創團隊「樹荔鳳潮」,將鳳梨從頭到尾都利用到了,將鳳梨纖維抽出後,結合紙漿,再進行加工後,做成了獨一無二的鳳纖手抄紙。這不單只是一般的手抄紙,而是含有大樹在地濃厚感情的鳳纖紙。要開始製作鳳纖紙時,首先將鳳梨果肉刮除,再利用果汁機將纖維及果肉再次分離,裝進麻布袋之後用清水完全洗淨,將纖維加入紙漿,再利用模具製成手抄紙,成形後利用三和瓦窯的生肖瓦片模具慢慢的將拓印出來,就可以風乾了。風乾後刷上黑色及銅色顏料,就完成囉~在製作過程中,學員也不忘拿起手機紀錄製作過程,也在老師的教導之下,將這些紀錄製作成影片,希望藉由這些體驗記錄,能讓更多人瞭解大樹在地文化,體驗在地獨特的風俗民情。
點閱數255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傳統手工編織器皿」電子書-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傳統手工編織器皿」電子書
屏東牡丹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立牡丹國中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排灣族傳統手工編器繁多,主要用於日常生活層面,如炊具食品或貯藏搬運收納之用,台灣原原住民各族最常所見,僅用小刀即可將藤與竹編製而成的背簍、漁簍、藤包、頂籃、首飾盒等器物。
點閱數26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大甲媽祖遶境進香-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緣於清領時期,相傳當時大甲居民每隔12年便會前往福建湄州祖廟朝天閣進香,因規模不大、參與人數不多,且12年才舉行一次,並未引起注意。日治時期,臺海交通中斷,進香受阻,乃改往北港朝天宮進香;初期,參加人數約40人,其後隨著時序進展、政經發展與媒體效應,規模逐漸擴大,參與人員不再局限於大甲、大安、外埔和內埔(后里)的「大甲53庄」信眾,至1980年代人數已高達10餘萬人,成為全臺最知名的媽祖進香活動。其時,國內媒體大肆報導大甲媽祖前往北港「謁祖進香」或「大甲媽祖回娘家」之事,大甲鎮瀾宮認為此說易遭誤解為「大甲媽」是分靈自北港朝天宮,於是決議將「北港進香」改為「遶境進香」,將「刈火」改為「添火」,惟此舉卻引起雙方誤解。此時,新港奉天宮適時表明歡迎大甲媽祖到新港進香,加上1987年鎮瀾宮組團前往湄洲朝天閣迎回祖廟媽祖神像,隔年又前往港里天后祠迎回聖父母神像,於是自1988年起取消前往北港進香與刈火,轉往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
點閱數23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客家八音(鄭榮興)-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客家八音(鄭榮興)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客家八音」是最具客家色彩的純音樂藝術,其音樂風格、演出形式、音樂內容與樂器使用,隨著族群遷徙而融合各地傳統民間音樂,逐漸演變成一特殊的器樂曲種。「客家八音」是以鼓吹樂為基本形式的一種樂器合奏,即以鑼鼓樂為基礎加嗩吶類樂器為主。演奏內容分為「吹場樂」和「絃索樂」。「吹場樂」即鼓吹樂,主要用於廟會典禮和婚喪喜慶等禮俗等演出;「絃索樂」多用於北管戲以及純器樂演奏。 臺灣客家八音最常用於婚喪喜慶等場合,但台灣南部和北部在使用樂器和編制上有所不同。客家八音演奏的場合與民間的活動息息相關,舉凡廟會、宗教活動或生命禮俗皆需要它;另外它也與臺灣傳統北管戲密不可分。
點閱數3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閱讀我的故鄉-福興,福安村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閱讀我的故鄉-福興,福安村篇
車城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車城鄉公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介紹屏東車城福興村及福安村。
點閱數27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