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41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六國合縱玻璃彩繪屏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為一組八片木製屏風中的一件,主題為「六國合縱」。雖然合縱結果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但畫中六國人物並非敗亡之樣,而是表情和樂穿著喜慶,此幅作品或有團結一心、和平長存之意。整體來看,此組屏風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吉祥圖案,中段以三到五塊彩繪玻璃飾之。這些彩繪玻璃主題配置井然有序,中央六片彩繪將戰國時期楚、趙、魏、韓、燕、齊六國人物分配其中,較小的作品則有八仙人物、花卉、龍鳳等吉祥圖案,下端並繪有山水景色。畫作筆法純熟細膩,賦色鮮豔亮麗,為傳統民間工藝極佳之作。此單件作品除上下兩端為淺浮雕木刻外,中段為三片彩繪玻璃的組合。其中上下兩端面積較小,內容分別為八仙中的李鐵柺(攜有八寶中的葫蘆)及山水風景畫。而中間最大面積的玻璃畫為戰國時期六國合縱中的齊、趙兩國官將及隨從。
點閱數24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文轎-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文轎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神轎的形式作法與裝飾往往受到實體建築的影響,此神轎以重簷多坡屋頂,精細的燕尾飛脊裝飾雕刻,給人繁複華麗的印象。轎身多根雕刻細密的龍柱,及精緻的吊筒、裙板、神桌等,無一不仿造真實的寺廟建築,在在展現出當代宗教工藝的作工與特色。本作係彰化鹿港鴻揚神轎社之作品,負責人為陳面謨,是屬於具有轎頂及四面帷幕的文轎。
點閱數332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武轎-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武轎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武轎為不具轎頂之輦轎,是較為輕便簡單的神轎,本作品一反常態,不論是神椅、神桌或者是轎底,每個部位都雕刻了細密繁複的鏤空裝飾,尤其是以龍為題材者為多,神桌與神椅更是努力還原了實體的樣貌,而不是一般輦轎的簡單形式。所謂輦轎是由椅子兩側綑綁轎貫發展而成,是神轎中相對簡單的類型之一。本作創作人為陳面謨,係彰化鹿港鴻揚神轎社之負責人。
點閱數269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薦臺-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薦臺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木製薦臺,可以分為上蓋與底座,上蓋正面雕有刀馬人物,側面則為花鳥,底座正面刻有喜上梅梢雕刻。薦臺又稱為敬臺、薦盒,是做為供桌上擺放祭祀用酒杯、水杯之臺座。薦臺材質多樣,有錫器、漆器、木器、陶瓷等材質。其造型一般為簡單臺座,較講究者則會作成盒狀,平常杯子可收納盒內,祭祀時將上蓋取下,將底座置於其上,上置酒水杯,本藏品即屬此類。
點閱數28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畚箕-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畚箕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竹製畚箕,以竹片彎撓成U形骨架,中間部分則為竹編的器身,以竹篾與骨架連接,無耳。畚箕是臺灣最常見的承物工具,農事、工程等皆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不只隨處可見,用途也非常廣泛。畚箕最常見是以竹藤製作,承重又耐用,U形的器身,前方有開口,可用來掃入承裝物品。常見兩側或後端有做器耳,方便使力與搬運,也可連接繩索,用扁擔搬運。
點閱數25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量器-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量器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藏品為木製量器,以木板製成,器口與器底呈現四方形,器口中央有橫向提把,器身中間呈現突出鼓腹狀,器口、邊角與器身有多條金屬片固定,亦可見釘子加固。器身似有黑漆圓形圖案,但已經斑駁難以辨認,通體皆無裝飾,為著重實用之器。量器是傳統社會做為商販度量衡標準之用,除官府外,商會(商郊)、大型商號亦會製作自己的標準量器,以供公平交易之用。
點閱數2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思情綿綿-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思情綿綿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皮雕作者為葉發原先生,其擅以大自然與生命為題材,以「藝術根生於鄉土,創作來自於生活」為創作精神,使其作品充滿田園野趣及對鄉土的關愛。本件作品是以皮雕絲瓜為主體,作品中除了可見數個絲瓜之外,還有一朵黃花,使得作品充滿亮點。絲瓜是爬藤類植物,其藤攀附而上,綿延不絕,在文學作品中常被借喻為綿延的情感;取名思情綿綿,一方面是取其絲瓜的「絲」字與「思」同音,一方面也用瓜藤來比喻情感的延伸纏繞。
點閱數27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花梨木椅2-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花梨木椅2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藏品為黃花梨木椅組其中一只,黃花梨木即「降香黃檀」,主要產地在中國海南與越南,木質輕而堅實,不易變形開裂,又帶檀香,為珍貴的木料。本作品在形式上屬於南式官帽椅,南式官帽椅相傳起源於明末,與北式官帽椅不同,其椅背與扶手不做四出,多做軟圓角。本件官帽椅幾乎不施雕飾,椅背帶有彎曲曲線,形成方直中帶有微微圓潤的簡潔美感。明代後期因熱帶優質硬木流入中國,開始重視表現木頭的原始紋理,故而著重於流線典雅的線性之美,所發展出的明式家具與後來清代強調滿佈華麗木雕刻飾的美感追求截然不同。
點閱數2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花檯-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花檯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藏品為梢楠木花檯組其中一只,花檯又稱花几,主要是古代廳堂中的裝飾家具,主要用來置放花盆或花瓶,以增添空間的美感。梢楠木,又稱臺灣翠柏,是臺灣重要的針葉樹之一,木料紋理通直,材質細密,是建築與工藝的上等材料。本件作品造型簡單,主要的裝飾設計在正面檯腳的內側,以鏤空簡化夔龍紋為主體,形成ㄇ字形的雕刻,在上方兩個轉角處則有雲狀紋,中間則雕有靈芝草。
點閱數26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茄苳入石柳方凳-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茄苳入石柳方凳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茄苳入石柳方凳,形式上是以深色的茄苳木作為主要材料,其他部位基本上少做裝飾,但在椅面下方則做束腰,束腰下方的的裙板則做出茄苳入石柳的異木鑲嵌裝飾,透過淺色的石柳木片與深色的茄苳底板,不同木材的鑲嵌達成色彩與材質對比的視覺效果。在裝飾主題上,是以梅花與兩隻雀鳥為題材,雀鳥在梅枝上跳躍互動的圖像象徵了喜上梅梢的意涵。
點閱數24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