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13
DOC在地課程-泰雅傳統器樂竹管琴製作-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泰雅傳統器樂竹管琴製作
竹苗數位機會中心/財團法人明基基金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記錄從採竹到完成泰雅傳統器樂竹管琴製作的過程。
點閱數289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百工系列-1-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百工系列-1
教育雲_教育媒體影音/教育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在悠長的歲月中閃閃發亮,在綿密的歷史裡勾勒生活。它是一生的志業,一輩子的堅持,人類最耀眼的財富,原來就在我們自己的身上,努力、堅持,這份執著,讓先人的智慧與傳統工藝、文化藝術,得以穿越時空,如實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並且代代相傳。無論環境如何波動、時光怎麼造成影響,始終不忘初衷;讓先人的智慧與傳統工藝、文化藝術,得以穿越時空,如實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並且代代相傳。在古老厚實的基石上精益求精,找尋新的可能,讓技藝在歲月中更顯洗鍊。
點閱數24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28
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植物-資源代表圖
web 外國輸入中國的物品 - 植物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葡萄:本作蒲陶或蒲桃,乃為希臘語之譯音。漢時為大宛的特產,《漢書?西域傳》記載大宛人以葡萄釀酒,富有人家所藏之酒,至多有過萬石者,具說存放數十年也不會壞,喝酒之風興盛。康居、大月氏、罽賓等地區也盛產葡萄。苜宿:產於大宛,是大宛馬匹的飼料;可能與大宛馬同時輸入我國。《史記?大宛列傳》提到,漢武帝在「離宮別關旁盡種葡萄、苜蓿極望」。石榴:是漢代著名瓜果之一,產地之說法有二:其一為安息,其二則為安(今烏茲別克布哈拉)、石(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二國,故又稱安石榴。石榴花紅艷似火,其子晶瑩剔透,漢武帝曾下令在長安城廣為種植。石榴果實除了可以食用解渴外,更可造酒、入藥、殺蟲治病,廣受中原人士喜愛。胡桃即核桃,來自波斯。《博物志》中記載:「張騫使西域還,得胡桃」。胡桃肉可食也可榨油,中國各地普遍引種。 胡豆,包括蠶豆和豌豆,從波斯和中亞傳入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石虎因避諱胡字而改名為國豆。胡瓜,即黃瓜,是外來蔬菜中最有名者。原產地在埃及,後傳入西亞、西域,天山之北的烏孫漠南的匈奴引種,在西漢時中國內地普遍食用。其他:在漢代傳入的植物還有產於印度、罽賓的紅蘭花,來自大宛的酒杯藤、胡麻(即芝麻)。唐代時傳入的蔬菜,有來自於波斯與尼婆羅的波菜,還有歐洲的甘藍菜。
點閱數37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v5689國小社會 臺灣的國家公園-資源代表圖
video v5689國小社會 臺灣的國家公園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國小社會 臺灣的國家公園
觀看次數931
修改日期:2019-12-08
文化保存-新竹市鐵道藝術村-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新竹市鐵道藝術村
新竹市文化局/新竹市文化局國小5-6年級
新竹市鐵道藝術村位於台鐵新竹站旁,原為日治時期昭和十六年(1941年)興建的老倉庫,當時用作鐵路貨物儲存。隨著鐵路運輸業務減少,倉庫經歷閒置並一度作為民間補習班使用。隨著鐵道藝術網絡計畫的啟動,這些閒置的倉庫被重新開發為藝術創作與展示空間,並成為新時代的文化地標。倉庫空間寬敞,提供大展場、小賣店、駐村工作室等設施,是結合歷史記憶與現代藝術的理想場所。藝術村每年不定期舉辦展覽、講座、工作坊等活動,並提供親子閱覽區與獨特的追火車月台,讓訪客能近距離欣賞火車的動感與音響。
點閱數6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傳統技藝-茄苳入石柳方凳2-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茄苳入石柳方凳2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為茄苳入石柳方凳組其中一只,形式上是以深色的茄苳木作為主要材料,其他部位基本上少做裝飾,但在椅面下方則做束腰,束腰下方的的裙板則做出茄苳入石柳的異木鑲嵌裝飾,透過淺色的石柳木片與深色的茄苳底板,不同木材的鑲嵌達成色彩與材質對比的視覺效果。在裝飾主題上,是以梅花與兩隻雀鳥為題材,雀鳥在梅枝上跳躍互動的圖像象徵喜上梅梢的意涵。
點閱數2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認識潮州地名-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潮州地名
林義明/潮和國小國小1-6年級
透過訪查了解潮州地名由來
點閱數508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09-12-01
羅馬皇帝的誕生-資源代表圖
web 羅馬皇帝的誕生
黃巧蘭/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共和時代晚期羅馬國內因爭奪政權和建立軍事獨裁進行內戰,雖然在西元前60年龐培、克蘇拉及凱撒結成所謂的「前三頭聯盟」,但隨後又進入內戰,龐培於西元前48年在法勒沙【Pharsalus】 戰敗而逃往埃及,不久即遭暗殺。此後龐培的繼承人雖仍繼續與凱撒爭鬥,直至西元前45年凱撒的權力已達顛峰。接下來的凱撒著手進行很多頗有成效的改革,奠定往後帝國建立的基礎,但在西元前44年凱撒遭到暗殺身亡,羅馬再度陷入混亂世界。西元前43年與凱撒有密切關係的三人:密友安東尼、騎兵長官雷必達及凱撒的養子屋大維形成後三頭時代,經過一連串的政治鬥爭及內戰,屋大維取得最後的勝利。勝利後的屋大維鑑於先前凱撒遭暗殺的前車之鑑,屋大維在集權過程中相當小心,表面上尊重共和,自稱「第一公民【Princeps】,目的在避免「國王」或「獨裁」等令羅馬人厭惡的頭銜。西元前27年屋大維接受元老院所授予的「奧古斯都」【Augustus】(具有神聖、偉大之意)的尊號,集政治、司法、宗教及軍事最高首長等大權於一身,實際上已成為羅馬皇帝。
點閱數18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6-03
漳泉小吃-資源代表圖
web 漳泉小吃
林鴻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漳泉小吃」大概是臺灣人最為熟悉的,許多臺灣人的祖籍就是漳、泉二地,現在臺灣的小吃也深深受此影響。「米粉」就是福州的特產之一,把米磨漿瀝乾後壓成細條狀風乾,比現在的新竹米粉要粗上許多。「新竹米粉」則是源自福建惠安,據傳可上朔至五胡亂華時期,北方漢人南遷後,由於缺少麵粉,所以便用米粉替代製麵,結果製出了米粉的原型「米條」。「惠安米粉」在傳至新竹後,因為新竹風的大助力,讓米粉更加美味可口,新竹米粉便成了享譽全臺的小吃之一。「漳州蠔仔煎」是相當有特色的小吃,蠔仔煎是福建沿海地區皆有的小吃,製法也大同小異。漳州的特色在由牡蠣、蒜苗、蕃薯粉漿、鴨蛋一同攪拌後下鍋煎製,與臺灣現在用小白菜取代蒜苗,材料是分次下鍋煎的方式有所不同,反較接近「蚵嗲」的做法,不過是攤平下鍋煎。佐以甜辣醬與蘿蔔酸菜,以去油解膩。
點閱數38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7
DOC在地課程-823懷舊照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823懷舊照片
北桃金輔導團/北桃金數位機會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以李水萍的故事和823懷舊照片回顧歷史。
點閱數1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