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13
毒步志學-資源代表圖
web 毒步志學
朱柏寰/縣立文蘭國小國小3-6年級
1. 本課程主要讓學生認識常見的有毒植物,並且能熟悉校內的有毒植物,著重於辨識及建立基本的安全概念,因此,課程設計上不特別強調植物本身的性狀研究。2. 經由不同活動方式,讓學生一再重覆接觸有毒植物,主在提高學生對該類植物的熟悉度,提高辨識的能力與學習效果。
點閱數15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文化保存-南管戲曲(林吳素霞)-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南管戲曲(林吳素霞)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南管戲源於11 世紀的南戲,為古老的劇種。以演員的組成言之,因曾由未成年的小孩演出,故閩南地區也稱「囝仔班」或「囝仔戲」,由於該劇種腳色, 保存宋代南戲「生、旦、淨、末、丑、外、貼」的傳統,也稱「七腳戲」。而職業團體之間則因該劇種的源流,也自稱為「梨園戲」,以突顯其古老的歷史與格調。南管戲的表演包括演唱與身段,演唱部分唱腔的幽雅與古樸,成為其中有聲必歌的重要組成;身段動作套式多種,舉手投足皆細膩,部分且有如同傀儡戲以懸絲操弄的古劇。唱腔與科介身段的獨特性,形塑南管戲曲的典雅能媲美於崑曲,而其質樸的特徵,則甚且古老於崑劇。相較於歌子戲或布袋戲,南管戲為相對隱性的傳統戲曲,表演人才較稀少,更難有學習的機會。
點閱數21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傳統中國的華夷觀念-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中國的華夷觀念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傳統中國是一個強調文化觀的的民族,華夷之分是以文化或生活方式為界線,並非以血統來區隔。秦漢之後,中國逐漸形成統一的龐大帝國,和境外各民族的聯繫逐漸密切。漢武帝時,為了打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主動與西域諸國結交,從此東西絲路交通大開後,貿易往來絡繹不絕,漢人開始認識了一個新的世界,知道中國以外尚有不同文化的國家,在遙遠的西方也有一個龐大的羅馬帝國,並以「其人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不僅將其對等看待,且表敬慕之意。魏晉南北朝時,東西貿易的往來依舊不衰,佛教的弘揚尤稱盛事。隋唐帝國時代,東西文化交流更加興盛,隋煬帝曾親幸突厥可汗帳中,積極引致西域貢使、胡商。唐太宗對於外族更是一視同仁,嘗云:「夷狄亦人耳,與中夏不殊,以德治之,則可使為一家。」,並接受四夷君長所上的「天可汗」尊號,成為東亞國際盟主。中國人對於異族的看法出現明顯的轉變,是從宋代開始。由於北宋長期處在外敵的威脅之下,思想於是強調夷夏之防,對外措施趨於消極保守。明清時代,在西方歷經大航海時代、宗教革命、啟蒙時代、工業革命劇烈變化後,中國對於中國以外的世界的認識更加自大無知,顯現出一股狹隘的漢族至上意識。
點閱數436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6-02
城鄉交流-資源代表圖
web 城鄉交流
陳健平/市立永平國小國小3-6年級
城鄉交流
點閱數276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11-11-23
<天空我的家 ─  看見泰安>-資源代表圖
video <天空我的家 ─ 看見泰安>
明基友達基金會/竹苗DOC輔導團隊國小5-6年級
【苗栗縣泰安DOC】2018 年,竹苗 DOC 空拍課程「天空我的家 ─ 看見泰安」,空拍機帶領學員以另一種角度看家園,激盪不一樣的影像創作觀點。在鳥兒飛翔的高度,「看見」家鄉不同的地貌、景致、人情之美。新埔鎮的繁榮「三街」中正路、和平街、成功街,老新埔人的回憶「六巷」大水巷、花燈巷、逃學巷、漫畫巷、遊戲巷、燕子巷,「九宗祠」涵蓋林、陳、劉(二家)、張、范、潘、朱、吳八個姓氏,既是後輩子孫精神凝聚之所,亦是新竹縣定古蹟之處。跟著空拍機,我們從「三街六巷九宗祠」初識新埔的舊時今日。
觀看次數373
修改日期:2019-07-09
鎮東國小臺南古蹟巡禮導覽手冊-資源代表圖
web 鎮東國小臺南古蹟巡禮導覽手冊
吳秀綉/縣立鎮東國小國小4-6年級
本手冊配合五年級社會課程,設計臺南巿古蹟一日遊,臺南之古蹟全國之冠,藉由校外教學激起思古幽情。一條條古街、一座座寺廟、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在告訴我們先民的腳步、歷史的軌跡,這些都是最直接、最動人的歷史。量多質精的古蹟巡禮,豐富熱鬧的民俗活動,風格多變的近代建築,共同建構出臺南精采動人的面目。
點閱數740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12-10-09
進入藍色清真寺-資源代表圖
web 進入藍色清真寺
林靖淑/縣立九芎國小國小3-5年級
介紹土耳其藍色清真寺
點閱數198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11-09-28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施鎮洋)-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施鎮洋)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點閱數22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社頂的孩子》羅妹號事件紀錄片!(屏東縣政府2021年出品)-資源代表圖
社頂是屏東縣恆春排灣族的一個部落,紀錄片《社頂的孩子》表達在社頂自古流傳的故事,關於美國人與臺灣原住民的「羅妹號事件」、還有後續日本人侵臺引發的「牡丹社事件」,透過當地原住民族人後裔和長期研究臺灣歷史的學者,試圖探討在這屏東恆春的沙灘上曾經發生的故事。
點閱數17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貳師泉、懸泉置-資源代表圖
web 貳師泉、懸泉置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貳師泉又名懸泉,俗稱吊吊水。傳說在西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貳師將軍李廣利西征大宛,來到安西、敦煌間這片戈壁沙漠中,士卒斷水,焦渴難忍。李廣利面對石山峭壁長嘆,舉劍向一處山壁刺去,一股清泉頓時從石壁上噴湧而出,救了全軍性命,後人就將此泉稱為貳師泉;直至今日,仍有涓涓細流從石縫中滲出。西漢政府在懸泉谷口西側,設懸泉置。「置」就是以四匹上等馬駕駛傳車傳遞文書的郵站。西元1990年,考古學家在此發掘出漢簡一萬八千餘枚、西漢麻質紙和數千件貨幣等珍貴文物,堪稱一座古代郵傳、文書制度的博物館。
點閱數97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