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13
傳統技藝-神明衣(小)-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神明衣(小)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神明衣主體為朱紅地織錦,領口有一對朱紅色劍帶,正面及側面鋪上成形的棉花加以塑形,再縫上二十條金蔥線布間雜二條綠蔥線疊加式繡法呈現龍的鱗片,縫製立體高聳的龍形為構圖的主體輪廓,以跳紗及高繡技法呈現立體感及彎曲度。背面中央主要紋樣為三層寶塔,塔簷縫有十個分別成列的銀色棉線盤旋而成的盤金繡螺旋蚊吊飾,上簷二個,中、下簷各四個,中、下簷之下,分別各有兩個以孔雀藍絲線搭配玫瑰紅、黃色綁束製成的穗狀流蘇吊飾,留白處則縫有十六條、四條、二條金蔥線呈現平面龍身及龍的四肢,並黏貼大小圓形青色亮片為裝飾。神明衣下襬為孔雀藍地織錦,採朱紅、金黃及黑色絲線(龍身)、杏仁白絲線(龍鰭)、以平針技法繡出平面雙龍,龍頭位於前方二側下襬處。
點閱數2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傳統技藝-奮力一搏-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奮力一搏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件皮雕作品作者為段安國先生,其擅以細膩的手法表現庶民生活的情景,創作多以懷舊的場景呈現,加上對於人物的刻劃生動。本件作品的場景即是早年臺灣社會常見的烤香腸攤車景象—「賭香腸」;這是一種以骰子為賭具,香腸為賭注的遊戲。作品中,自行車後座上放置了簡單的掛架與火爐做為營業的工具,其間老闆手持烤肉夾,一面注意烤爐上的香腸,一面看著擲骰子的碗,而客人正手擲骰子,準備奮力一搏。這件作品對於人物的動作描繪入微,充分表現了早年臺灣常民生活的情景。
點閱數26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7
文化保存-新竹市影像博物館-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新竹市文化局/新竹市文化局國小5-6年級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前身為1933年開幕的有樂館,為全臺首座設有冷卻設備的歐化劇場,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格,展現日本國力之公有建築。戰後改名為國民大戲院,不僅放映電影,更成為舉辦音樂會與徵兵活動的重要場所,見證新竹市民的集體生活記憶。1990年代因營運虧損停業,後經文建會補助與地方民眾支持,展開改建工程,保留建築外觀並賦予新生命。改建後的影像博物館分為表演劇場與靜態展示空間,設有可變動座椅、電影放映室與影像資料查詢區,並典藏包括梁山伯與祝英台、竹劍少年等579部珍貴影片。
點閱數6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馬祖擺暝-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馬祖擺暝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馬祖擺暝」傳承自原鄉福州民俗,於農漁淡季的農曆正月上旬至2月初舉行,整個馬祖四鄉五島70餘座廟宇各依其舊有例祭日 各自辦理擺暝祭祀藉擺暝迎神祈安與調劑生活並凝聚宗族、村民、信徒之團結力量;每年擺暝期間,移居桃園八德、新北永和的眾多旅臺馬祖人多會返鄉參與擺暝祭典蔚為一俗。
點閱數14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相見馨牡丹電子書-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相見馨牡丹電子書
屏東牡丹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立牡丹國中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每年七、八月東源、牡丹等部落區域到處開滿野薑花,面積達53.6公頃,形成野薑花海,增添本鄉景點,每回開花期間總能吸引遊客前來駐足本鄉遊玩,在如此美景之下,牡丹鄉辦理「相見馨牡丹-野薑花季系列活動」
點閱數15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枋山故事電子書-楓港-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枋山故事電子書-楓港
枋山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枋山鄉楓港社區發展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雖然木炭產業已慢慢的沒落,但深深覺得到木炭產業長久以來,伴隨著上一輩胼手胝足的辛酸過程,及生活上的種種,如生火、做飯、取暖、除臭、水質過濾、燒烤生意等等,皆是長輩們生活的智慧與不可磨滅的記憶。楓港地區年輕時在山上筏木燒木炭之工匠,如今幾乎都已經邁入80歲大關,很多長者亦隨著無情的歲月慢慢凋零。如不將此打造木炭窯之技術加以傳承,將面臨失傳。這是社區莫大之損失,年輕之下一代將再也看不到木炭窯。
點閱數21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NO.5 泰雅族音樂專輯《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NO.5 泰雅族音樂專輯《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
五峰數位機會中心/新竹縣五峰鄉泰雅族生活文化協進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遇見桃山國小音樂專輯發表記者會:臺灣進行曲微計畫066【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專輯CD獲得第24屆(2013)傳藝類金曲獎,入圍項目為原住民族傳統音樂的最佳傳統歌樂專輯獎以及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 】。桃山國小合唱團,2012年音樂專輯《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記者會,以小小合唱傳誦泰雅千年文化,專輯《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共21首,記者會中共唱四首,為保持最純真原貌,一機一鏡到底,中間沒有剪輯。這四首歌分別為:第01首:你從哪裡來?0:14第03首:來遵循祖先的遺訓 2:36第17首:幻化成鷹 5:20 第13首:牽手歌 9:31新竹縣五峰鄉桃山國小合唱團,向來是國內合唱比賽的常勝軍,101年雙十國慶,與聲樂家陳明虔、林玲慧一同領唱國歌,天籟合聲成為今年國家生日慶典的矚目焦點。2012年七月,明基友達基金會協助桃山國小合唱團錄製音樂專輯《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兩點於新竹縣政府舉行發表會,新竹縣長邱鏡淳、教育部電算中心何榮桂主任,以及縣內學校的校長們共襄盛舉。明基友達基金會參與教育部「偏鄉數位關懷推動計畫」,今年已經邁入第五年,輔導竹苗地區二十一個數位機會中心,從教育、文化、產業、社會關懷面向切入,輔導每個社區透過數位學習發展地方特色。五峰數位機會中心位於新竹縣五峰鄉桃山國小,明基友達基金會將特色工作延伸至泰雅音樂專輯製作、文化影像紀錄,協助桃山國小獨立發行《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專輯。專輯收錄了錢玉章主任 (也是五峰數位機會中心承辦人)、合唱團指導老師蘇美娟多年用心蒐集整理的泰雅古調,包括桃山部落童謠、泰雅民謠、泰雅古調、泰雅聖詩等,二十一首動聽的歌曲,透過《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專輯,保留祖先流傳的古老歌曲。桃山國小校長陳聖源表示,成軍40年的桃山國小合唱團,厚植泰雅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特色,聞名海內外,多次榮獲全國、新竹縣的音樂比賽、鄉土歌謠比賽特優、優等的佳績。96年發行第一張音樂專輯《桃山小學的夏天音樂課》獲得「第18屆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99年再度與法國聲音藝術家Yannick Dauby、台灣視覺藝術家蔡宛璇合作,發表《聽見桃山》專輯,亦深獲各界好評。明基友達基金會執行「竹苗地區數位機會中心輔導計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DOC),今年已進入第六年,《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音樂專輯是去年DOC特色工作的成果。由「五峰數位機會中心」 (設於桃山國小) 統籌協調,明基友達基金會製作發行,過程中受到許多熱心人士協助。《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雖然是部落學校小合唱團的專輯,但仍期望在教育與文化傳承上盡一份心力,產生更多的迴響,桃山國小錢玉章主任 (也是「五峰數位機會中心)承辦人,入圍第24屆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 與合唱團指導老師蘇美娟,多年用心蒐集整理的泰雅古調,包括桃山部落童謠、泰雅民謠、泰雅古調、泰雅聖詩等21首動聽歌曲,透過《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音樂專輯,保留祖先流傳的古老歌曲,涵義深厚的詞曲成為桃山國小文化傳承的重要教材。明基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表示,明基友達基金會長期安排同仁與眷屬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也分配部份資源鼓勵原創文化,特別是原民文化的發揚,《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音樂專輯是我們的一點小小努力,終於可以進入專家的視野,算是意外的收穫。《霞喀羅精靈的秘密語》專輯的發行收益,全數作為桃山國小音樂教育基金,播灑五峰鄉的音樂種子,讓泰雅原鄉的天籟美聲,如日月映照守護的霞喀羅溪水,永遠美麗的傳唱讚誦。
點閱數17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惠來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惠來遺址
文化部/文化部國小5-6年級
惠來遺址位於臺中市南屯區,是中部地區考古史上的重要發現。遺址涵蓋牛罵頭與番仔園兩大史前文化層,出土文物包括大坌坑式繩紋陶、營埔文化遺物、三連杯、陶紡輪、石錛與半月形石刀等。其中一件蛇紋岩石錛,證明當時西部與東部已有交流。遺址保存良好,墓葬與柱洞等遺構揭示先民聚落佈局與生活方式,對臺灣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與古生態研究具高度價值。遺址中的剝取界牆基地提供珍貴環境與文化資訊,是了解臺中盆地史前生活的重要線索。自2006年列入西大墩有約古蹟導覽路線以來,惠來遺址推動本土教育成效卓著,現以小來公園形式保存,設有展示棚架與人骨、獸骨、柱洞等模型,兼具文化資產保存與教育推廣功能。
點閱數11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第三章:關於眷舍|沙灣拾夢|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修復再利用工程紀錄片-資源代表圖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所包含的兩棟建物,其中113號官眷舍已全部倒塌,現場只留有原有建築之基礎部分以及原建築物服務空間之地坪、牆面、煙囪殘跡與塵芥箱。111號校官眷舍則處於嚴重漏水、局部傾塌之狀態。除了西側與南側大致上看得出原有形貌外,北側與東側因後期之增改建較難判斷出原有之形貌。在室內部分,地板與天花板已多處塌陷,隔間牆多處破損,甚至有木柱被鋸斷疑似遭到竊取,整體而言劣化情況相當嚴重。經多次討論後決議,僅針對111號校官眷舍以及再利用必要設施進行修復,113號校官眷舍以殘跡保存、清理方式進行修復。 修復內容主要包含「假設」、「拆除」、「基礎」、「牆體」、「地坪」、「屋頂」、「小木」、「蟲蟻防治」與「景觀」等工程。基礎工程主要施作項目為布基礎(裂縫修補、清洗整修)、磚束(新作、檢修)、犬走(整修)、排水溝(整修)、磚造洗石子階梯(檢修、新作)、通氣口(檢修、新作)、基礎地坪(新作)。其中現況磚束大部份狀況良好,僅有少數斷裂,以現況磚束修復為主。牆體原為小舞壁,經後期使用部份改為裝修木板牆,將牆體構造改為「筋違補強」,亦即木槢牆之作法,室外牆維持雨淋板形貌。 地坪設計主要包含企口木地板與鶯張地板(鶯張り)。其中鶯張地板為日式建築常見之木地板安裝方式,通常設於緣側處,特色在於經踩踏地板會發出如鳥鳴般之悅耳聲,修復工程同樣以此設計修復。屋架因長年漏水導致腐朽與白蟻侵蝕問題嚴重,故以全面落架方式進行修復。屋面瓦作以還原燒文化瓦修復,並搭配部分舊瓦留用。小木工程則包含硝子門、障子門、緣側玻璃窗、襖門、板戶、欄間、竿緣天花、玄關櫃、洗手臺、簷口天花、木製出回風口等。修復工程已於民國109年(2020)1月竣工。完工後,不定期規劃了展覽、書店快閃搭配講座、導覽、走讀等活動,並開放民眾參觀,讓大家能夠一同感受古蹟華麗變身的新樣貌。
點閱數2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遶境)起因於清領末期的瘟疫,為消弭傳染病而有王醮之啟動,藉由迎送代天巡狩以祈求香境平安;其後,結合廟宇重修建而而舉行「慶成祈安王醮」,皆以五朝為期,形成南關線「慶成式五朝王醮」之醮型特色。三大廟舉行王醮期程,時間皆間隔12年(或以上),其中關廟山西宮最為穩定,戰後固定12年於「戌」年舉行;有稽可查者,詳為:歸仁仁壽宮—1909、1961、1977、1995、2015,保西代天府—1925、1969、1981、1999、2017,關廟山西宮—1913、1958、1970、1982、1994、2006、2018。2015年至2018年的4年間,三大廟接續辦理「慶成五朝王醮」,密集的連動舉行,備受關注,區域型的信仰文化多方顯現,而有了較佳的能見度。
點閱數16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