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58
DOC在地課程-客家藍染「鍾林工作室」-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客家藍染「鍾林工作室」
萬巒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萬巒鄉公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藍染、臺灣花布都是人們對於客家的印象,客家藍衫,則是客家人就地取材周邊的植物染料來染成藍衫,不同的植物即有不同的顏色,採植物的根、莖、花、葉、果實、果皮、幹材等做為染材,取其汁液利用不同的水溫製作成染液,將布染成各式圖樣及花色,藍染工藝過程工序繁瑣,成品令人驚艷。在屏東萬巒鄉的鍾林工作室,便是以藍染、植物染、纖維編織、服飾製作為主,負責人林木影女士則為客家媳婦,在每一件作品當中,都會融入客家元素。對於植物染的熱愛,她多次研習藍靛染藝及植物染藝,也將所擁有的技能傾囊相授,將生活工藝化;工藝生活化,使藍染成為時尚優雅的象徵。
點閱數20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蓬萊仙島的寶藏 - 臺灣的稻米-資源代表圖
web 蓬萊仙島的寶藏 - 臺灣的稻米
張志仁/賢北國小國小3-6年級
稻米是臺灣最主要的農作物,具有安定農村經濟,確保糧食安全和涵養水源的功能。同時米食與國人的關係密切,更是臺灣傳統文化重要的一環。 有一句俗話「人是鐵,飯是鋼」,道盡了米飯營養和強身的價值。本書以國產良質米為主軸,透過圖文精美、互動的電子書內容,呈現米食營養與健康的正確觀念,以及米飯為主食的均衡營養膳食習慣,加強小朋友對國產良質米的認知與喜愛,激發其「愛鄉、愛土、愛咱農產品」情懷,落實米食教育往下紮根。
點閱數1046
下載數37
修改日期:2022-02-14
社會領域教學活動設計-資源代表圖
web 社會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陳正芳/市立民安國小國小5-6年級
社會領域教學活動設計-六上生產活動面面觀
點閱數522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21-01-04
最佳自我形象-資源代表圖
web 最佳自我形象
馬筱筠/縣立錦興國小國小2-6年級
以書面的方式進行自我介紹
點閱數2124
下載數250
修改日期:2010-12-28
再造歷史現場-赤崁署光再現~成功國小製-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赤崁署光再現~成功國小製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成功國小依循歷史尋根足跡,以國定古蹟赤崁樓為主軸,結合新興數位科技,推廣特色課程「賞古.玩今.遊赤崁」計畫。在學校組織、家長、教師、學生與社區資源交互合作下,運用空間環境優勢,發展赤崁文化特色學校,連結有趣、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藉此達到空間活化再利用與學校社區化的目標,打破校園藩籬,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學習。 課程研發由學校老師自行設計,期間由授課教師透過請問專家耆老、現地考察,再配合學校所安排的各項師資解說課程,編輯了與孩子息息相關且適切的教材。這套教材結合了原有校本赤崁樓解說活動,擴展到大西門解說課程,發展出四條解說教學課程,包含「赤崁東街走讀趣」、「米街慢慢走」、「尋找府城靈鷲的故事」與「赤崁樓解說課程」。課程教學由老師們進行實地的探究,配合專業解說員及課程設計者擔任講師幫學校每位師長說明及分享,最後於課堂中將知識層面的教材轉化成有趣的故事教導孩子,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各項在地的歷史、文化、傳統、藝術,進而加厚自己的歷史版圖。另外,為活化課程、增加課程的趣味,將課程轉化四條的走讀路線,並且找尋在地的手繪老師,協助老師畫製各課程的主要圖樣,讓整體的課程增添真實且豐富的內容。
點閱數2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尊重人權從欣賞不同開始-資源代表圖
web 尊重人權從欣賞不同開始
詹念峰/縣立梗枋國小國小6年級
本課重點在引導孩子們察覺尊重每個人的不同,能理解人權的內涵,涵蓋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族群、階級等)文化與其他生命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讓孩子們從瞭解人權發展過程中,前人付出的代價與努力奮鬥的成就,進一步能一起為世界的美好盡一份心力。社會領域特別重視情意,為達成學生知行合一的教學理想,重視學生實踐的態度是社會領域重要的一環,特別讓孩子們理解社會行動的重要。
點閱數1016
下載數67
修改日期:2019-02-18
義和團事件後中國對基督教態度的轉變-資源代表圖
web 義和團事件後中國對基督教態度的轉變
林淑鈴/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義和團(原名義和拳),是民間練拳風氣加上鄉團和秘密宗教的組織。興起於1887年(光緒13年)山東冠縣教案,因教民拆毀玉皇廟改建教堂,發生群眾襲擊教士、教民事件。此後在官方的縱容之下,勢力日大。1897年(光緒23年),山東民眾攻擊德國教堂,德國趁機進占膠洲灣,築路開礦,山東仇外情緒高漲。1899年(光緒25年),毓賢繼任山東巡撫,篤信義和團神力,可抵禦洋人,故義和團氣焰愈高,到處焚毀教堂、殺教民,致愈演愈烈。經外國公使一再抗議,清廷改派袁世凱前往鎮壓,義和團無法在山東立足,乃向天津、北京進發。1900年義和團在慈禧太后的縱容下,圍攻使館、殺教士,遂有八國聯軍之役,北京淪陷。最後清廷求和,簽訂「辛丑條約」,才告落幕。這一次事變中,義和團民焚毀教堂,屠殺教民,使得京師大亂。京城內外所燒毀的西人住宅共計有三十四所,教堂十八所,男學堂十二所,女學堂十一所,傳道學堂四所,施藥局十二所,醫院八所,印刷處三所,盲人學堂一所。基督教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也使他們反思在中國傳教的經驗教訓,開始注意約束教士、教民,盡可能的尊重中國的風俗禮儀。事後,洋教處境大為改善,一方面清廷態度丕便。由仇外改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宣佈實行新政。另一方面,中國人對傳統迷信、巫術已無信心,對於教會在中國的教育、醫療等事業也有好感。此外,在庚子新政時期,報刊的宣傳使得中國民眾對基督教有更多的了解,也多少幫助清廷調整對教會的政策。
點閱數639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6
挖土機年年作響-資源代表圖
web 挖土機年年作響
陳錦堂/縣立南門國小國小4-6年級
閱讀指導教案(書名:挖土機年年作響)
點閱數1559
下載數111
修改日期:2010-12-28
再造歷史現場-大溪遊戲小學堂 1—2起厝養成班-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大溪遊戲小學堂 1—2起厝養成班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以「傳世」為理念,透過「李騰芳古宅」與「大溪風土故事」兩大主題,於古蹟內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遊戲與五感體驗,讓親子共遊共學,鼓勵孩童親近文化資產與大溪鄉土,透過玩樂,激發對古宅之興趣與知識學習,傳承人文價值。 本案規劃古宅生活趣、起厝養成班兩種主題學習方案,並以兩種主題季節設計與辧理活動,合計執行10場次,包含結合中興國小1—4年級、自學班校外教學的「小學生趣大溪」,和結合月眉休閒農業園區規劃月眉一日小旅行的「兒童節一起來大溪玩」。目前仍持續辦理本活動,於每月第四個週六舉辦,帶領大小朋友一同到李騰芳古宅學習體驗學習,認識古宅的建築與生活。
點閱數20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村莊的守護神─伯公(中文版)-資源代表圖
ebook 村莊的守護神─伯公(中文版)
屏東縣政府/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流經屏東內埔與竹田兩地的母親河—龍頸溪,長年孕育沿岸定居的客家族群,潺潺溪水彷彿它的呢喃,訴說年代的故事;伯公,亦即大眾所孰悉的土地公,祂親切,如同守護居民的長輩;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燒字紙,即為重視讀書的客家族群,透過焚燒寫字的紙張,將心意傳達給神明,以保佑考運昌隆,功成名就。透過龍頸溪雙語繪本的傳遞,讓更多人認識與親近客家文化,達到文化留存與文化推廣的意義。
點閱數12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