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97
看見社會EP12:來自雲林元長的神力女超人!【雲林元長】-資源代表圖
在雲林元長,傳統技藝結合現代精神,「神力女超人」以堅韌意志守護家鄉文化。不僅展現女性力量,更啟發如何在困境中堅持初衷,讓傳統走向未來。快來見證她的文化傳承之路。
觀看次數56
修改日期:2024-11-22
看見社會EP14:永不止息!百年鹿港經典糕點【彰化鹿港】-資源代表圖
鹿港的糕點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段歷史。透過老店的百年傳承,我們將走訪製作背後的故事,感受代代相傳的職人精神與地方風味的珍貴。這集帶你細細品味甜點中的文化記憶。
觀看次數59
修改日期:2024-11-22
看見社會EP13:高雄大探索!不在外太空的「哈瑪星」【高雄哈瑪星】-資源代表圖
位於高雄的哈瑪星,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記憶。從昔日的繁榮鐵道時代到現代的創意轉型,這片土地不斷述說著城市的故事。這集將帶你穿越時空,感受哈瑪星的獨特風貌與人文情懷。
觀看次數64
修改日期:2024-11-22
看見社會EP5:自然農法──新北五股竹筍專家【新北五股】-資源代表圖
新北五股有一群致力於自然農法的竹筍種植專家,他們在土地上耕耘,用傳統與創新的方法打造健康、環保的美味竹筍。從田間到餐桌,這集將揭示竹筍產業的秘密與永續農業的未來發展。
觀看次數70
修改日期:2024-11-22
看見社會EP11:信仰的力量!臺南大社玄武傳奇【臺南大社】-資源代表圖
走進臺南大社,體驗玄武信仰的深厚魅力。透過百年來的廟宇傳承與盛大的祭典活動,揭開玄武信仰如何融入在地文化,成為社區生活的核心。這集將帶你深入探索臺灣宗教文化中獨特的精神象徵與歷史故事。
觀看次數70
修改日期:2024-11-22
家鄉風情畫 (觸屏教學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家鄉風情畫 (觸屏教學教案)
劉怡君/市立中興國小國小3-4年級
如何介紹我們的家鄉呢?我們生活的家鄉有多樣的地形、氣候,形成不同的建築與老街以及作物。透過介紹家鄉的特產,進一步了解家鄉。
點閱數236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4-11-21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鳩之澤溫泉煮蛋槽-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鳩之澤溫泉煮蛋槽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鳩之澤溫泉位於宜蘭縣太平山。這裡的溫泉水質清澈,富含多種礦物質,對於舒緩疲勞有良好的效果。除了泡湯,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體驗活動——煮蛋槽。煮蛋槽是一個利用天然溫泉水進行食材烹煮的場所。遊客可以在這裡購買生雞蛋或玉米,將它們放入溫泉水中進行烹煮。通常煮蛋需要大約10至15分鐘的時間,煮好的溫泉蛋有著獨特的口感,蛋白滑嫩,蛋黃濃稠,十分美味。這樣的體驗不僅讓遊客感受溫泉的溫暖,還能親手製作出美味的食物,是鳩之澤溫泉的一大特色。
觀看次數86
修改日期:2024-11-19
【VR360數位走讀】新北市-碧潭風景區-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新北市-碧潭風景區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碧潭為臺灣昔日八大景之一,風景秀麗,位於捷運新店總站附近,交通甚為便利,為臺北都會區民眾假日旅遊休憩的好去處。新店溪流經碧潭出現曲流、岩壁及丘陵,碧潭因河岸寬廣,水色澄碧、平靜如潭而得其名,適宜划船、游泳、釣魚等活動,景致十分宜人。早年前考試院長孫科曾在潭西岸的懸崖巨石上題有「碧潭」二字,巨石頂上民間居民蓋有亭台,名為碧亭,將潭西山裝點綴地秀麗不凡。碧潭吊橋長約200公尺,建於西元1937年,橫跨碧潭之水上,佇立於碧潭兩岸,此有如長虹懸空跨越兩岸,成為本地主要特色標誌。站於橋上欣賞碧潭之美景,湖光山色、葉舟點點,把碧潭裝點得如詩如畫。
觀看次數84
修改日期:2024-11-19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蘇澳冷泉公園-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宜蘭縣-蘇澳冷泉公園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蘇澳冷泉的形成原因是由於宜蘭具備豐沛的雨量,和蘇澳當地厚實的石灰岩層地形而造成,和礁溪溫泉並稱為蘭陽平原深藏地下的兩個天然瑰寶。冷泉區位於蘇澳鎮北方,亦即蘇澳火車站正前方約三百公尺處的中原路和冷泉路一帶。早在西元1928年就被發現。蘇澳冷泉為低於攝氐22度的「低溫礦泉」,無色無臭,水質清澈透明,是可浴的碳酸泉,洗冷泉時,因水溫較人體溫度低,剛下池子會感覺比較寒冷,但浸泡不到五分鐘,便覺渾身發熱,且由於池底不斷冒出氣泡,彷彿浸泡在無糖的汽水裡,十分特別,冬夏不同季節到此泡冷泉,也各有其獨特的趣味。目前冷泉區內部設有男女露天大眾池和個人浴池,並有完善規劃的休閒公園可供遊憩。此外,由於冷泉水質清澈甘美且富含大量的二氧化碳,也可製成食品及飲料,蘇澳有名的「羊羹」和早期的「彈珠汽水」(俗稱納姆內),即是以冷泉調製而成,目前後者已不生產,但「羊羹」則依然是蘇澳冷泉代表性的特產。
觀看次數95
修改日期:2024-11-19
【VR360數位走讀】新北市-瑠公圳親水公園-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新北市-瑠公圳親水公園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乾隆元年(1736)郭錫瑠先生帶著家人北上,定居在台北市松山中崙一帶,從事興雅庄的開墾工作。當時興雅庄附近的農田,都是仰賴柴頭埤(現在的信義計畫區靠山邊一帶)儲水灌溉,但是由於污泥的淤積,所以柴頭埤的水量逐年減少,無法灌溉大部份的農田。郭錫瑠先生眼看著一大片的土地,因為缺水而無法種植水稻,闢為良田,他根據早年在彰化的開發經驗,認為唯有水圳的開發,才能幫助這些缺水的旱田變為水源豐沛的良田,便決心尋找新的水源。他沿著新店溪溯溪而上,發現新店溪上游的青潭溪附近是河水匯集的地方,水源豐沛,河床又高,非常適合築堤建埤,他認為只要沿新店溪畔開鑿水圳,一定可以解決台北盆地的灌溉問題。這段工程到乾隆三十四年正式完工,由郭家父子兩代,費時近三十年所建的圳道終於完成。克紹嵇裘,一時傳為佳話,人們為了感念郭錫瑠父子建圳造福鄉民的功德,就把下埤大圳稱為「瑠公圳」。
觀看次數93
修改日期: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