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63
反霸凌教育-天使的吻痕-資源代表圖
web 反霸凌教育-天使的吻痕
徐麗芬/台中市大勇國小國小3年級
本單元主要是透過教育部反霸凌動畫-天使的吻痕,讓學生思考並了解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同學間該如何尊重每個人的不同,並接納每個人的特點。
點閱數124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1-11-04
山林蕨想-資源代表圖
web 山林蕨想
楊瑞美/市立五堵國小國小3-4年級
自然界裡的植物提供了人類空氣、食物、環境美化及其它需求,人類與植物的關係十分密切。透過教育的方式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重視,同時也將知識技能轉化為行為能力;而在日常生活中,植物則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情境與機會。
點閱數293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1-10-05
探索古厝Follow Me-資源代表圖
web 探索古厝Follow Me
呂建瑤/縣立文澳國小國小4年級
1. 瞭解澎湖傳統建築藝術。2. 認識傳統建築雕飾之含意。3. 培養傳統建築保存與珍惜之態度。
點閱數29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3-12-16
班超-投筆從戎-資源代表圖
web 班超-投筆從戎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班超率領三十六名軍士,出使西域諸國,先於鄯善建功,後又和疏勒(今新疆喀什)、車師等國結成了友好的關係。他善用西域諸國的力量,以巧妙、以少勝多的戰略戰術,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例如平定疏勒的叛亂、擊敗了龜茲與莎車,並配合東漢的軍隊的勝仗,終迫使北匈奴西遷。班超被任命為都護,駐守龜茲,西域五十餘國全部歸附了東漢;班超後被封為定遠侯。自西漢末年起即被阻塞了的東西交通大道,因此又重新暢通了。班超還和安息(今伊朗)國建立了友好關係,並派助手甘英到達條支(今敘利亞一帶),前往聯絡大秦(今羅馬),在大漢絲路上留下了一代雄風。
點閱數34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1
臺日人共學制-資源代表圖
web 臺日人共學制
皮國立/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第一次臺灣教育令公布之後的教育制度,無法滿足臺人長期以來的教育需求,連日本開明之士,亦覺不當,交相指責。總督府繼而標榜『內地延長主義』,藉以提升臺人教育及文化水準。所謂『內地延長主義』,即是認定臺灣為日本國土的延長,採取與日本國內相同的制度及教育方式。1922年,新臺灣教育令公布後,臺人子弟也可以進入日人子弟就讀的小學校。1941年總督府學務部再度修正「臺灣教育令」,取消公學校與小學校雙軌制,一律改稱為「國民學校」,惟考慮臺灣現況,故課程內容仍異於日本國內。新臺灣教育令實施後,臺灣中等以上教育機關比照日本國內制度設立,在各地增設中學校、高等女學校、職業學校及職業補習學校,另設高等學校一所,專門招收中學畢業生,但中等以上的教育仍感不足。可貴的是,新臺灣教育令公布後,在臺高等教育設施才成為可能。綜觀總督府的教育政策,乃採漸進原則,由教育力量逐步強化統治基礎。同化教育政策具有強烈的現代化取向,企圖改變臺灣社會。但是,教育制度的設計,長期存在著差別待遇及隔離政策,臺人始終未能與日本人享受同等權利,這也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基本特徵。
點閱數20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8
文化保存-迪化街-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迪化街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大稻埕的經濟重心為迪化街,而迪化街一段155號是商店街靠近中北段的一處店屋,從早期販售南北貨到現今經營文創品牌,這看似平凡的店家卻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登錄的歷史建築。迪化街一段155號,建築最早可溯至西元1850年代,1922年大正11年已有建物腹地之相關註記,表示對於建築有增建之規劃,爾後產權變遷依據記載1924年至1936年,為謝回春商行營運,主要經營石油、肥料、砂糖、香菇、豬油等商品,可以看出當時大稻埕的商業背景。全省各地人都來這邊批東西,這裡是批發集散地。當時迪化街有成立福壽同業商業公會,中南街、中北街都從事貿易、南北貨較大的批發進口商,頗具代表性。
點閱數16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明華園的演出特色-資源代表圖
web 明華園的演出特色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明華園劇團」從《父子情深》打響知名度後,大型演出推出的劇碼有《濟公活佛》、《界牌關傳說》、《劉全進瓜》、《紅塵菩提》、《逐鹿天下》、《李靖斬龍》、《燕雲十六州》、《八仙傳奇》、《蓬萊大仙》等戲。內容細膩描繪出人性,以及感情糾結,很能打動人心。《濟公活佛》是明華園代表作之一,創作構思來自《白蛇傳》,法海和尚因為「降妖伏魔」而拆散許先與白娘娘,讓他覺得有點牽強,所以在《濟公活佛》中便創造一個濟公角色,讓為愛捨去道行的千年狐狸能夠與凡間葛小姐有圓滿結局。一般對項羽以及劉邦的詮釋,都強調項羽的悲劇性,但是在《逐鹿天下》一劇,項羽成為風流倜儻的小生,而劉邦是有度量且大智若愚的丑角,明華園演出時給予這些歷史人物不同的定位。傳統《界牌關》故事中,羅通是個負心漢,欺騙屠盧公主的感情,使公主含恨而死,他自己也應驗誓言,死在九十九歲番將手中,但是明華園演出的《界牌關傳說》,便將羅通塑造成有情有義的男子,知道屠盧公主為他而死後,還抗拒皇命不願出兵攻打北遼,最後羅通奮勇滅敵,自願死在番將手裡,與屠盧公主在天堂相會。「明華園」演出很在意觀眾的接受度,所以表現手法一再更新,為劇情而設計的,有快速換景、吊鋼絲、空中飛人….等;表演方式講求生活化,所以口白也常會出現一些現代用語,如颱風、闖紅燈之類,貼近觀眾生活。劇情很緊湊,早期演出的戲劇唱腔較少,現在的新戲有較多唱腔是不同的突破。明華園本團常在臺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其他團大都在中南部演出,所以常常可見到演出時龐大的人員,足見家族劇團的力量。
點閱數65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8
歌仔戲進入城市的發展-資源代表圖
web 歌仔戲進入城市的發展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日治時期,歌仔戲剛開始進入城市發展,並未成為主流,當時還有亂彈戲、九甲戲等職業戲班受到民眾喜愛,所以歌仔戲也受到四平戲、亂彈戲、福州戲、上海正音戲、九甲戲、梨園戲等戲劇影響,吸收這些戲劇的身段、行頭、劇目、音樂曲調、舞台裝置等,而快速成長。此時期的歌仔戲演出以野臺為主,與廟宇祭祀結合。在音樂曲調方面,吸收民歌【留傘調】、【送歌調】、【青春調】;此外還有吸收自「亂彈戲」的【梆子腔】、【陰調】等;「梨園戲」的【牽君手上】、「九甲戲」的曲調如【緊疊仔】、【慢頭】等,使歌仔戲演出更為精采。歌仔戲收到京班與福州班的影響頗大,開始學習增設舞台佈景,例如金鑾殿、公堂、廳堂、監獄、茅舍等,劇本也從短篇改為需要四天或七天演完的劇情,更進而從京班延聘演員來團指導排戲,增加武戲。走向職業化的歌仔戲,演員來源多半是貧苦人家的小孩,父母將小孩送到戲班學戲,且要跟戲班訂契約,講明學戲年限與身價銀錢,小孩除學得一技之長外,也可從戲班領取津貼。此外,演員的子女也可能進入戲班學戲,因為在戲班的耳濡目染下,這些演員後代也會成為新生力軍。由於演員的知識水準大都不高,不認識字的居多,所以並沒有所謂劇本,演出前戲班排戲都是請戲先生說戲,戲先生說戲只有十多分鐘,簡單分配腳色及介紹故事情節後,演員上臺必須演出二、三小時的戲劇內容,臺詞、唱詞都要自己想,要常常臨機應變,否則容易出差錯。因此舞台上的即興演出頗多,考驗演員們的演技。
點閱數13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8
傳統技藝-左籐紙藝 薪傳也心傳 紙想要你好好的-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左籐紙藝 薪傳也心傳 紙想要你好好的
傳藝Online/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早期社會人們的腦海裡,可能有一本「紙糊生活指南」。什麼歲數得找師傅做什麼類型的紙糊,都得清清楚楚,提早預訂。例如,嬰兒剛出生,長輩買新衣新鞋作為賀禮時,上頭就得加上字樣、花樣等剪紙;另外,在臺南的習俗裡,娘家得幫女兒的孩子做十六歲成年禮,由於認為孩子能成年是仰賴玉皇大帝的七個女兒的照顧,因此要燒「七娘媽亭」作為答謝。
點閱數15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劃番界-土牛界溝-資源代表圖
web 劃番界-土牛界溝
葉慧雯/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清政府統治臺灣是採取「漢番隔離」的政策,漢人一律不准進入番地,更不用說是開墾了。除了立碑出示禁令為界之外,更在地表將土挖出成溝,並將挖出的土,堆在溝旁,形成一條人工界線。由於土堆起來的樣子,看起來像牛蹲坐姿勢時隆起的背,所以被稱為土牛,挖出來的溝,就稱「土牛溝」。
點閱數451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