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94
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衝擊-資源代表圖
web 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衝擊
鄒玫/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在台灣經濟成長的同時,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雖然過程中它為我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但也造成了某些文化上的衝擊,而這些衝擊是需要時間的調適與大家共同的反省!到底該如何找回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特質?!在生活中你會選擇什麼呢?吃披薩或蔥油餅?吃漢堡或吃包子、饅頭?壽司或米糕?拉麵或陽春麵?看國片?洋片?日劇?韓劇?玩Kitty貓?芭比娃娃?皮卡丘或陀螺?毽子?扯鈴?
點閱數386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10-06-25
具體成果-資源代表圖
web 具體成果
鄒玫/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四十年來,加工出口區不但是引領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更為台灣經濟發展創下斐然之成績,以全國與加工出口區進出口貿易做比較,即可觀之。 (單位:百萬美元)
點閱數246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0-06-25
VR360數位走讀影片- 花蓮賞海豚-資源代表圖
video VR360數位走讀影片- 花蓮賞海豚
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故宮博物院
花蓮在每年的7到10月是最適合賞豚的季節。
觀看次數157
修改日期:2024-01-30
v5694家鄉(台北市)的經濟活動與產業-資源代表圖
video v5694家鄉(台北市)的經濟活動與產業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家鄉(台北市)的經濟活動與產業
觀看次數344
修改日期:2019-12-08
電視歌仔戲-資源代表圖
web 電視歌仔戲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西元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正式開啟我國電視時代。而開始製播電視歌仔戲是在西元1964年,當時王明山先生在臺視製播歌仔戲《朱洪武》,由「金鳳凰劇團」主演。由於當時收音機是較為普及的娛樂設備,電視尚未普及,所以沒有受到注意。當電視歌仔戲慢慢受到民眾歡迎後,臺視才開放時段讓劇團演出電視歌仔戲,當時楊麗花在「聯通廣播歌劇團」的安排下演出《雷峰塔》等劇,從此走紅於電視歌仔戲界,也將電視歌仔戲發展推向高峰。西元1969年,中國電視公司開播,中視招募「中視劇團」、「正聲寶島歌劇團」、「金風歌劇團」、「拱樂社歌劇團」四個劇團,以連續劇方式播出歌仔戲。西元1971年,華視開播,亦播出歌仔戲節目。就在三臺電視在三團鼎力的情況下,黃俊雄布袋戲也在電視大放光彩,「雲州大儒俠」風靡多少人為之廢寢忘食。為鞏固電視歌仔戲的收視率,由臺視節目部何貽謀策劃,整併三臺電視臺的歌仔戲人才,於西元1972年成立「臺視聯合歌劇團」,以楊麗花為團長。結果演出大受歡迎,使電視歌仔戲又邁向另一高峰,但是這情況只維持五年,這期間因為演員忙於事業,無法專心演出,加上政府限制閩南語節目,所以「臺視聯合歌劇團」在西元1977年解散。西元1979年,電視臺又開始恢復歌仔戲節目,臺視推出以楊麗花帶領的歌仔戲節目,推出《蓮花鐵三郎》、《青山綠水情》等好戲,當時臺視編劇狄珊為使劇情緊湊,對於曲調【哭調】加以刪除,且將劇情改為以愛情為主,兼及武俠內容。葉青在西元1982年於華視成立「神仙歌劇團」,推出《瀟湘夜雨》、《灞橋煙柳》等膾炙人口的歌仔戲,當狄珊轉為華視編劇時,便嘗試加入電子特效,內容雖以民間傳說或神話為主,但加入多種上天遁地的法術,讓電視歌仔戲興起一陣「神話特技」的風潮。不過,之後又漸漸改走「復古創新」路線。中視因為一直缺乏適當演員,所以僅在開播前兩年演出歌仔戲,有十餘年時間未曾播出歌仔戲節目,在臺視、華視兩面夾攻的情勢下,中視力圖振作,曾邀請「明華園歌劇團」與其他民間歌仔戲製作歌仔戲,但是「明華園歌劇團」無心在螢光幕上發展,所以中視又陷入沒有歌仔戲演出的情況,西元1988年,劉鍾元所領導的「河洛有限公司」,曾為中視製作歌仔戲節目,吸引不少觀眾,但是「河洛有限公司」欲轉往劇場發展,所以中視便邀請黃香蓮演出歌仔戲,推出《羅通掃北》、《寶貝王爺貴千金》等電視歌仔戲。近年來,媒體開放娛樂多元,電視歌仔戲節目不如以往受到歡迎,閩南語連續劇也加入攻佔市場,加上電視歌仔戲演員都各自有其他發展,所以很少製作歌仔戲節目。
點閱數877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8
認識社區-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識社區
陳國志/市立埔墘國小國小4年級
請學生依照戶口名簿影本指出家鄉縣市的位置, 並說明鄰近縣市的名稱與相關位置.
點閱數488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11-10-27
認證標章設計小達人_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認證標章設計小達人_學習單
謝勝价/市立右昌國小國小3年級
認證標章設計小達人_學習單
點閱數935
下載數58
修改日期:2013-04-10
外國傳入之宗教 - 伊斯蘭教-資源代表圖
web 外國傳入之宗教 - 伊斯蘭教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穆斯林」是對伊斯蘭教信徒的稱呼,意思是指信仰真主、服從先知的人。信徒服從阿拉的指示,向外去征服不信阿拉的地區,這使得伊斯蘭教的勢力發展得很快,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八世紀初時,大食帝國已控制了中亞布哈拉、撒馬爾罕及花剌子模等地;在西元715年時更達錫爾河,把唐羈縻突厥所設的府州全部納為己有。 大食何時開始與中國政府往來?據《冊府元龜》記載:「永徽二年(西元651年)八月,大食國始遣使朝貢」。此乃官方的記錄,亦有說隋代時大食人已入中國傳佈伊斯蘭教。不論是哪種說法,乃是因進入中國之大食商人,將伊斯蘭教與生活方式傳入所致。
點閱數349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10-05-21
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1 國小社會-資源代表圖
video 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1 國小社會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1 國小社會
觀看次數369
修改日期:2019-12-04
社區有教室廟宇彩繪藝術課程學生手冊-資源代表圖
web 社區有教室廟宇彩繪藝術課程學生手冊
劉奕甫/市立新興國小國小3-6年級
94學年度新興國小社區有教室之廟宇彩繪藝術課程學生手冊
點閱數473
下載數17
修改日期: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