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922
地理-雨滴的旅行-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雨滴的旅行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5-6年級
大雨傾盆而下,水滴三兄弟興奮地踏上各自的冒險旅程。大哥被風送往高山,展開山林的探索之旅;二哥流入蜿蜒的河川,體驗水流的力量;小弟則跌入城市的排水系統,見識到都市積水的現象。他們在旅途中經歷山洪暴發、河水氾濫與都市淹水等不同挑戰,也逐漸了解水資源管理與防災知識的重要性。他們學會了如何防範洪水、應對積水災情,更體會到節約用水對生活與環境的深遠影響。這段充滿想像力的故事不僅揭示水循環的運作原理,也傳遞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透過水滴三兄弟的冒險,我們被提醒: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唯有珍惜資源、加強防災意識,才能與自然和諧共處,守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點閱數3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繁海夢田─台江國家公園簡介-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繁海夢田─台江國家公園簡介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國小5-6年級
《繁海夢田》是一部深入描繪台江國家公園自然與人文交織故事的紀錄影片。透過空拍、水下攝影與微距鏡頭等多元視角,影片細膩捕捉濕地、海洋與空中生物的活動,展現出台江豐富的自然生態與生命的脆弱之美。台江國家公園身為臺灣重要的濕地保育區,不僅保有高度生物多樣性,更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環境。居民長年與自然共生,發展出獨特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同時也積極參與各項保育行動。這部影片強調,自然保育不只是維護動植物生存環境,更是守護人類自身生存基礎的行動。透過在地社群與政府攜手合作,台江展現出一種融合環境永續與文化傳承的實踐模式,也讓觀眾反思人與自然如何共榮共生,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家園。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颱風】之三_颱風預報及不確定性-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聽專家說氣象【颱風】之三_颱風預報及不確定性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國小3-4年級
颱風經常帶來強風豪雨與災害,因此及時且準確的預報對於減少損害具有關鍵作用。中央氣象署會運用衛星觀測、氣象雷達、數值模式等科學技術,掌握颱風的路徑與強度變化,讓民眾可以提前做好準備。不過,由於大氣變化極其複雜,颱風的移動路線與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因各種因素改變。專家提醒,面對颱風資訊,不能只依賴單一預報,應持續追蹤官方最新消息,並隨時留意更新內容,做出適當的防災應對。透過認識氣象預報背後的科學原理與限制,我們不僅能培養更理性的態度來看待天氣預測,也能強化面對自然災害時的判斷力與行動力。學會正確解讀天氣資訊,是每位公民應具備的生活素養與防災能力。
點閱數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降溫告急》名家學者報你知!無任所大使簡又新-資源代表圖
有「永續教父」之稱的簡又新博士,帶領我們回顧國際社會在面對氣候變遷時的重要行動歷程,包括《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京都議定書》以及《巴黎協定》等全球關鍵協議。從地球升溫1.1度的現況,到亟需將升溫控制在1.5度以內的目標,氣候變遷已不再只是自然演變,而是人類活動所引發的全球性危機。簡博士也介紹了臺灣面對氣候變遷所提出的四大轉型策略與兩大基礎建設方向,並強調從個人到社會都必須行動起來。透過他深入淺出的說明,我們不僅認識到氣候議題的迫切性,也被提醒:每一個人都能從生活中的小改變開始,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力量。這場分享讓我們意識到,對抗氣候變遷不只是政策責任,更是全民參與的長期任務。
點閱數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商圈美學改造-商圈脈動-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商圈美學改造-商圈脈動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國小5-6年級
為提升城市魅力,經濟部商業署與台灣設計研究院攜手推動「商圈美學改造計畫」,選定彰化小西街、台南孔廟與國華友愛、高雄哈瑪星等地進行改造。透過整合美學設計與在地特色,讓原本老舊的商圈空間煥然一新,成為結合歷史人文與現代創意的生活場域。改造後的巷弄不僅更友善宜人,也吸引更多遊客與在地民眾前來消費,活絡了地方經濟。許多商家分享,人潮回流讓商圈重現活力,營收也明顯提升。這樣的行動不只是外觀整修,更是對城市記憶與地方文化的再認識與重塑。透過商圈的改造,我們看見城市如何透過設計重新呼吸,也體會到地方創生與城市更新能為居民帶來的美好改變。這些案例不僅展現空間美感,更是經濟與文化融合發展的實踐。
點閱數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地理-《降溫告急》名家學者報你知!中研院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資源代表圖
紀錄片《降溫告急》邀請臺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與中研院人為氣候變遷中心執行長許晃雄,深入剖析全球暖化對臺灣的深遠影響。他們指出,當全球升溫達到1.5℃或2℃時,臺灣的農業與環境將面臨巨大改變,甚至可能變成「榴槤王國」,顯示氣候變遷將徹底改變我們熟悉的生活場景。極端氣候將使乾濕差異更加劇烈,如何提升社會的「耐災能力」成為重中之重。他們強調,調適行動不只是防災應變,更是學習與氣候變遷共處的智慧策略。面對這樣的挑戰,從個人習慣的改變到社區行動與政策制定,都需要積極調整方向,降低潛在風險。這部影片提醒我們:氣候變遷不再遙遠,它正在影響我們的每一天,唯有全民參與調適與行動,才能共同迎向更穩定與永續的未來。
點閱數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2
歷史-王船是什麼?詳細瞭解燒王船、東港迎王習俗流程與時間-資源代表圖
web 歷史-王船是什麼?詳細瞭解燒王船、東港迎王習俗流程與時間
國家文化記憶庫/國家文化記憶庫國小3-4年級
臺灣三年一次的「東港迎王」是極具代表性的民間信仰活動,其中「燒王船」是最具象徵意涵的儀式。整場祭典結合迎神、祭祀與送神,展現民眾對王爺的敬仰及祈求平安的心願。王船象徵著潔淨與驅邪,在焚燒的儀式中,寓意將災厄與疫病送離人間。從船隻的製作、彩繪到最後火化,每一個環節皆體現臺灣深厚的傳統文化與工藝美學。除了宗教層面,這項活動也促進社區參與與情感凝聚,鞏固地方認同。民眾透過參與這項祭典,不僅延續信仰,也展現了信仰與生活緊密結合的文化力量,使這項儀式成為當代臺灣保存傳統、強化社會連結的重要實踐。
點閱數7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9-17
歷史-風光鹽生 台江地區鹽業紀錄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歷史-風光鹽生 台江地區鹽業紀錄影片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國小5-6年級
台江地區曾是臺灣重要的鹽業產區,鹽工們憑藉天候、觀風察雨、運用太陽能進行天然曬鹽,展現出獨特的生活智慧與勞動美學。這些傳統技藝長期與地方環境密切結合,構成一幅人與自然互動的真實風景。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與產業轉型,曬鹽產業逐漸式微,鹽田被閒置,鹽工的身影也逐步從日常生活中消失。許多與鹽業相關的文化記憶與地景價值面臨流失的危機。《風光鹽生》這部影片記錄了台江鹽田的歷史與鹽工的身影,勾勒出土地、產業與文化交織的故事。鹽田不只是經濟活動的場所,更是地方文化、勞動記憶與社區認同的承載體。影片呼籲社會重新關注傳統產業與地方文化保存,思索如何讓這段歷史在現代生活中延續與傳承。
點閱數3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9-17
歷史-《逐鹿台江》-資源代表圖
web 歷史-《逐鹿台江》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國小5-6年級
《逐鹿台江》以戲劇化敘事方式,引領觀眾穿越時空,回到17世紀的台江內海,重返荷蘭人建立熱蘭遮城、引進大量漢人移民開墾的歷史現場。這段歷史深刻地改變了原屬西拉雅族的傳統領域,造成土地流失與文化衝擊。影片透過麻豆社耆老 Mammu Tarie 的口白與族人的視角,描繪族群在外來政權與族裔壓力下的記憶與堅持,呈現原住民族在歷史洪流中不屈的生命力。這不僅是一段在地族群記憶的重現,也是一幅刻畫臺灣早期多元族群互動、文化交流與土地變遷的深刻畫面。影片引導觀眾思索臺灣歷史的多重面向,並呼籲社會珍視原住民族的文化資產與歷史觀點,認識並尊重這片土地上多元族群的共同記憶。
點閱數3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9-17
歷史-拜訪貢寮 海洋秘境-資源代表圖
web 歷史-拜訪貢寮 海洋秘境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5-6年級
澳底位於新北市貢寮區,地處龍洞岬與三貂角之間的海灣底部,因而得名。這裡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海岸地形,也在台灣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是日本人武力登台的登陸地點之一,同時也是開墾宜蘭的先驅吳沙從此地揚帆啟程的地方。儘管歷史事件使這個小漁村曾短暫成為注目的焦點,但事件過後它總會恢復原有的純樸與寧靜,展現出濃厚的漁村與田園生活風貌。直至民國68年北濱公路通車後,外部交通改善,帶動整體發展,也讓澳底漁村逐漸走向現代化與觀光轉型。這段歷程反映了地理環境與交通建設對地方發展的深遠影響,也展現出歷史與生活空間之間的緊密連結。
點閱數3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