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834
藏南谷地-資源代表圖
web 藏南谷地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在岡底斯山以南,喜瑪拉雅山以北,雅魯藏布江和支流貫穿期間,形成一個東西走向的河谷平原,海拔高度一般不超過四千公尺。氣候溫和、河川豐沛,是西藏農、牧和林業最發達的區域。河谷約有十至二十公里寬,有許多小平原分布,佔全西藏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五十六,其中以拉薩河谷平原最為廣闊,這裡就是西藏首府拉薩所在地。而美麗的雅魯藏布江流到東部切穿喜瑪拉雅山後,流入印度境內,就被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了。
點閱數35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大稻埕茶葉鉅商」吳文秀-資源代表圖
web 「大稻埕茶葉鉅商」吳文秀
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教育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吳文秀先生,一八七三年出生在大稻埕。隨父親經營茶行期間,就常和父親研究改良茶葉品質,以及茶葉經營,很有心得。創立良德茶行以後,由於優異的語文能力,以及茶業經營經驗,很快的就在同行中展露頭角。一八九七年,年齡才二十五歲,就擔任臺北市茶商公會的會長,領導臺北市的茶商拓展外銷業務。他在台灣茶的貢獻有:一、代表臺灣茶商前往巴黎的萬國博覽會,並藉回製茶的改良方法,在揀選、包裝方面,照著新式樣,改掉舊包裝,使得臺灣茶葉的外銷市場,更加的擴展。 二、解除南洋爪哇地區止臺灣茶進口的禁令,促使日本政府用外交方式和爪哇當局交涉、談判,終於解除困境。臺灣茶葉外銷盛況才能夠維持。
點閱數758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05-06-15
藏東縱谷-資源代表圖
web 藏東縱谷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藏東縱谷位於西藏的東南部,是峽谷最為集中的地區。位置介於東邊的巴顏喀喇山和西邊念青唐古喇山之間。區內山川排列十分有規律,都是一條河川間隔一座山,依序呈南北走向排列。使此區因橫斷山脈影響,自古對外交通困難。但山頂終年積雪,山腰有茂密森林,而下有大江深谷流貫,險峻而壯麗的美景獨步世界。藏東縱谷獨特地形是由山川排列形成,自西而東為伯舒拉嶺、怒江、他念他翁山、瀾滄江、芒康山、金沙江,到此即已通往四川。
點閱數29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05-06-15
宗喀巴-資源代表圖
web 宗喀巴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宗喀巴(西元1357~1419年)生於青海湟中縣,其父是元朝政府派任的「達魯花赤」(地方官)。原名為洛桑札巴,而藏語稱湟中為「宗喀」,「巴」是人的意思。幼年出家,十六歲到西藏求法學經,拜各派高僧為師,為重振佛法,提出改革西藏宗教的看法:如要求僧人遵守戒律,嚴禁娶妻生子、干涉世俗事務,並提出完整的佛學理論。西元1409年宗喀巴召開「火龍年法會」,在拉薩以東達孜縣興建甘丹寺,正式建立格魯派,隨後再建立哲蚌寺和色拉寺,共稱拉薩三大寺,另加上日喀則的札什倫布寺和青海湟中的塔爾寺,人稱格魯派五大寺。此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所以漢語多稱其為「?教」,其勢力後來居上,成為西藏佛教中最大的教派,宗喀巴被尊為始祖。西元1419年宗喀巴圓寂於甘拉寺,現其遺體靈塔尚存。傳承他的宗教理念的是兩大門徒:一個名叫根敦珠巴,後被封為第一世達賴喇嘛(喇嘛是上師的意思),另一位克珠杰,亦被封為第一世班禪喇嘛。採用的是「呼畢勒罕」轉世相承的方法,漸漸形成兩大活佛系統至今。
點閱數127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文成公主遠嫁-資源代表圖
web 文成公主遠嫁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的宗室女。貞觀十四年祿東贊攜黃金五千兩及珍寶為吐蕃贊普請婚,太宗以文成公主許婚。公主提出答應下嫁的三條件:一、帶一尊釋迦牟尼像入藏給吐番人供養。二、吐番必須倡導文化,廣傳佛教。三、吐番必須創造文字,以教百姓。唐太宗貞觀十五年(西元六四一年)由江夏王李道宗護送入藏,贊普親迎於青海柏海,見道宗執婿禮甚為恭敬,見中國服飾文物之美十分欽慕。為文成公主修建布達拉宮前身,又建寺廟敬奉佛像。公主不喜歡藏人赭面(以紅色塗臉),贊普下令禁止。遣貴族子弟入長安國學習詩、書,再請蠶種及造酒、紙墨等工匠。中土大唐文化傳入青藏高原。公主入藏九年後贊普就去世了,文成公主卻在當地繼續生活與傳布文化長達四十年,於唐高宗永隆元年(西元六八O年)才去世,在隆重的葬禮後與贊普棄宗弄贊合葬於瓊結藏王墓。藏人後來以為公主是綠度母(藏族的菩薩)化身,受到人民極大尊崇。迄今西藏有民歌流傳:「公主入藏,四月十五。大漠中州,駿馬百乘。雪山峻嶺,犛牛百頭。巨川大河,皮筏百艘。」述說公主入藏壯盛的情景。
點閱數41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05-06-15
發展沿革-資源代表圖
web 發展沿革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廣州古稱番禺,自秦漢時奠基,當時以貢使貿易為主。漢朝從廣東南方,沿越南沿岸,穿越麻六甲海峽到緬甸陸地,再從緬甸渡過孟加拉灣到印度、斯里蘭卡。中國帶去的貿易品是黃金與絲織品,與印度等國換取珍珠、香藥等物品。當時的廣州因在此航線上,許多南洋、印度洋的珍寶聚集,已是一個都會。六朝時期,海外貿易的經營並未停止,印度洋諸國的商船紛紛來到中國南方。廣州因與內地的聯繫較為方便,成為南海對外貿易的樞紐。
點閱數30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05-06-15
喜馬拉雅山區-資源代表圖
web 喜馬拉雅山區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喜馬拉雅山是指綿延在中國西藏邊緣的弧形山系,與尼泊爾和印度形成天然分界線。山勢雄偉,全長二千四百公里,寬約二百至三百公里,平均海拔六千公尺以上,高峰林立,超過七千公尺的山峰五十餘座,超過八千公尺的高峰有十一座,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聳立在中段的中尼邊境上。喜瑪拉雅山擁有世上最多終年不化的冰川,景色瑰麗又詭譎,吸引眾多世界登山高手前來挑戰人類體能極限,寫下人類與自然搏鬥動人的一頁頁詩篇。
點閱數40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廣州通商航線 - 唐代世界性海上貿易圈的形成二-資源代表圖
web 廣州通商航線 - 唐代世界性海上貿易圈的形成二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當時的中國還是世界海上貿易的中心。當時海路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往東北亞的航線,二是往南洋、印度洋的航線。東北亞的航線在中唐以後有所轉變,日人不再從朝鮮渡渤海到山東,改由日本南方島嶼橫渡東海至長江口。更多的日本使節與商旅來到江南,使中國東南沿海港口更加興盛。而往南洋、印度洋的航線,此時波斯商人與興起的阿拉伯商人,正活躍於南海、印度洋,往來中國貿易。於是,中國成為世界海上貿易的輻輳點。
點閱數28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青海-資源代表圖
web 青海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全境屬高原地區,地勢遼闊高亢,高山連綿,有盆地、河谷相間分布。中國最長的兩條河流長江和黃河均源於青海省境內。祁連山和阿爾金山橫亙省境之北,崑崙山自西而東橫貫省境中央,唐古喇山屹立在省境南部。省境內柴達木盆地有豐富礦產資源,尤其鹽礦蘊藏更是驚人。而在祁連山東段的湟水谷地是漢人進入發展的重要區域,其中西寧市是省會,也是自古漢藏文化交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點閱數31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05-06-15
文成公主的貢獻與影響-資源代表圖
web 文成公主的貢獻與影響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棄宗弄瓚,促成了漢藏交流與融合,改變了吐蕃原始風貌,有助於吐蕃經濟與生活的改善。其中,文成公主的貢獻和影響應包含以下各項:一、攜入許多植物種子與各種工匠,促進了吐蕃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二、改善飲食用具之陶瓷、居住房屋、衣料穿著等生活習俗。三、傳入各式音樂樂器、中原詩書文化與佛教虔誠信仰。四、促使吐蕃創作文字、改良曆法。五、加強大唐與西藏政治與文化良好交流關係。所以西藏有如下民歌傳唱至今:「從漢族地區來的王后文成公主,帶來了不同的糧食共有三千八百類,給西藏的穀倉打下良好的基礎。從漢族地區來的王后文成公主,帶來了不同手藝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給西藏的工藝打開了發展的大門。從漢族地區來的王后文成公主,帶來了不同的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種,使西藏的乳酪酥油年年豐收。」
點閱數91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0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