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4,768
行動載具的認識與寫作的應用-資源代表圖
前提 :1.認識載具及安裝 、使用常用APP軟體、常用程式、電子書、無線網路及其他設定……。 2.課前預習為主,用行動載具及軟體帶動寫作為輔,推動閱讀與寫作,如此方能相輔成。進階:因為自學,課程的融入不必趕進度,還可以深入閱讀及寫作或其他行動學習的學習。所以,自學及翻轉對於後續的行動研習的研究,奠定了根基。
點閱數null
下載數null
null
不得不知的高鐵-資源代表圖
利用行動載具及多媒體工具,以電子小書的方式向韓國筆友相互介紹彼此國家的高速鐵路,進而能從熟悉本土環境而後了解他國文化。
點閱數null
下載數null
null
學科學習:運用科技提升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素養-資源代表圖
光復國中小坐落在臺中市邊陲,位處車籠埔斷層帶上,民國八十八年一場九二一大地震,地牛翻身重創昔日學生熟悉的校園,之後師生同心齊力加入災後重建,尋回遺失的美好記憶,本校震後易地重建,並改制成「光復國民中小學」,目前學校國中部31班、國小部7班,學生總計有1017人。在政府與地方賢達通力合作下,光復國中原址保存為「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以倒塌校舍、隆起操場為環境教育活教材,以此紀念歷史性的一刻,並進行防災環境教育,讓孩子從歷史的裂痕看見自然的力量。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的發生層出不窮,而九二一地震更是在地民眾不可抹滅的傷痛,行動學習團隊以『STEAM i學習,防災創客e起來』課程,結合資訊科技,以智慧防災為主軸,藉由環境科學教育使孩子認識地震成因,帶領孩子走出校園探究「光復舊校園」、「光復新村」,透過創客教育與服務學習,落實公民自主行動,使孩子成為愛護地球的環境小鬥士。
點閱數null
下載數null
null
學科學習:運用科技提升學生環境教育素養-資源代表圖
創立於民國七十四年,毗鄰楠梓加工出口區及國立高雄大學,現有普通班五十九班、資優班三班、資源班二班、幼稚班一班,約有三十五年歷史,是一所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學校。加昌國小為全方位發展之學習型組織,教師在專業素養上能不斷精進提升,致力創造學生之學習優勢,其學校經營特色為深耕閱讀心靈、推動環境教育、經營藝文校園、促進健康人生、創造飛揚童年、行動學習與國際教育、樂齡學習。新世代對氣候議題的重視,近年來蓬勃發展。幾年前全球開始串連「氣候大遊行」,到近期16歲瑞典女孩桑柏格(Greta Thunberg)發起「氣候週五罷課行動」,要求政府採取氣候行動、捍衛年輕世代的未來。從強調「認識」氣候議題,到後來「倡議」氣候行動,演變至目前「救援」,從「全球氣候行動峰會」(Global Climate Action Summit),讓人振奮的消息告訴我們,降低排碳是可以做到的,所以如何守護我們這塊美樂地,一直是加昌國小行動學課程的核心目標與價值,成為課程重要的議題。
點閱數null
下載數null
null
學科學習:運用跨領域科技提升學生防災觀念-資源代表圖
鳳鳴國小位於陶瓷的故鄉「鶯歌」,處於新北市的邊陲,與桃園市相鄰,是一所中小型的學校;全校普通班28班,學生近700人。自101年以來為新北市防災教育輔導團中心學校,努力推動防災教育,將各項防災知識及技能落實於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如一年級新生開學闖五關送防災頭套、全校防災運動會、園遊會與跳蚤市場、抗旱防汛舞等;並榮獲教育部【103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及行政院頒發【103年國家防災日地震避難演練績優獎】之獎勵及104年、105年、106年防災一類、二類、三類學校特優,是鼓勵亦是激勵。防災教育為本校校本特色課程,天然災害是臺灣人必須面對的威脅。災害是無所不在,一不小心天人永隔,如921地震、莫拉克風災等等,慘痛的衝擊已深刻烙印臺灣人的心中。在面對災害時,如有應變的知能,做好準備、解決問題,可將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所以防災教育顯得更為重要,以「教育取代教訓、防災重於救災」的觀念,從小紮根從教育做起且推廣至社區及生活中。
點閱數null
下載數null
null
學科學習:智慧閱讀.北新愛渇力-北新國小智慧教育閱讀理解整合推動模式-資源代表圖
北新國小因著時代的趨勢,學校尋求創新發展,自2013年初起,組織核心團隊、參與科技創新教學設計,意圖創造生動、互動與主動的三動教學環境。並且透過雲端診斷分析,進行診斷教學與補救教學的e化學習洞察力,達成精確、精緻與精進的三精教學成效。北新國小在各領域發展出創新教學模式,實踐智慧教育。藉由科技與課程教學的整合,讓班班都是智慧教室,每節課都是智慧課堂,打造學習型智慧教育學校。北新智慧教育願景,以SMART五的英文字母為首,做為學校發展的願景方向:「S」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 approach),「M」激發學習動機(Motivate Students to Learn);「A」多元裝置自主學習(Any-device + Anyone、Anytime、Anywhere);「R」提供環境資源(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diversity)、「T」:實踐智慧教育(Technology & Teacher support)。
點閱數null
下載數null
null
學科學習:運用科技提升學生英文素養-資源代表圖
阿蓮國小在100年獲得教育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典範團隊,以及通過申請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隨身學推動數位閱讀計畫、連續三年申請到高雄市電子書包行動學習計畫和信望愛基金會計畫,103年度高雄市國小英語「數位學習活動設計」比賽特優,在106年度也參與了教育部適性化教學推廣計畫(因材網),在在展現我們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上推動的努力和既有的好基礎。「以科技為用,以學生為本」,是我們團隊成員自我勉勵、自我促進的創新心靈方程式,未來團隊的還會努力再努力,一切都是希望培養我們的孩子喜歡學習、主動學習,讓我們繼續努力,開創優質教育,帶孩子迎向未來。
點閱數null
下載數null
null
載熙英語 E 把罩-資源代表圖
從載熙的E故事中看見學校資訊教育發展的脈絡,隨著資訊時代的潮流融入教學場域教出孩子更具前瞻性及未來觀的學習態度,在資訊發達、科技產品推陳出新的時代中,能引導孩子透過資訊科技的正向功能幫助孩子學習,為孩子找到一個更適切的資訊教育方向,也是載熙E故事的真正目的。在數位教學資源應用與分享: 一、充實數位化教材:統整本校英語學習資源網站,建構學習螺琁:從『清字教學』-『清句教學』-『清文教學』的各種問題解決式的數位化資源。1. 清字系統補教學生英語學習的障礙。2.MY ET 提供學生聽和說的學習,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3.QR CODE 運用在英語繪本的學習。4. 學生英語讀者劇場-RT 的成果發表。二、教學資源正確性、品質與審核機制:結合專家學者、教師團隊開發各學習領域之數位化教材,經專家團隊審核通過後進行教學實施。三、推動創用CC (CREATIVE COMMONS):著作權分享,促進教學資源創新及發展。1. 利用本校網頁模組,提供教學團隊建置英語數位平台。2. 平台提供教學策略、學習資源、團隊心得作為本專案分享平台。3. 教學設計、學習影音檔及成果提供他校分享。
點閱數null
下載數null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