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95,649
科特斯在墨西哥-資源代表圖
web 科特斯在墨西哥
楊鎧銘/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9年級
科特斯(Fernando Cortes,1485-1547)出身於西班牙上流社會,他不擅長念書,卻勇武有力,擁有冒險進取的特質。科特斯他曾從軍作戰,也到美洲新大陸的古巴島殖民開墾。當時的西班牙人,發現了墨西哥王國,由於聽說墨西哥盛產黃金,激起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奪取黃金的欲望。西元1518年,三十四歲的科特斯擔任墨西哥遠征軍的總指揮,先與達巴斯哥(Tabasco)的印地安人交戰,藉著火器與大炮的優勢火力,再加上印地安人前所未見的騎兵,使得科特斯能以寡擊眾,大勝印地安人,並使印地安人改信基督教。接著遠征軍進入墨西哥王國,數百人的遠征軍,面對強大的墨西哥王國,科特斯以過人的膽量,在印地安盟國的支持下,進入墨西哥王國的都城,成功地使墨西哥王蒙提祖(Montezuma),未經抵抗便投降科特斯所率領的遠征軍。由於強使墨西哥人改信基督教不當,引發墨西哥人的反抗,經過多次的浴血戰爭,西班牙終於征服墨西哥,換來的是墨西哥人大量戰死,悻存者成為西班牙殖民者的奴隸,墨西哥王國的黃金財寶,都成為西班牙征服者的橫財。
點閱數2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7-12-04
物產-資源代表圖
web 物產
鄒玫/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高雄港的特產眾多,以下舉出烏魚做為代表。烏魚是高雄港最具特色的物產,早在荷蘭統治時期,漢人就已經常到此捕捉烏魚。每年的十一月~隔年的二月之間,是烏魚南下的季節。當時中國漁民若想捕捉烏魚,得先到大員登記,領取執照,方可在附近捕魚。所得漁穫,要繳十分之一給荷蘭當局。為了防止非法捕魚,荷蘭更是在鹿耳門設立檢查哨。每到捕烏魚的季節,中國大陸與高雄港海域間的船隻,往來絡繹不絕,由此可見當時高雄港捕烏魚的盛況。
點閱數2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7-12-04
對美洲地區貿易-資源代表圖
web 對美洲地區貿易
李聰超/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清同治八年(西元1867),杜德將台灣烏龍茶約兩千一百多擔,以台灣茶的名義,出口到了美國紐約,大受歡迎,打開了台灣茶葉的出口市場。到了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烏龍茶仍然以美國為最大出口市場。其發展如下:(一)清光緒二十五年(西元1899),受到美國提高關稅影響,烏龍茶出口不振。(二)宣統元年,世界經濟濟景氣好轉,烏龍茶輸美情況也好轉。(三)一九一九年,烏龍茶在美的銷售量又不好。 (四)一九二八年,烏龍茶受到美國社會排擠,出口減少。這一年之後,台灣紅茶進入美國市場,也有輸往加拿大。(五)一九三一年,烏龍茶因為的品質提高,暢銷美國。
點閱數3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7-12-04
霍特聖母院-資源代表圖
web 霍特聖母院
陳德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在1945年以後華特和柯布榭的著名作品中,展現了反對講求客觀性純粹主義和國際化風格。柯布榭在法國隆尚(Ronchamp)的霍特聖母院(Notre Dame du Haut)嘲弄著自己早期作品中的所有幾何和理性原則。怎麼說呢?從圖片中可以看到他不規則的屋頂,和周圍整體的設計,以及色彩的運用,這座小型建築所富含的豐富意義,遠遠超越了建築的象徵主義,卻又很難言喻,可以說接近一種新建築語彙中的隱喻了。
點閱數3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7-12-04
金蓮風貌-婦女鞋子之樣式-資源代表圖
web 金蓮風貌-婦女鞋子之樣式
顏汝庭/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在中國古代,鞋子的總稱(不論任何材質)為「屨」;到了戰國時,則以「履」字代替「屨」。大約到了唐朝時,「鞋」這個字才取代「履」,成為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通稱。在中國鞋子的名稱、種類很多,例如在重要典禮中要穿「舄」,且有依身份、場合的不同,而有不同顏色的規定。另外,在歷朝的鞋子中又可分為絲履、木屐、靴子、草履等不同的種類。而我們在此所要談的纏足婦女,所穿的鞋子,則屬於絲履類。由於婦女纏定之足,從側面看,很像古代的弓,故稱為「弓足」,而所穿的鞋子則稱為「弓鞋」;「小腳」是俗稱,「金蓮」則是美稱。如同我們現在的高跟鞋,有流行各種款式,例如高跟、低跟、方頭、尖頭等等,而弓鞋也有各式各樣的形式,且鞋面上繡花鳥等不同圖案,另外也有釵h相應的配件。我們從婦女腳至鞋等相關物件作做簡介。1.裹腳布:又名裹腳帶、裹腳條、腳帶、腳紗等等;顏色則分別有白、紅、藍幾種。其目的是為纏緊腳趾、腳背,不讓其伸展。2.襪子:裹腳布外再加上襪子,更進一步束緊足部,且保持腳外光潔。3.鞋:有許多不同的種類與造型,且有功能的區分。(1)睡鞋:為避免晚上睡覺時,婦女的腳長大,因此睡覺便穿睡鞋。此種鞋主要是北方婦女所穿,南方則無。(2)繡鞋:是外出時所穿的鞋子,大多為纏足婦女精心縫製,許多是製成高底,以利於腳跟著地,使曲折的腳趾不至於承受身體的重量,減少疼痛。至於繡鞋的樣式很多,如有尖頭鞋、深臉圓口鞋、網子鞋、蹺底弓鞋、靴子、錯底……。(3)便鞋:為平時穿著的鞋子,多為整塊布製成圓口鞋面,不加高底、用軟底,一般不繡花紋。(4)套鞋:穿著睡鞋要下床時,再穿上一雙鞋,即穿兩雙鞋子,可穿出門。至於天冷時,則可再穿上厚棉布製成的套鞋。換言之,即穿上三雙鞋,成為纏足婦女特有的鞋外再穿鞋的情形。至於在不同的場合、功能,也有其它種類的蓮鞋。1.喜靴,為婦女一生中很重要的鞋子,通常在婚禮過後,便收入盒中珍藏。2.喪鞋,是出席喪禮時所穿的鞋子。3.壽鞋,是婦女死亡時所穿的鞋,通常為女子生前為自己往生所需而作;至清末時,可以到鞋店購買。4.雨鞋,顧名思義,即下雨時所穿的鞋子,但是套在便鞋之外,不可單獨穿雨鞋。除了主體的鞋子之外,纏足婦女的腿上還有其它的相關配件:1.腿帶:興起的時間約在光緒年間,是纏足婦女纏於腿上的帶子,有點類似軍人的綁腿。2.藕覆:又稱膝褲、褲腿子、飾褲,形狀有如管狀的套子,套在腳踝部位;也有用布直接纏繞於腳踝上。具有遮掩鞋帶等而形成美化的效果,同時也有保暖的功能。3.護膝:纏足婦女可以立足行走一段距離,但在站立和坐下的那一刻最不舒服,因此在很多時候或不需要,常直接用膝直接行走做事,因此用護膝保護膝蓋,且也較美觀。另外,還有一些裝飾品,譬如腿扣環、脛飾等等,形成纏足婦女的足部更多彩多姿。
點閱數391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07-12-04
革命運動的起因-資源代表圖
web 革命運動的起因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8年級
鴉片戰爭以後,西方打開中國閉關自守的門戶後,順利在中國進行通商、傳教。滿清政府不僅無法有效抵抗,甚至屈服順從。由於通商、傳教等問題在中國各地引起相當多的衝突與民怨,形成一股排外風潮,進而激起人民的革命思想。因為滿清政府不能維護國家主權、不能保護國家領土、不能庇護國家人民,因而想要把它推翻,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政府。所謂舊體制,主要是指儒家文化中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制度,以及倫理關係和價值觀念。這種舊體制下的一切與當時西方文化格格不入,又無法與之競爭。中國傳統式的農業經濟無法抗拒西方現代式的工商經濟,中國的專制政治也無法抵抗西方的立憲政治,中國的天朝觀念也無法抗拒西方的條約外交、強權外交。僅是將舊體制進行改革,無法應付嚴峻的時代環境。清人以少數民族入關以後,自始自終都一直在防制漢人,透過官制、八旗軍制、禁止通婚等手段以確保滿人本身的統治權。清代中葉以後,無論是白蓮教、天地會、太平天國等內部動亂,其中都包含著漢人與滿人的種族衝突對立情緒在內。清代中葉以後,由於土地問題,貧富差距的問題日益嚴重。而鴉片戰爭以後,屢次戰敗的對外賠款,使國家經濟財政每況愈下,再加上西方工商業的入侵,對外貿易的入超,都使中國的財政經濟的負擔日益嚴重惡化,整個國家陷入國困民貧的狀態。清廷在1905年廢止科舉制度後,舊士紳階級失去獲取官員地位的機會,而學習西方知識的新知識份子或留學生也不依靠科舉制度。在舊士紳階級、新知識份子二者都失去出路後,清廷政權也失去根本的基礎。
點閱數76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07-12-04
歸附蒙古-資源代表圖
web 歸附蒙古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8年級
吐蕃衰亡後西藏陷入分裂狀態,但有印度高僧弘法,使西藏佛教形成許多流派,如寧瑪派(紅教)、薩迦派(花教)、噶舉派(白教)等,對西藏未來歷史發展影響深遠。十三世紀,其中薩迦派高僧班智達貢嘎堅贊與蒙古議定歸順事宜,薩迦派取得西藏領導地位,西藏成為元朝的一個行政區域,後來元朝曾在西藏三次清查戶口,並設立十五個驛站以加強交通聯繫。貢嘎堅贊的侄兒是八思巴(西元1235?1280年),其名藏文是聖者之意,十五歲就拜見忽必烈,後被封為國師,因對佛學有深入研究,又精通藏文,為蒙古創制蒙古新字,再封為「大寶法王」,成為元朝政府最高的佛教領袖和總管西藏的行政負責人。西藏喇嘛教也曾隨元朝勢力傳入中國。
點閱數29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7-12-04
北朝的貨幣鑄造-資源代表圖
web 北朝的貨幣鑄造
雷家聖/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8年級
南北朝時代,中國北方歷經了五胡十六國的動盪,最後由北魏統一了北方。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西元495年),鑄造了「太和五銖」;孝莊帝永安二年(西元529年),鑄造了「永安五銖」。北魏後來分裂成北齊與北周兩個國家。北齊於文宣帝天保四年(西元553年),鑄造「常平五銖」。北周則於武帝時,陸續鑄造「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等錢幣,貨幣的鑄造數量日漸增多。隋朝建立之後,鑄造新的五銖錢。隨著隋朝統一南方,隋五銖錢的流通更為廣泛。隋朝五銖錢的特色,是「五」字的左邊多了一豎,形成一個「凶」字形,後世即有人因此傳說,隋朝立國不久即滅亡,在錢幣上已經露出凶兆。
點閱數25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7-12-04
蘇菜的演變-資源代表圖
web 蘇菜的演變
林鴻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說到「魚米之鄉」大家首先聯想到的必是浙、蘇兩地,尤以蘇州為最,此地江、河、湖、海皆近,因此對於魚鮮的使用相當精熟,連帶發展出了精緻的魚鮮烹調法。良好的氣候與豐饒的土地,讓這區物產繁盛,所以對於各類食材都十分熟悉且懂得調理。「蘇菜」與粵、川、魯菜並稱「中國四大菜系」,歷史悠久。蘇菜特色為善烹湖海魚鮮、刀工細緻、配色和諧,魚鮮的調味手法相當細膩,而且仍能品嚐食物的原味。「蘇式糕點」也出色相當,甜鬆蓬潤、細膩酥軟。 蘇菜下又分四大系,除「徐海系」現在較少為人所知外,「淮陽、京蘇、蘇錫」都遠近馳名。淮揚菜系的海鮮、蔬菜刀工精確,講究原湯原汁;京蘇菜系擅長河海魚鮮、鴨菜,和冷盤的製作裝飾,配色鮮豔;蘇錫菜系則偏甜,刀工細膩精美,擅長對湖鮮、蔬果的烹調搭配 。
點閱數1792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07-12-04
鬱金香簡介-資源代表圖
web 鬱金香簡介
葉信亨/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鬱金香的原產地在土耳其,1593年由植物學家克魯修斯(Carolus Clusius)首次將鬱金香引進後,鬱金香逐漸受到歐洲人的歡迎與喜愛。荷蘭因為地理位置瀕臨北大西洋,又有墨西哥灣流與西風帶的影響,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合鬱金香的種植,再加上鬱金香大受歡迎,使得荷蘭的花卉商人爭先恐後不斷的栽培出新的品種。三百年後的今天,荷蘭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鬱金香與球莖花卉出產國。花卉不但是荷蘭國家美麗的象徵,也為荷蘭賺進大筆的外匯。
點閱數21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0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