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國鑫原本是一位教師,因緣際會踏入舞蹈領域,從此投入原住民族樂舞的研究與教學。他的教學不僅是教授舞步,更是將文化透過身體語彙活化與傳承。他在東部創立首個以現代舞劇團形式呈現原住民身體語言的當代舞團,將傳統樂舞與當代創作融合,開拓原住民藝術的新視野。對莊國鑫而言,舞蹈不只是表演,而是一種文化認同的實踐與族群記憶的延續。他希望透過舞蹈的學習與創作,讓原住民孩子們從中看見自己、重拾文化的自信與歸屬感,同時發掘舞蹈所帶來的快樂與成就。莊國鑫的努力,讓原住民文化不再只是課本中的知識,而是融入生活、流動於日常的一部分。他用舞蹈開啟孩子們的視野,也為臺灣原民藝術打開了全新的創作舞台。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學習表現:2b-Ⅲ-2 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3d-Ⅲ-2 探究社會議題發生的原因與影響,評估與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