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監獄起源於1895年日治初期,最早設於臺灣府城儒考棚,為配合殖民統治需要,1899年遷至城西原砲兵軍營舊址,並於1903年完成五角形監獄建築,設有男女監房、工廠、炊事房等設施。1924年改稱臺中刑務所,成為日治時期臺灣重要監獄之一。1945年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1980年代因市區擴張與設施老舊,遷至大肚山現址。舊監獄拆除後,部分建物如典獄長官舍、演武場成為歷史文化資產。最知名受刑人為臺灣民族運動先驅蔡惠如,曾因推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遭捕入獄,其就義精神與詩作意難忘感動人心,林幼春也一起推動的重要同志之一,他們象徵臺灣人爭取自治與反抗殖民的歷史記憶。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Ac-Ⅲ-4 國家權力的運用會維護國家安全及社會秩序,也可能會增進或傷害個人與群體的權益。
Cd-Ⅲ-1 不同時空環境下,臺灣人民透過爭取權利與政治改革,使得政治逐漸走向民主。
學習表現:1b-Ⅲ-3 解析特定人物、族群與事件在所處時間、空間脈絡中的位置與意義。
2c-Ⅲ-3 澄清及珍視自己的公民身分,並具備對國家及文化的認同感。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