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自然筆記-孫元勳談「感官、狩獵與保育」
一根「羽毛」到底要沈載多少的「重量」?我聽見自己內在的聲音。如此輕盈,又如此沉重,在羽毛的背後,所要建構的是一種身分、一種傳承,也可以是一種貪婪,一種虛榮。為了爭奪「羽毛」,可以付出極大的代價,這樣的現象並不難理解,因為人性自古皆然。
為了要更了解當代獵人與山林資源之間的關係,我特別來拜訪屏科大的孫元勳教授,並關心熊鷹的保育現況。人類透過狩獵來利用山林資源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文化內涵,但隨著時空轉變,獵人的角色也在現代保育思維下受到衝擊與質疑。不過,在我心中,我更想要尋找的獵人,是能夠與獵場、甚至獵物之間存在著一種更細緻的關係。我期待遇到的獵人,是對自己的獵場有著一種靈性上的連結,並且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生命哲學。他們的感官、感知都與土地緊緊相繫,並理解傳統禁忌,會依照自然節奏來啟動所有的活動,同時對於自己的文化有著高度認同與學習力的精神,他們有著高超的狩獵技能,懂得在資源獲取與山林保育當中找到平衡。
這正是我敬重的獵人,也是我期待能看到的獵人精神。
授權資訊
著作權所有
資源類型
未定義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
學習階段
高中10-12年級(五)
學習內容
CNa-Vc-2 將永續發展的理念應用於生活中。
議題
環境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4-02-20
點閱數:104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