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全球都在開發晶片式的刺激系統,但是目前只有國立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陳新教授與其團隊能做到全球最小、可無線傳輸、無線充電的神經晶片。
不到小拇指指甲大小的晶片,可以結合AI演算法,自動偵測腦波異常訊號,精準執行電刺激。可應用於帕金森式症、失智症和憂鬱症等神經醫學研究的微型無線晶片,不但可以記錄神經活動、刺激神經,還能無線傳輸資料與電力,晶片控制系統還能自動學習判讀腦部異常的神經活動,調整刺激大小和頻率,達到個人化精準醫療。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將邀請陳新教授分享微型無線晶片如何應用於帕金森式症、失智症和憂鬱症治療,微型神經晶片未來的應用與後續發展,歡迎大家一起關心這項改變神經醫學的新科技!
資訊
領域: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高中10-12年級(五)
學習內容:BMc-Va-1 生物科技的應用。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