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Enneapterygius rubicauda (紅尾雙線鳚)
學名:Enneapterygius rubicauda(紅尾雙線鳚)
俗名:紅尾雙線鳚、狗鰷、三鰭鳚
棲息深度:0 - 7公尺
形態特徵: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眼前半部下方;上下頜齒小,外列齒較大;鋤骨及腭骨均具齒;眼眶上緣皮膜與鼻瓣膜均細長,無鋸齒緣。頤部感覺孔 4+1+4。頭、頸、腹部及胸鰭基無鱗,其餘被櫛鱗;背鰭與臀鰭基均具鱗;腹部後緣具少許圓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孔鱗側線不陡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最後一棘下方;後段側線為缺刻鱗,缺刻側線鱗從孔鱗側線末端起延伸至尾柄;最後孔鱗與缺刻側線鱗列之間具一鱗列;側線上鱗列 3-4。D. III+XII-XIII+9-10;A. I+18-19(18);P. iii-vi+5-6+vii; L.l. 16+18-20;背鰭分成三枚;胸鰭末端達第十五至最後一側線孔鱗。體 H橫帶擴大,成橙紅色;頭紅色;上頜至眼前緣具一明顯的紅褐色暗線;眼下緣具一白斜帶;頭腹及體腹白色;尾柄橫帶明顯;胸鰭基部具一大紅斑,及二至三個小紅斑,或擴散;除腹鰭白色外,各鰭均為橙紅色。以前所記載之赤身雙線鳚(Enneapterygius erythrosoma)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約7公尺的岩石區。以藻類為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臺灣、日本、菲律賓及萬那杜等。臺灣分布於南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126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