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Butis melanostigma (黑斑脊塘鱧)
學名:Butis melanostigma(黑斑脊塘鱧)
俗名:黑點脊塘鱧、黑咕嚕
棲息深度:0 - 5公尺
形態特徵: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8。臀鰭:Ⅰ/ 8;胸鰭:16~18;腹鰭:Ⅰ/ 5;尾鰭:16~18。縱列鱗 28~30;橫列鱗 11~12;背鰭前鱗 20~21。鰓耙 3+6~7。總脊椎骨數 26。體長為體高的4.6~5.3倍;為頭長的2.7~3.3倍。頭長為吻長的2.6~3.3倍;為眼徑的5.8~7.3倍;眼間距的3.1~4.3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8~2.4倍。體延長,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側扁。背緣微微隆起,腹部較為平直,尾柄較長且高。頭中大,吻端較低,尖突,略平扁;頭後隆起,高而側扁,其頭寬小於頭高。吻長,尖突,形狀平扁,吻端約對應於眼睛下緣水平線上。吻長約為眼徑2.0~2.5倍。吻的中部兩側、眼睛的前方各有2條低平的骨質棘,且棘緣呈鉅齒狀。眼小,上位,稍突出,眼睛上緣鄰近頭緣。眼睛下方臉頰處具有5~6條垂直(橫列)的感覺乳突線,口裂附近有一水平狀(縱向)的感覺乳突線。兩眼間隔處在眼上緣的兩側各有1條低平的骨質棘,棘緣呈細鋸齒狀,棘的前端與吻部兩側的2條短棘相接近,而後端與鰓蓋上的縱行感覺溝相交。兩眼間隔窄,微凹,小於眼徑,約為眼徑的0.9倍。鼻孔每側兩個,分離:前鼻孔圓形,具有短管,接近上唇;後鼻孔小,無鼻管,在眼前方。口大,前上位,口裂向後延伸至對應於眼睛前緣。上、下頜齒形狀細尖,多行,上頜外列齒與下頜的內列齒較大;鋤骨無齒。唇厚。舌窄,游離。鰓孔寬大,向前向下延伸至對應於眼前緣的下方。前鰓蓋骨後緣光滑無棘。鰓蓋骨後緣不呈鋸齒狀。鰓蓋上方具有5個感覺管孔,前鰓蓋骨後緣也具有5個感覺管孔。鰓被架6條。魚體具大型櫛鱗,胸部與腹部披有圓鱗,各鱗片的基部大多有1枚小型副鱗。頭部除吻前部、唇和臉頰外,兩眼間隔處及前鰓蓋骨均披有較小的鱗片,眼眶上棘至眼之間亦有小鱗片2~3行。無側線。背鰭2個:第1背鰭起於胸鰭基部後上方,後端不延伸至第2背鰭;第2背鰭較長,平放時不延伸至尾鰭基部。臀鰭起點與第2背鰭相對。胸鰭寬圓、呈長扇形,中側位,胸鰭後端對應於第2背鰭的起點。左、右腹鰭靠近,但不相連、癒合,腹鰭末端不會至肛門。尾鰭長圓形。頭部及體側一致為灰褐色至淡褐色,腹側淺色。體側鱗片通常均有一個淡色斑點,在體側形成許多縱行點紋。頭部自吻端經眼至鰓蓋骨中部有1條黑色縱紋。第二背鰭、臀鰭淺灰色,均有數行暗褐色斑點;腹鰭黑色;胸鰭無色;基部有1黑斑,黑斑的上、下方各有1個橘紅斑。(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暖水性近岸小型底棲性魚類,棲息於沿海淺水處、河口、紅樹林濕地等鹹、淡水區,喜歡生活於底質為石礫的海域。不喜歡游動,常停棲在石塊、枯木的縫隙中。主要以小型魚類、甲殼類等動物為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紅海至太平洋中部各島嶼。臺灣分布於西部、北部及西南部等海域。
漁業利用:小型魚類,不具食用經濟性。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74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a787-01.jpg (140KB)
Xray_ASIZP0059980.jpg (416KB)
fp01800.jpg (458KB)
fp01839.jpg (476KB)
fp01840.jpg (467KB)
Jheng2051.jpg (147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