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Gymnothorax niphostigmus(雪花斑裸胸鯙) 俗名:雪花斑裸胸鱔、錢鰻、薯鰻、虎鰻、糬鰻(澎湖)、硓[石古]鰻(澎湖) 棲息深度:35 - 150公尺 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口為端位,可閉合完全。頜齒單列,尖牙狀,且些微倒勾。部份小型個體在上頜齒內側具有1-2顆較外側齒為大的尖牙。肛門位於魚體體長中央點之前。脊椎骨數140-142。在福馬林或酒精保存液中魚體呈暗褐色,全身及背鰭部位具有許多小白斑塊。顱頂部具有許多此彼此分離的小白斑點。在頭部的後半段、軀幹、尾部的前段和背鰭部位,小白斑分布的密度較高,許多小白斑更匯聚成雪花狀的斑塊。體表白斑塊出現的密度因不同個體而有相當的變異。頜部,口內、頤部或臀鰭上無明顯的白斑分布。臀鰭邊緣明顯呈白色,背鰭和尾鰭的邊緣顏色較黑。嘴角黑色;鰓腔表皮上的皺褶為黑色。頤部和腹部的顏色較淡。活體的顏色特徵大致上和置於保存液中的標本類似,但活存時魚體底色似乎更暗些,白斑塊似乎更明亮些。眼虹彩為黃至褐色。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在珊瑚岩礁較深層的海底,以底棲性魚類為食。 地理分佈:僅分布於臺灣北部及東部海域。本種的模式標本採自臺灣基隆的和平島。 漁業利用:曾見於生鮮海產店或在漁市販售,可供食用。由於是在臺灣所命名發表的新種鯙類,因此觀賞、飼養的價值也較高。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素材
主動式
領域: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海洋教育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2018-12-13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F079_Gynip_u0.jpg (215.55KB)
Jheng0220.jpg (283.98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