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鼠麴草
別名鼠麴、清明草、佛耳草。
鼠麴草開的是頭狀花,但很特別的是包托著管狀小花的總苞片也呈黃色。它的莖葉被覆著長長的白柔毛,一株株直挺挺地頂著滿頭小黃花。
鼠麴草的別名「清明草」,2至4月這段期間,幾乎在農田、路旁、開闊的荒廢地上,都能找到鼠麴草。早期農家習慣在清明時節用鼠麴草的嫩莖來做糕粿,有種特殊的「草粿」香。
越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白色綿毛。可以高到 40 公分,適應很強,大量的生長在耕地中,和農作物爭養分,是被農人看作是雜草。在它的莖下面有很多分枝,斜斜的像上生長。像扁湯匙的葉子兩面都有細毛,互生的葉子綠中帶點白。整年都可以開花,鮮黃色的小花束很顯眼,是由許多管狀花集合起來的。長橢圓形的小瘦果扁平,帶有白色的冠毛,數量很多,風一吹起,就能隨風四處飄散,尋找合適的地點繁殖。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領域
自然科學領域-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小5-6年級(三)
更新時間
2024-07-16
點閱數:224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SIX_CD0031005.zip (972KB)
SIX_CD0031005.jpg (18KB)![](/images/view-icon.png)
![](/images/view-icon.png)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