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統一趨勢對政教衝突的正視
點閱數:353 次 下載次數:0 次
統一趨勢對政教衝突的正視
web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

西元十一世紀開始,教會與各國政府便因爭權奪勢而衝突不斷,直至西元十四、十五世紀仍未停止。如義大利北部各城邦產生基柏林與哥爾夫兩大派系的對立,背後便是由皇帝與教皇所控制而引起戰爭。另外,教皇與英王亨利二世之間的衝突;法王腓力四世因對教會財產徵稅、教士有罪需受世俗法規審判,而與教皇旁尼菲斯八世發生嚴重衝突,政教間已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基督教會從羅馬帝國以來,累積了大量的財富與田產,西元十四、十五世紀甚至佔了法國耕地的五分之一,也佔日耳曼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等。擁有如此龐大的財產,教會卻拒絕向政府納稅,並向人民抽取十一稅。另外,教會設有法庭,管理人民許多的糾紛,也干涉到政府法庭的權力。以上種種現象對謀求統一的各國王室,無疑是統一路上的絆腳石;而教會龐大的財產,也成為各國政府覬覦的目標。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2010-05-27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