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世紀城市中,經常出現為了保護彼此的共同利益而組成的行會(the guild),行會為全體會員的共同利益而努力,辦學校讓會員的孩子受教育,並辦宗教活動。起初,一個城市只有一個行會,但其後分成商人行會(merchant guild)及技工行會(craft guild)。商人組成行會,壟斷了對外貿易,對市政具有影響力。技工行會興起的時間較晚,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不受廉價或低劣工藝技術影響而組成,同時也壟斷商品。參與技工行會的人,必須遵守行會規定,不得自行運用廣告、削價競爭,以維護行會利益,行會為了維護商品的品質與產量,有一套技工養成的制度,一位將來要成為手工藝師傅的人,必須先從孩童時期開始學習,到其成為師傅時,總共經過學徒期(the apprentice)、工頭期(journey-man)及師傅(master-workman)。孩童年滿7、8歲即可接受一位師傅的指導,學習技藝,努力工作,約3到11年不等,才可進入工頭期。工頭期時,可出外工作,但仍接受師傅的監督與指導,等到技術成熟,受到認可,頒與證書,正式成為行會的一員,可以開業,也可收學徒。行會的發展到了十二世紀末,城市中比較重要的行業都有行會,到了十三世紀幾乎每個行業都有行會。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