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代的科舉分為貢舉和制舉。貢舉每年舉行,而且科目很多。明經和進士是當時最被重視的兩科。進士科每年依次錄取的名額少,錄取率低,因此當時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明經考試著重儒家經典的背誦,先帖經,後口試。經問大義十條。進士科則著重詩賦與時務策。唐代貢舉為資格考性質,考上之後還要經過吏部考試,才能為官。制舉也稱特科,不定期舉行,由皇帝臨時決定名目,下令考試。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5-28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