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舉制度廢除對士紳階層的影響
點閱數:535 次 下載次數:5 次
科舉制度廢除對士紳階層的影響
web
考據學鴉片戰爭科舉理學宋明理學仕紳

八國聯軍之役,清朝簽訂了辛丑和約,使得中國體認到傳統典章制度完全不足以應付世變,開始了政治制度上的改革。而科舉制度,也成為改革的對象。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朝宣布廢除科舉制度,士紳賴以安身立命的制度消失了,從漢朝以來士大夫透過學習儒家經典以入仕為官的管道也就此告終。士紳子弟於是另謀出路,大多進入新式學堂或出國留學,逐漸轉變為新式知識份子。傳統的士紳階層,逐漸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上。在科舉制度廢除後,作為功名利祿之階的儒家經典《四書》也不再成為士子獲得利祿的工具,因此作為中國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根基開始動搖。廢除科舉之後不過十餘年,民國初年的「新文化運動」,出現了「全盤西化」、「打倒孔家店」,「把線裝書丟到茅屎坑」的口號,西方的價值觀(如民主、科學,甚至共產主義等)成為中國新知識份子追尋的目標。傳統的儒家義理,則逐漸在中國人的生活中褪去色彩。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6-01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