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魯迅(1881?1936)
魯迅,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縣人,魯迅是筆名。在就讀於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和江南陸師學堂附設路礦學堂期間,接觸到進化論。1903年赴日進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但在課堂上目睹日俄戰爭期間,中國人茫然圍觀幻燈片而大受刺激,他在1923年出版的《吶喊》序中,曾追溯這段促使其棄醫從文的心路歷程:「因為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1912年,任職北京教育部簽事,對當時的政治社會感到相當失望。1917年,加入《新青年》,五四運動後,離開了編輯陣營。1918年,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第一篇以現代文體創作的短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諷刺與譴責傳統禮教的虛偽與殘忍。《孔乙己》是其第二篇白話小說,猛烈批判科舉制度是君主專制精神上的罪惡枷鎖。《阿Q正傳》則藉由鄉村游民形象的塑造,公開揭露中國農民無思想、無文化,卻有著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這正是專制制度能夠長期統治的社會基礎。魯迅的文學具有強烈的時代性,以「思想的深沉」、「心理描寫的深刻」和「主題格式的新穎」、「文筆的犀利」而轟動。魯迅被視為是1930年代以後左翼作家的領導人物,多以重大的社會問題作為新小說、新詩歌、新戲劇創作的主題,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魯迅的文學成就被賦予一定的地位,但又不免讚譽和詆毀夾雜,尤其是因為他的政治立場,在兩岸不同的政治氛圍下,評價更顯兩極。基本上,國民政府是否定魯迅的,1949年後,在臺灣也被國民黨視為負面教材而多所貶抑;反之,毛澤東則給予高度評價:「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魯迅的方向就是新文化的方向」,並將中共在延安創辦的文學院取名魯迅文學院,後改為魯迅藝術文學院。在共黨政權下,魯迅的形象被強烈政治化,地位因而更加神聖。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91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427.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