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提到,針對《古事紀》與《日本書紀》的記載,有學者根據考古研究的成果,認為這是日本皇室為拉長日本歷史而創造出來的產物。但是究竟是怎麼樣的背景,足以產生日本皇室呢?先從「大和政權」說起。在四世紀間,日本有許多不同的政治勢力圈分佈各地,大和是其中之一。大和之所以能在當時稱霸,是由於土地肥沃,農產豐富,再加上地處本州中部,不受大陸政權的壓力,得以確保政治獨立;在逐漸採用大陸傳來的高級技術之後(如鐵製農具的使用,便於灌溉之溝渠的開設等等),提高了農業的生產力,也使得大和政權蓄積了越來越強的國力。內在生產力與對外侵略具有互補作用,即為了生產力的增長而向外侵略,以獲取土地與奴隸。侵略順利刺激生產力的提高,軍事力量的加強又轉而形成推動侵略的動機與條件。這一情形的發展,最後產生了一個以「大和」政權為中心的「國土統一運動」。國土統一運動約從四世紀開始,到六世紀時統一了九州與本州西半部,採用的方法有兩種:其一,與當地的豪強妥協,只要名義上肯受統治,就允許維持半獨立狀態,並給予「國造」(管理封國政務)名義;其二,用武力征服反抗者。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