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壽大師(西元904-975年),唐末五代十國時僧人。其佛學思想主張結合禪宗「不立文字、明心見性」與淨土宗「往生西方」的修行方法,並且力主會通諸宗教義。他的主張對中國佛教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成為中國佛教的一大特色。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Ba-Ⅲ-1 每個人不同的生活背景與經驗,會使其對社會事務的觀點與感受產生差異。
公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麼要互相尊重與包容?
學習表現:1a-Ⅱ-3 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或變遷現象。
1b-Ⅲ-3 解析特定人物、族群與事件在所處時間、空間脈絡中的位置與意義。
歷1b-Ⅳ-2 運用歷史資料,進行歷史事件的因果分析與詮釋。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