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到主要內容
:::
觀看次數:8 次

慈濟宮擁有八百餘年歷史神像開基二大帝,來自福建泉郡的白礁慈濟宮,康熙年間由李姓先民自白礁迎來奉祀,迄今為全臺大道公廟僅有者,因此慈濟宮終年香火鼎盛。而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一日「學甲上白礁」活動,則是慈濟宮的主要祭典活動。 目前學甲慈濟宮主體建築分為前殿、正殿、後殿三落建築,為三落三間起建築,建築體還保留著嘉慶至咸豐年間樣貌,慈濟宮正殿供奉保生大帝為主神、後殿稱為慈福寺,供奉觀音佛祖。正殿中有書法家楊草仙先生於九十高齡時手書狂草「龍飛」、「鳳舞」四字,字長四尺。山川殿門神原由台南彩繪匠潘麗水所繪,於2004年改建時,重新繪製,而兩旁龍、虎門的門神彩繪,則是由已故新傳獎得主李漢卿所構繪。廟中楹聯多由名人手書,如正殿中可見葉公超、錢大鈞所寫的對聯。 廟宇建築雕樑畫棟,深具古色古香的歷史藝術,慈濟宮還有一代宗師葉王交趾陶作品、何金龍老師的剪黏、蘇水欽老師的木雕以及潘麗水老師的彩繪等等的廟宇藝術,在慈濟宮外還有石獅、旗桿等各一對分別左右,另外還有宏巍牌樓,不但堂皇而且嚴肅。
資訊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學習內容:Bc-Ⅱ-1 各個族群有不同的命名方式、節慶與風俗習慣。
學習表現:2b-Ⅱ-1 體認人們對生活事物與環境有不同的感受,並加以尊重。
多元文化教育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著作權所有
2025
2025-11-19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