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在民國110年參加了新北市政府舉辦的濕地社會設計競賽,從那個時候開始關注環境議題,特別是濕地這個部分,因此在思考該如何與當地環境做連結的時候,想到了新竹的「香山濕地」,香山濕地這一塊保護區近年來被規劃的算是非常完善的,「賞蟹步道」的設置讓民眾與生態保護區保持著適當、且可以近距離觀察的空間。這條路線讓作者印象深刻,也實際走訪了很多遍。繪本也運用了「路線」這個想法,讓主角群開車經過地點,並且遇到不同情況、不同生物、不同景色,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完成救助動物們的任務。 有一種遊客在走行程時的帶入感,讓讀者們在主角群的旅行的過程中,可以知道香山的地形有沙丘與濕地等,也可以了解不同棲地的生物屬性,像是台灣招潮蟹與小燕鷗,也讓讀者們知道,當身為遊客時該注意些什麼,才不會干擾自然環境,能與之共處。
資訊
領域:生活課程-生活課程
學習階段:國小1-2年級(一)
學習內容:B-Ⅰ-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學習表現:2-Ⅰ-3 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