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填項目 |
1.1 |
識別碼-編目 |
|
請填寫來源網站的名稱或資源的識別符名稱。
- 各加盟單位可自訂該單位之識別符名稱。
- 例如:教學資源網識別符
|
1.2 |
識別碼-款目 |
|
此筆資源的特定編碼,用來識別不同的資源。
- 各加盟單位可自訂該單位之識別編碼,字型須為半形。
- 例如:TEA_0000001
|
2.1 |
貢獻者資訊-角色 |
|
貢獻此筆資源者的身分別。
- 作者:貢獻者即創作此筆教學資源的人。
- 提供者:貢獻者雖非作者本人,但經作者同意授權,或經作者讓與「著作財產權」,請選擇「提供者」。
- 教育部委辦計畫/單位:若貢獻之資源為教育部委辦計畫執行單位為執行委辦計畫之產出,請選擇「教育部委辦計畫/單位」。
- 教育確認者:代表負責確認教學資源在教育上的完整性的人或單位組織。如:國民教育輔導團。
|
2.2 |
貢獻者資訊-姓名 |
|
資源貢獻者的真實姓名。若為單位組織,請提供單位組織名稱。 |
2.3 |
貢獻者資訊-單位名稱 |
|
資源貢獻者的所屬學校/單位。若資源貢獻單位為委辦計畫,請填寫計畫名稱。 |
2.4 |
貢獻者資訊-電子郵件信箱 |
|
資源貢獻者經常使用的電子郵件信箱。若資源貢獻單位為委辦計畫,著錄時請填寫教育部計畫承辦人員的電子郵件信箱。 |
3.1 |
資源檔案 |
|
資源貢獻者提供電子資源並將檔案上傳,資源檔案與連結可皆填或擇一填寫。
- 實體檔案若為單筆資源,請以識別碼當檔案名稱。
- 單筆資源可包含多筆實體檔案,檔案名稱可不限制,但須採以英文與數字命名方式,不支援中文檔名。
- 資源檔案須對應正確的資料夾名稱與資源名稱(含附檔名),請參閱XML範例。
|
3.2 |
資源連結 |
|
資源貢獻者提供資源所在之連結網址,資源檔案與連結可皆填或擇一填寫。 |
4 |
資源標題 |
|
資源名稱。 |
5 |
資源類型 |
|
此筆資源所屬類型,例如:教材。
-
教學設計
- 針對教學課程所設計之資料。內容可包括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程序、活動與評鑑。
- 例如:教案、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活動實施方法、教學活動設計說明等。
-
教學活動
- 經由教學設計後所產出有系統與組織之教育相關內容。每一教學活動都有其所適用的對象,教學活動可能涵蓋多個教材、學習單或素材。
- 若一教學網站係針對特定主題、目標、特定學習階段之對象,進行有系統的設計與建置,建議在教育大市集網站中可歸為教學活動。
- 若一教學網站中含有多種不同類別或主題之教材、學習單與素材,建議將網站中不同類別之資源進行進一步的區分。
-
教材
- 教材指的是教學使用的材料、學科知識內容、理解課程內容之輔助媒介等。
- 教材涵蓋範圍廣泛,大至一般知識學習內容(例如:生活常識、百科知識、理解觀念)、學科學習內容(例如:教科書、習作),小至教學遊戲、圖表、影片、動畫、投影片或簡報等,皆屬教材範圍。
-
學習單
- 教師依據教學活動所設計之作業單,可用來輔助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果。
-
素材
- 可提供使用者重製之單一元件,必須確認已取得該素材學術上或非營利上之使用權力。
- 例如:圖像、照片、聲音、影像等。
|
6 |
適用年級 |
- 01B
- 02B
- 03B
- 04B
- 05B
- 06B
- 07B
- 08B
- 09B
|
資源所適用的年級範圍。
- 各學習階段代碼說明:國中小(B)
- 年級標示方法為「數字+代碼」
- 若為全齡適用,請以「*」(米字符號)表示
- 若涵蓋多年級,應以「-」表示連續,不連續時以「,」表示間隔。
- 例如:01B-05B
學習階段 |
年級 |
代碼 |
學習階段 |
年級 |
代碼 |
一年級 |
1 |
01B |
七年級 |
7 |
07B |
二年級 |
2 |
02B |
八年級 |
8 |
08B |
三年級 |
3 |
03B |
九年級 |
9 |
09B |
四年級 |
4 |
04B |
|
|
|
五年級 |
5 |
05B |
|
|
|
六年級 |
6 |
06B |
|
|
|
|
7 |
資源簡介 |
|
有關資源內容的摘要說明,請勿超過1500 byte (約500字)。 |
8 |
108課綱知識架構-學習領域 |
- 語文領域-國語文
- 語文領域-本土語文(閩南語文)
- 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家語文)
- 語文領域-本土語(閩東語)
- 語文領域-本土語(原住民族語)
- 語文領域-英語文
- 語文領域-臺灣手語
- 生活課程
- 健康與體育領域
- 數學領域
- 科技領域
- 綜合活動領域
- 藝術領域
- 社會領域
- 自然科學領域
- 全民國防教育
|
一筆完整的課綱知識分類資料包含學習領域、學習階段、學習內容、及學習表現等項目,一筆資源可有多組的課綱知識架構資料,可重複著錄。
- 著錄時請使用左側選項填寫以下的領域名稱:
- 語文領域-國語文
- 語文領域-本土語文(閩南語文)
- 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家語文)
- 語文領域-本土語(閩東語)
- 語文領域-本土語(原住民族語)
- 語文領域-英語文
- 語文領域-臺灣手語
- 生活課程-生活課程
- 健康與體育領域-健康與體育
- 健康與體育領域-健康教育
- 健康與體育領域-體育
- 健康與體育領域-健康與護理
- 數學領域-數學
- 科技領域-資訊科技
- 科技領域-生活科技
- 綜合活動領域-綜合活動
- 綜合活動領域-家政
- 綜合活動領域-童軍
- 綜合活動領域-輔導
- 綜合活動領域-生命教育
- 綜合活動領域-生涯規劃
- 藝術領域-藝術
- 藝術領域-聽覺藝術
- 藝術領域-視覺藝術
- 藝術領域-表演藝術
- 藝術領域-藝術生活
- 藝術領域-表演創作
- 藝術領域-多媒體音樂
- 藝術領域-新媒體藝術
- 社會領域-社會
- 社會領域-歷史
- 社會領域-地理
- 社會領域-公民與社會
- 自然科學領域-自然科學
- 自然科學領域-理化
- 自然科學領域-生物
- 自然科學領域-地球科學
- 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
- 自然科學領域-物理
- 自然科學領域-化學
- 全民國防教育-全民國防教育(普高)
|
9 |
108課綱知識架構-學習階段 |
- 1-2年級(一)
- 3-4年級(二)
- 5-6年級(三)
- 7-9年級(四)
- 10-12年級(五)
|
學習階段與學習領域有從屬的關係,不同的學習領域開始的學習階段也不同。一筆資源可有多組的課綱知識架構資料,可重複著錄。
- 著錄時請注意用以下的學習階段名稱填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10 |
108課綱知識架構-學習內容 |
由學習領域及學習階段決定,選項眾多無法一一列舉,請參閱108年國教課程綱要 |
學習內容須依學習領域、學習階段而決定,不同的領域可能沒有或有眾多的學習內容選項。一筆資源可有多組的課綱知識架構資料,可重複著錄。
- 著錄時請使用國家教育研究院所公佈之108年國教課程綱要所訂之學習內容編碼填寫,如國語文第二學習階段中學習內容"Ab-Ⅱ-7 國字組成詞彙的構詞規則。":Ab-Ⅱ-7
- 如果目前的課綱知識分類資料沒有學習內容,請填"無"。
|
11 |
108課綱知識架構-學習表現 |
由學習領域、學習階段、學習內容,或學習領域及學習階段決定,選項眾多無法一一列舉,請參閱108年國教課程綱要 |
一筆資源可有多組的課綱知識架構資料,可重複著錄。
- 著錄時請使用國家教育研究院所公佈之108年國教課程綱要所訂之學習表現編碼填寫,如國語文第二學習階段中學習表現"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時能做適當的回應。":2-Ⅱ-3
- 如果目前的課綱知識分類資料沒有學習表現,請填"無"。
|
12 |
108課綱-議題 |
- 性別平等教育
- 人權教育
- 環境教育
- 海洋教育
- 科技教育
- 能源教育
- 家庭教育
- 原住民族教育
- 品德教育
- 生命教育
- 法治教育
- 資訊教育
- 安全教育
- 防災教育
- 生涯規劃教育
- 多元文化教育
- 閱讀素養教育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一筆資源可有多筆議題資料,可重複著錄。
- 性別平等教育
- 人權教育
- 環境教育
- 海洋教育
- 科技教育
- 能源教育
- 家庭教育
- 原住民族教育
- 品德教育
- 生命教育
- 法治教育
- 資訊教育
- 安全教育
- 防災教育
- 生涯規劃教育
- 多元文化教育
- 閱讀素養教育
- 戶外教育
- 國際教育
|
13 |
108課綱-核心素養 |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一筆資源可有多筆核心素養資料,可重複著錄。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14 |
授權方式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選擇資源的授權方式。
- 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 2.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 公共領域
- 著作權所有
- 創用CC 姓名標示 4.0 國際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4.0 國際
-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國際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 CC0 1.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
|
15 |
資源縮圖/代表圖 |
|
提供資源縮圖,以便於資源辨識。
- 圖檔格式為BMP、JPEG、JPG、GIF或PNG
|
選填項目 |
1 |
互動形式 |
|
資源所支援的主要學習模式。
- 主動式:教學資源需要由教師進行動態教學,與學生具有互動。
- 展示式:教學資源可直接經由播放、展出給學生觀看,毋須與學生直接互動。
- 混合式:教學資源混合上述兩種情形
|
2 |
適用對象 |
|
資源所適用的角色或身分。
- 學習者:透過此份資源進行學習者。例如:透過「英語四格漫畫」讓學習者學習英文單字。
- 教學者:使用此份資源進行教學相關活動者。例如:分享「教案」供教學者參考教學流程。
|
3 |
使用語言 |
|
指教學者與學習者於此資源應用中會使到的語言 ,例如: 中文。 |
4 |
關鍵字 |
|
描述資源內容的關鍵字彙或片語。
- 各筆關鍵字須新增獨立的標籤,勿同時以逗點或空白格於單一標籤中建立多筆關鍵字。
|
5 |
教學時數 |
PT H M S |
教學者使用此筆教學資源於教學過程中所需之時間。
- 填寫XML Schema時,請以半形數字填寫。
- 著錄時以 PTxxHxxMxxS 形式著錄(H:小時;M:分鐘;S:秒)
- 例如:教學時間為 50分鐘,著錄PT50M;教學影片為1小時5分3秒,則著錄PT1H5M3S。
|
6 |
先備能力 |
|
學習者學習此資源需要具備的相關能力,請勿超過1500 byte (約500字)。 |
7 |
知識架構 |
|
知識架構 (folksonomy)
- 透過folksonomy建立知識地圖,用以連結教育大市集內相關聯之資源。著錄時請以半形「/」做區隔,例如: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生物/生物體的運輸。
- 教師若欲建立知識地圖架構,建議可輸入「年級/領域縮寫/標題」,年級表示法請參考適用年級,領域縮寫請參考適用領域或議題欄位說明,標題可自訂。例如:07B-09B/自/遺傳。
- 若著錄內容為教科書版本,建議可輸入「年度/學期/領域/教科書版本/單元名稱」,例如:99/下/國語文/二年級/假日生活-騎腳踏車。
- 其餘知識分類之知識地圖(如:生物分類學)可自行新增分類項目,例如:植物界/木蘭植物門/木蘭綱/無患子目/無患子科/欒樹屬。
|
8 |
相關資源 |
|
與此筆資源關聯之其他資訊。
-
相關教學資源(haspart)
在教育大市集網站內或待匯入清單內,與此資源具有關聯的教學資源,用以表示五種教學資源(教學設計、教學活動、教材、素材、學習單)彼此間的關係。著錄時以「上對下」(即haspart)的關係即可,如教學設計以下包含的教學活動、教材、素材、學習單等。著錄時,請填入識別碼與標題。例如: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數位教學資源網識別符,K9TC_ASC00007725,常見行道樹-課後學習單。
-
其他參考資源(references)
在教育大市集網站內或待匯入清單內,與此資源具有關聯的其他參考資源,用以標明此教學資源所參照之相關物件,如:書本、雜誌、網站、其他教學資源。著錄時,請填入識別碼與標題。例如: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數位教學資源網識別符,K9TC_ASC00007700,常見植物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