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碼 |
1 |
編目 |
|
請填寫來源網站的名稱或資源的識別符名稱。
- 各加盟單位可自訂該單位之識別符名稱。
- 例如:教學資源網識別符
|
2 |
款目 |
|
此筆資源的特定編碼,用來識別不同的資源。
- 各加盟單位可自訂該單位之識別編碼,字型須為半形。
- 例如:TEA_0000001
|
貢獻者資訊 |
1 |
貢獻者角色 |
|
貢獻此筆資源者的身分別。
- 作者:貢獻者即創作此筆教學資源的人。
- 提供者:貢獻者雖非作者本人,但經作者同意授權,或經作者讓與「著作財產權」,請選擇「提供者」。
- 教育部委辦計畫/單位:若貢獻之資源為教育部委辦計畫執行單位為執行委辦計畫之產出,請選擇「教育部委辦計畫/單位」。
- 教育確認者:代表負責確認教學資源在教育上的完整性的人或單位組織。如:國民教育輔導團。
|
2 |
姓名 |
|
資源貢獻者的真實姓名。若為單位組織,請提供單位組織名稱。 |
3 |
服務單位 |
|
資源貢獻者的所屬學校/單位。若資源貢獻單位為委辦計畫,請填寫計畫名稱。 |
4 |
Email |
|
資源貢獻者經常使用的電子郵件信箱。若資源貢獻單位為委辦計畫,著錄時請填寫教育部計畫承辦人員的電子郵件信箱。 |
5 |
上傳日期 |
|
代表此筆教學資源貢獻(創作)之日期,若無填寫創作日期,系統將自動紀錄為上傳時間。
- 著錄時以 YYYY-MM-DD 形式著錄。
- 例如:2014-06-30
|
必填項目 |
1.1 |
資源檔案 |
|
資源貢獻者提供電子資源並將檔案上傳,資源檔案與連結可皆填或擇一填寫。
- 實體檔案若為單筆資源,請以識別碼當檔案名稱。
- 單筆資源可包含多筆實體檔案,檔案名稱可不限制,但須採以英文與數字命名方式,不支援中文檔名。
- 資源檔案須對應正確的資料夾名稱與資源名稱(含附檔名),請參閱XML範例。
|
1.2 |
資源連結 |
|
資源貢獻者提供資源所在之連結網址,資源檔案與連結可皆填或擇一填寫。 |
2 |
資源標題 |
|
資源名稱。 |
3 |
資源類型 |
-
聲音的
- 1.1.有聲書
- 1.2.網路廣播
- 1.3.講課
- 1.4.音樂
- 1.5.口述歷史
- 1.6.無線廣播
- 1.7.錄音檔
-
學習材料
- 2.1.評量
- 2.2.個案研討
- 2.3.教室教學活動
- 2.4.電腦教學活動
- 2.5.課程
- 2.6.學校的全部課程
- 2.7.校外教學活動
- 2.8.校外教學活動手冊
- 2.9.教師手冊
- 2.10.實驗活動
- 2.11.教案
- 2.12.模組或單元
- 2.13.簡報或展示
- 2.14.學習單
- 2.15.專題計畫
- 2.16.教學大綱
- 2.17.個別指導
- 2.18.虛擬校外活動
- 網路資源
-
文本
- 4.1.摘要
- 4.2.書
- 4.3.詞彙表
- 4.4.一般期刊
- 4.5.參考資源
- 4.6.報告
-
工具
- 5.1.計算或換算工具
- 5.2.程式碼
- 5.3.軟體
-
視覺的
- 6.1.藝術圖案
- 6.2.地圖
- 6.3.照片
- 6.4.遠端遙測圖像
- 6.5.科學圖案
- 6.6.科學視覺化
- 6.7.影片
- 6.8.視覺網路廣播
|
此筆資源所屬的主要類型。
- 標號數字僅供分辨,著錄時無須填寫類型之大主題與標號數字。
- 例如:電腦教學活動
-
聲音的
- 1.1.有聲書:紙本圖書所附的錄音檔。
- 1.2.網路廣播:從網路上所擷取的廣播聲音檔(如:新聞廣播、演講、訪談等)。
- 1.3.講課:一段演講或課程教學的錄音。
- 1.5.口述歷史:訪談與歷史相關聯之人物的錄音,以了解事實、經驗與回憶。
- 1.6.無線廣播:透過無線廣播所產生的新聞廣播、脫口秀或口說演出。
- 1.7.錄音檔:錄音的聽覺素材(如:自然世界、機械的、噪音、音調)。
-
學習材料
- 2.1評量:評估學生學習成果之考試、問卷、測驗,或協助教師設計與發展相關的題目,以用來支持現有評鑑的內容。此外,與評鑑原理相關的素材,如:評鑑可信度、成效之相關文章等亦可歸為評量。
- 2.2.個案研討;對單獨的單元(如個人或社群)加強其與環境、特定地點或區域的科學研究,瞭解其發展因素,進行詳細探究的密集分析。
- 2.3.教室教學活動:以教室為主的任務或活動,通常是課程計畫的一部分或是教學單元之一。用以協助學生發展特殊技能、知識或心智成長。
- 2.4.電腦教學活動:以電腦為主的任務或活動,常是課程計畫的一部份或是教學單元之一。用以協助學生發展特殊技能、知識或心智成長。
- 2.5.課程:有次序的教學單元,通常長達一學期,由教師(或職員或其他教師群)所設計,著重發展學生於特定學科的技能、知識或心智成長,或是協助學生達成某項目標或規範。
- 2.6.學校的全部課程:學習的課程計畫。通常包含範本課程計畫、說明學生活動,必備教材與補充教材,以幫助學生達到標準。
- 2.7.校外教學活動:以戶外為主的任務或活動,通常是課程計畫的一部份或是教學單元之一。用以協助學生發展特殊技能、知識或心智成長。
- 2.8.校外教學活動手冊:教室外學習經驗的建議或指南,範圍為特定地點或特定地區。
- 2.9.教師手冊:教師針對特定課程教學的補充內容。
- 2.10.實驗活動:以實驗室為主的任務或活動,通常是課程計畫的一部份或是教學單元之一。用以協助學生發展特殊技能、知識或心智成長。
- 2.11.教案:幫助學生學習特定技能、知識或心智成長的教學活動內容。通常包含學生活動、教學概念、教學材料和其他資源。
- 2.12.模組或單元:一套針對技能、知識或心智成長所發展的教材內容。教材內容是經由有次序的課程計畫所設計而來。
- 2.13.簡報或展示:將概念呈現給學習者的簡報或展示教材。
- 2.14.學習單:教師依據教學活動所設計之作業單,可用來輔助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果。
- 2.15.專題計畫:特定學術主題的相關活動。
- 2.16.教學大綱:課程、模組內容的介紹及說明。
- 2.17.個別指導:某一特定主題的實務資訊與指引資源。
- 2.18.虛擬校外活動:在數位化環境中模擬戶外活動經驗。
- 網路資源: 舉凡網頁、網站等相關資源都可放入此類。
-
文本
- 4.1.摘要: 長篇作品的濃縮版,簡述作品主要的概念和結論。
- 4.2.書: 一部長時間所寫成的作品(包含文學、技術文件和指引,但不包含田野及教學者的指南)。
- 4.3.詞彙表: 蒐集特定詞彙及詞彙意義的文件。
- 4.4.一般期刊: 有週期性的出版品,如: 週刊、月刊或年刊。
- 4.5.參考資源: 包含有用的事實或資訊(如: 使用者指引、技術手冊)。學生在獨立研究時可供諮詢的資源。
- 4.6.報告: 特定計畫、工作、事件的會議、成果、活動或研究內容(例如評論或評鑑)。
-
工具
- 5.1.計算或換算工具: 工具資源,如: 衛星追蹤系統。
- 5.2.程式碼: 如: 數值模型、小應用程式、電腦程式語言。
- 5.3.軟體: 用來觀察與分析資料,或產生學習素材的工具。
-
視覺的
- 6.1.藝術圖案:藝術圖案的來源為個人所創,而不是從資料中產生,也不是用來說明科學的概念或程序(如:藝術圖畫、卡通畫、剪紙藝術、虛擬遊覽)。
- 6.2.地圖: 時間或空間的2D圖示,呈現單一區域或定點,用以說明靜態的實體特色(如: 土壤、馬路、床岩地圖)。氣象圖請使用「科學視覺化」。
- 6.3.照片
- 6.4.遠端遙測圖像: 從測量設備中產生的圖像,來源並非可直接接觸測量的(如: 雷達或衛星圖像)。
- 6.5.科學圖案: 用來說明科學概念或過程的圖像(如: 圖解、圖、虛擬真實環境)。
- 6.6.科學視覺化: 自資料或特定模組所輸出的視覺化結果(如: 圖像化的或模組化的內容、動態或靜態的內容、實體或數據化的內容、資料、模擬、動畫、氣象報告或氣流圖)。
- 6.7.影片: 剪接影片、訪談或演說等。
- 6.8.視覺網路廣播: 從網路上所擷取的數位化影像廣播。
|
4 |
適用年級 |
|
資源所適用的年級範圍。
- 各學習階段代碼說明:高中(C)、高職(D)
- 年級標示方法為「數字+代碼」
- 若為全齡適用,請以「*」(米字符號)表示
- 若涵蓋多年級,應以「-」表示連續,不連續時以「,」表示間隔。
- 例如:10C-12C,10D-12D
學習階段 |
年級 |
代碼 |
學習階段 |
年級 |
代碼 |
高中一年級 |
10 |
10C |
高職一年級 |
10 |
10D |
高中二年級 |
11 |
11C |
高職二年級 |
11 |
11D |
高中三年級 |
12 |
12C |
高職三年級 |
12 |
12D |
|
5 |
資源簡介 |
|
有關資源內容的摘要說明,請勿超過1500 byte (約500字)。 |
6 |
適用領域或議題 |
-
普通高中學程綱要類表
-
1.1.語文領域
-
1.2.數學領域
-
1.3.社會領域
- 1.3.1.歷史
- 1.3.2.地理
- 1.3.3.公民與社會
-
1.4.自然領域
- 1.4.1.物理
- 1.4.2.化學
- 1.4.3.生物
- 1.4.4.地球科學
-
1.5.藝術領域
- 1.5.1.音樂
- 1.5.2.美術
- 1.5.3.藝術生活
-
1.6.生活領域
- 1.6.1.家政
- 1.6.2.生活科技
- 1.6.3.資訊科學
- 1.6.4.計算機概論
- 1.6.5.生涯規劃
- 1.6.6.法律與生活
- 1.6.7.環境科學概論
-
1.7.健康與體育領域
-
1.8.全民國防教育領域
-
1.9.綜合活動類領域
-
1.10.生命教育類領域
-
1.11.生涯規劃類領域
-
1.12.海洋教育類領域
-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類表
-
2.1.機械群
- 2.1.1.機械製造
- 2.1.2.機械原理
- 2.1.3.機械力學
- 2.1.4.機械材料
- 2.1.5.機械基礎
- 2.1.6.機械電學
-
2.2.動力機械群
- 2.2.1.機械工作法
- 2.2.2.動力機械概論
- 2.2.3.引擎原理
- 2.2.4.液氣壓原理
- 2.2.5.電子概論
- 2.2.6.電工概論
- 2.2.7.機電識圖
- 2.2.8.應用力學
- 2.2.9.機件原理
-
2.3.電機與電子群
- 2.3.1.基本電學
- 2.3.2.電子學
- 2.3.3.數位邏輯
- 2.3.4.電工機械
-
2.4.土木與建築群
- 2.4.1.工程材料
- 2.4.2.工程力學
- 2.4.3.工程概論
-
2.5.化工群
- 2.5.1.普通化學
- 2.5.2.基礎化工
- 2.5.3.化工裝置
- 2.5.4.分析化學
- 2.5.5.化學工業概論
- 2.5.6.工業安全與衛生
- 2.5.7.技能檢定
-
2.6.商業與管理群
- 2.6.1.商業經營
- 2.6.2.資料處理
- 2.6.3.國際貿易
- 2.6.4.會計事務
-
2.7.外語群
-
2.8.設計群
- 2.8.1.繪畫基礎
- 2.8.2.基本設計
- 2.8.3.基礎圖學
- 2.8.4.色彩原理
- 2.8.5.造型原理
- 2.8.6.設計與生活
- 2.8.7.數位設計基礎
- 2.8.8.設計概論
- 2.8.9.創意潛能開發
-
2.9.家政群
- 2.9.1.家政概論
- 2.9.2.家庭教育
- 2.9.3.色彩概論
- 2.9.4.家政行職業衛生與安全
- 2.9.5.家政職業倫理
- 2.9.6.家政行銷與服務
- 2.9.7.家政群實務
-
2.10.餐旅群
- 2.10.1.餐旅英文與會話
- 2.10.2.餐旅概論
- 2.10.3.餐旅服務
- 2.10.4.飲料與調酒
-
2.11.農業群
- 2.11.1.農業概論
- 2.11.2.農業安全衛生
- 2.11.3.農業資訊管理
- 2.11.4.生物技術概論
-
2.12.食品群
- 2.12.1.食品加工
- 2.12.2.食品微生物
- 2.12.3.食品化學與分析
- 2.12.4.生物技術概論
-
2.13.海事群
- 2.13.1.船藝
- 2.13.2.輪機
- 2.13.3.海上安全法規概論
- 2.13.4.海運概論
- 2.13.5.船舶自動控制
-
2.14.水產群
- 2.14.1.水產概要
- 2.14.2.水產生物概要
- 2.14.3.生態學概要
-
2.15.藝術群
- 2.15.1.展演實務
- 2.15.2.專業藝術概論
- 2.15.3.藝術科技
- 2.15.4.藝術欣賞
|
資源所適用之相關科目或範疇。
- 各筆適用領域或議題須新增獨立的標籤,勿同時以逗點或空白格於單一標籤中建立多筆適用領域或議題。
- 包含「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類表」與「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類表」
- 標號數字僅供分辨,著錄時無須填寫。
-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類表:主要用於分類高中教學資源。
-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類表:主要用於分類高職教學資源。
- 著錄高中教學資源時,請選擇「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類表」;著錄高職教學資源時,請選擇「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類表」,高職一般學科亦使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類表」。
- 著錄綜合高中教學資源時,若為高一的教學資源,請選擇「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類表」,若為高二以上的教學資源,若屬於學術學程的教學資源,請採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類表」;若屬於專門學程的教學資源,請選擇「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類表」。
|
7 |
授權方式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選擇資源的授權方式。
- 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 2.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0 台灣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 公共領域
- 著作權所有
- 創用CC 姓名標示 4.0 國際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 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4.0 國際
-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國際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 CC0 1.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
|
選填項目 |
1 |
資源縮圖 |
|
提供資源縮圖,以便於資源辨識,系統自動判讀第一筆image作為資源縮圖。
- 圖檔格式為BMP、JPEG、JPG、GIF或PNG
|
2 |
互動形式 |
|
資源所支援的主要學習模式。
- 主動式:教學資源需要由教師進行動態教學,與學生具有互動。
- 展示式:教學資源可直接經由播放、展出給學生觀看,毋須與學生直接互動。
- 混合式:教學資源混合上述兩種情形
|
3 |
適用對象 |
|
資源所適用的角色或身分。
- 學習者:透過此份資源進行學習者。例如:透過「英語四格漫畫」讓學習者學習英文單字。
- 教學者:使用此份資源進行教學相關活動者。例如:分享「教案」供教學者參考教學流程。
|
4 |
使用語言 |
|
指教學者與學習者於此資源應用中會使到的語言 ,例如: 中文。 |
5 |
關鍵字 |
|
描述資源內容的關鍵字彙或片語。
- 各筆關鍵字須新增獨立的標籤,勿同時以逗點或空白格於單一標籤中建立多筆關鍵字。
|
6 |
教學時數 |
PT H M S |
教學者使用此筆教學資源於教學過程中所需之時間。
- 填寫XML Schema時,請以半形數字填寫。
- 著錄時以 PTxxHxxMxxS 形式著錄(H:小時;M:分鐘;S:秒)
- 例如:教學時間為 50分鐘,著錄PT50M;教學影片為1小時5分3秒,則著錄PT1H5M3S。
|
7 |
先備能力 |
|
學習者學習此資源需要具備的相關能力,請勿超過1500 byte (約500字)。 |
8 |
知識架構 |
|
知識架構 (folksonomy)
- 透過folksonomy建立知識地圖,用以連結教育大市集內相關聯之資源。著錄時請以半形「/」做區隔。例如:語文領域-國文/文言範文。
- 教師若欲建立知識地圖架構,建議可輸入「年級/綱要類表/領域/標題」,年級表示法請參考適用年級欄位說明,綱要類表及領域表示法請參考適用領域或議題欄位說明,標題可自訂。例如:10C-12C/普通高中學程綱要類表/國文/文言文。
- 若著錄內容為教科書版本,建議可輸入「年度/學期/領域/教科書版本/單元名稱」,例如:99/下/國文/二年級/燭之武退秦師。
- 其餘知識分類之知識地圖(如: 生物分類學)可自行新增分類項目。
|
9 |
相關資源 |
|
與此筆資源關聯之其他資訊。
-
相關教學資源(haspart)
在教育大市集網站內或待匯入清單內,與此資源具有關聯的教學資源,用以表示五種教學資源(教學設計、教學活動、教材、素材、學習單)彼此間的關係。著錄時以「上對下」(即haspart)的關係即可,如教學設計以下包含的教學活動、教材、素材、學習單等。著錄時,請填入識別碼與標題。例如: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數位教學資源網識別符,K9TC_ASC00007725,常見行道樹-課後學習單。
- 其他參考資源(references)
在教育大市集網站內或待匯入清單內,與此資源具有關聯的其他參考資源,用以標明此教學資源所參照之相關物件,如:書本、雜誌、網站、其他教學資源。著錄時,請填入識別碼與標題。例如: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數位教學資源網識別符,K9TC_ASC00007700,常見植物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