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174
小發現大科學-漁夫去那裡捕魚?-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漁夫去那裡捕魚?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餐桌上的魚料理令人食指大動,在水裡活蹦亂跳的魚,是如何來到餐桌上的呢?台灣漁業分為沿岸漁業、近海漁業、遠洋漁業和養殖漁業,不同的地點有不一樣的魚種,漁夫也得運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捕到魚喔。一艘船可以到處捕魚嗎?在不同地區捕魚,使用的方法及捕獲的漁都不相同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進行闖關挑戰,回答跟漁夫捕魚關的三道問題。漁夫捕的魚來自於那裡?沿岸漁業、近海漁業及遠洋漁業所用的捕魚方式不同,各自捕獲的漁種是什麼?海洋漁業面臨了什麼樣危機?「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盧主峰,帶著小朋友一起了解漁夫捕魚的區域及方式。為了每次出海都能滿載而歸,所以,漁夫出海前得做足功課,也必須對魚類的生活型態有充滿的了解,在漁夫捕魚的過程中,有時也會出現意外驚喜,「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日本有名的浦島太郎故事。
點閱數1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AI擂台大競賽-智慧商店-資源代表圖
web AI擂台大競賽-智慧商店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歡迎來到AI擂台大競賽,各位小小挑戰者們準備好了嗎?你們今天的對手—「智慧商店」要來出招考考你們啦! 1. 請問智慧商店如何運作的?2. 為什麼會產生智慧商店?好處是什麼?3. 任何東西都可以交給智慧商店出售嗎?重量、溫度都會影響偵測嗎? 你也知道答案嗎?那就準時鎖定AI擂台大競賽!一起掌握趨勢大未來!
點閱數27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科技新潮流-元宇宙的來臨(III): 混合實境-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元宇宙的來臨(III): 混合實境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混合實境和擴增實境在產業界上,其實有點模糊,一般來說也會進行混用。不過明確的定義是:真實世界與虛擬資訊混合,更進一步地說,數位資訊的內容從擴增實境的2D文字、圖片,提昇到3D物件,因此真實世界和虛擬資訊的內容差異在本質上並不大,可能有時候以虛擬世界為主真實世界為輔,有時候以真實世界為主虛擬世界為輔。 而有一個很簡單判定的方式就是,如果你看到的數位資訊是3D的,那就是符合我們所謂混合實境的定義,同樣地,如果看到的數位資訊是2D的,那就是擴增實境。而不管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或混合實境MR,我們統稱它們叫做XR。 不論XR 裝置是VR、MR 或 AR 設計,它們都有共同的條件,也就是數位資訊的整合,隨著穿戴式裝置的場景與裝置持續演進,這些裝置可能出現相當大的差異。 想了解科技新知,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王怡然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點閱數312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5-05-13
SOS科技救難隊-聲紋比對準不準?-資源代表圖
web SOS科技救難隊-聲紋比對準不準?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聲紋比對」,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進雄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什麼是聲紋比對,準確度高嗎?聲音可以透過適當的儀器收錄之後轉成一個圖形,這個圖有一個專業的名稱叫做「聲譜圖」。聲譜圖一旦被記錄下來之後,可以讓同樣一個人或者是同樣一個物品所發出的聲音來進行比較,經過長期的統計之後科學家發現,聲譜圖是有唯一性的,可以抓出特徵,就類似我們用指紋來做辨識的效果。 問題二:聲紋比對比起「人臉」、「指紋」、「虹膜」辨識更容易嗎?聲紋比對更不容易,因為受影響的因素太多,例如感冒,或是兄弟姊妹相近聲譜圖都會出現變化。而人臉、指紋、虹膜相對於聲音更不容易改變。而在應用上,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中,福爾摩斯曾被壞人蒙眼綁架,而他透過聲音來定位自己,而聲聞比對就能應用在辨認環境,特別現在軍事用途會去記錄這樣的某個重要地區的一些地標地區的一些聲紋來進行一些機密任務或高階運用。 問題三:當聲音隨著年紀和生理狀況而產生變化時,聲紋比對的辨識還能成功嗎?不一定,要看看說話的人他的聲音變化的程度的大小。不過呢我們在聲學的部分有一個叫「聲學跡證」這樣的一個專業名詞,是專門辨識一個聲音有沒有經過剪接、修改、竄改,甚至可以去掉某一些雜音。當我們的聲音變化可能就可以經過這樣的一個推算,即使聲音經過年紀增長、變得比較高、比較低但是基本上那個波動是不太變的。
點閱數2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新科技大未來-智慧衣物-導電紡絲布料應用-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智慧衣物-導電紡絲布料應用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智慧紡織材料具有主動與環境互動的能力,可以隨著環境的變化反應。想像一下大雨天穿雨衣,雨衣裡卻汗如雨下,不透氣的悶熱窘境;具備有防水又透氣的材質該是多麼令人期待的一件事情。服裝就像是我們的第二層皮膚,可穿戴式科技的成功發展更強化與深化服裝的意義,可以改變人們穿著、社交禮儀與溝通,透過醫療技術整合,也能夠監控自我健康,從心跳紀錄到呼吸睡眠的貼心協助,甚至在感測環境方面可在緊急狀況發生時提出警告。近年來智慧型紡織與穿戴式科技服裝蓬勃發展,國內外的研發成果更是豐富。節目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理學院 陳俊太副院長介紹【防水、透氣、可拉伸、具修復能力之導電紡絲布料於智慧衣物】之應用,開啟我們對未來先進智慧穿戴的想像,歡迎您一起聆聽科技對未來生活的改變。
點閱數17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SOS科技救難隊-達文西機器手臂好安全?-資源代表圖
web SOS科技救難隊-達文西機器手臂好安全?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達文西機械手臂」,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物理科教師鄭志鵬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什麼是達文西手臂呢?由美國醫療器材商開發的手術系統,使用微創的方式協助複雜手術的機器人外科手術系統,除了手臂之外也透過AI技術,可建立清晰的3D的立體視野,在視覺與手臂的操作上都是由機器電腦取代醫生,醫生不需要坐在病人旁邊,可以以乘坐的方式坐在開刀房外面進行手術,減少醫生疲勞造成的風險。問題(二):使用達文西手臂有什麼好處?達文西手臂的視野會比傳統更清新,機械手臂也比傳統外科手術來得穩,醫生操作上更加舒適。而對於病人來說,達文西手臂開刀導致的傷口較小,傳統需要25-30公分才能進行的手術,若運用達文西手臂只需要4-6個1公分上下的傷口即可完成,十分有利於病人在術後的恢復,同時輸血量也能大幅降低。問題(三):是不是0風險?世界上沒有0風險的手術。使用達文西手臂進行手術,其費用較一般外科手術貴上許多、且醫師需要重新訓練以及適應運用機械進行開刀,且在臨床上無法透過「觸覺」判斷病人情況,是達文西手臂與一般外科手術的不同。且有些病人對於「機械」進行手術的接受度較低,所以也並非每場手術都適用。
點閱數1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青春創學院-電子簽章-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電子簽章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講到電子簽章你會想到什麼呢?想到購物?電子簽名?但在法律裡又有什麼意涵呢?
點閱數20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穿越時空玩科學-我們都是最佳男主角-資源代表圖
web 穿越時空玩科學-我們都是最佳男主角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法國盧米埃兄弟是公認的電影發明人,他們在1895年以自製的攝影機拍攝紀錄片。當時使用的底片是35毫米膠卷,放映速度則是每秒十六幀。雖然只是火車開進月臺的黑白默片,卻讓第一次看到電影的觀眾嚇一大跳。早期的電影是用膠卷記錄影像,再用放映機播放出來。膠捲上的影像就是一個一個的圖畫,而兩邊的孔洞則是為了讓放映機上的齒輪有規則的帶動膠卷。當放映機以一定的速度放映時,靠著視覺暫留的生理現象,人腦就能自動將畫面組成動態影片。最剛開始的攝影機沒有辦法同步記錄聲音,所以當時的電影都是無聲的默片。到了1927年,出現的可以同步記錄聲音和畫面的膠卷,電影才進入有聲的時代。為了確保影音同步,電影拍攝和放映設定了24幀的標準。之後在電影發展史中的重要革新,出現了彩色電影、電影電腦特效以及21世紀的數位電影和三D電影的潮流,讓電影成為人們重要的休閒娛樂之一。
點閱數1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親水安全小撇步-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親水安全小撇步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夏天時,不少大、小朋友喜歡親近水域,從事水上活動,在海邊、溪流及游泳池不同地點戲水,隱藏不同的危機,其中以海邊戲水的危險指數最高,所以民眾在下海前,一定要好好觀測環境,同時尋求安全的水域。在溪邊戲水時,是否不需要太在意服裝?如果遇到有人溺水時,該怎麼辦呢?「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進行闖關挑戰,回答跟戲水有關的三道問題。戲水時,有那該注意的?為什麼吃飽後,不要從事水上活動呢?在水中發生危急情況時,該怎麼自救呢?「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戴佑安,帶著小朋友一起了解戲水的安全。以前大家還不太了解戲水安全時,曾發生不少令人憾事,但也有許多人勇於跳入水中救人,像野柳的林添禎銅像就記錄了他當年英勇的事蹟,在眾多救人故事中,最有名的就是媽祖,「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媽祖故事…
點閱數15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科技新潮流-3D列印(II):技術種類-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3D列印(II):技術種類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3D 列印的技術總類,依照ASTM 積層製造分類,將 3D 列印製程歸納為7 種:材料擠出成型法、光固化樹脂成型法、材料噴印成型法、黏著劑噴印成型法、薄片疊層技術、粉末床熔融成型、指向性能量沉積成型法。 材料擠出成型法目前是最普遍及最容易上手的,此技術的材料多樣性發展速度最快也最多元。 光固化樹脂成型法則是最早被發明出來的列印製程,藉由紫外波長雷射光照射液態光固化樹脂,經過照射後樹脂由液體變為固體,並進行逐層堆疊而成。 關於3D 列印技術優勢有:可製作呈現最接近實物外觀平滑、精細的原型,能生產小批量製造工具、夾具和裝配夾具,可以生成複雜形狀、繁雜細節和平滑表面。 想掌了解3D 列印技術,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葉家宏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點閱數2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